百科知识(2025年第12期)_《百科知识》杂志社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百科知识》杂志社
内容节选
健康 Health 心理动力学:重塑抑郁的心 □ 段锦矿 如果一个人被确诊为抑郁症,精神科医生一般会为其提供药物治疗,这是治疗中度或重度抑郁症的常见手段。然而,抑郁症可分为不同类型,如生理性抑郁、反应性抑郁或与人格(性格)相关的抑郁,研究者发现,对于某些类型的抑郁症,将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是更有效的策略。例如,英国国家卫生与保健优化研究所(NICE)发布的《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识别与管理》中明确指出,不应在没有心理治疗的情况下为青少年提供抗抑郁药物。可见,心理治疗对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对抗抑郁症不应止于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包括多种经过实证检验的有效方法,心理动力学方法便是其中之一。本文将向大家展示一个真实案例(涉及来访者隐私的信息已被重构),通过解读该案例,我们将了解什么是心理动力学方法以及这种疗法如何帮助抑郁症患者走出阴霾。 抑郁者的困境 李明,38岁,他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工作压力大及身体和情绪上的不适。为了走出心理困境,他向心理治疗师描述了自己近期的状况。 我经常感到疲惫不堪,有时晚饭后就会在沙发上打瞌睡。然而,在夜里,我却难以入睡,又常常在凌晨4点左右醒来。醒来后,我辗转反侧、焦虑不安,再也无法入睡。此外,我的食欲也受到了影响,吃什么都没有味道,感觉像是在嚼蜡。 这种情况始于三年前,当时我父亲突然生病去世,我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自从今年开始担任高三毕业班的班主任以来,情况变得更加严重。尤其是最近一次高三模拟考试后,我所教的重点班成绩不理想,因而感到非常愧疚,甚至担心别人会说我能力不足,有时还会梦见自己被人追杀。 除了教学工作,我还在学校里担任中层领导。一方面,我为此感到自豪,因为从小到大,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从重点大学毕业后,我也一直期望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因此,我总是希望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感觉自己无法依靠他人。此外,校长对工作的要求非常严格,我总是担心被批评,心理压力很大。另一方面,管理工作中的琐碎事务和形式主义让我感到厌烦、无聊,又无力改变现状。我似乎失去了生活的目标,一种强烈的无意义感笼罩着我,人生仿佛变得毫无希望。 从表面上看,李明陷入抑郁似乎是由他的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这一外部事件引发的。然而,根据心理动力学理论,更为关键的是一个人如何解读和体验这些外部事件,即这些事件对个体的内在意义,而这种内在的加工过程往往很难被察觉。 心理动力学取向的治疗师会注意到,李明对于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产生了异常强烈的愧疚感,在梦中被人追杀的情节反映出他对于死亡的恐惧。这让人不禁联想到他父亲的突然去世。因此,心理治疗师认为,有必要深入探索李明是如何处理父亲去世所带来的创伤的。尽管这一事件已经过去三年,但由此产生的愧疚感可能已在李明的内心世界中“固化”,从而加剧了他对学生成绩不佳的愧疚感。 此外,人格(性格)层面的影响也值得关注。所谓人格,是指个体的心理结构,包括一系列独特的特质和行为,这些特质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下相对稳定,塑造了个体与世界的独特互动方式。他从小就表现出色,渴望在工作中取得成就,并力求完美。这可能反映了自恋型人格中常见的“夸大的自我”。这种特质一方面为李明提供了不断努力的动力,但另一方面也使他害怕“德不配位”或受到校长的批评。 哀悼与抑郁:未完成的告别 那么,这些内部动力是如何导致李明陷入抑郁的呢? 当我们经历亲人离世时,陷入抑郁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这种情绪状态被称为反应性抑郁。然而,如果这种抑郁情绪蔓延至生活的各个方面,严重损害个体的社会功能,或者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那么说明它可能已经发展为病理性抑郁。 反应性抑郁和病理性抑郁的区别在于一个人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哀悼过程。在正常的哀悼中,人们会感受到悲伤,但不会过度自责或产生过度的愧疚感。通过葬礼、遗体告别等仪式,我们承认并接受亲人离世的事实,并通过各种纪念方式(如修建墓碑、整理照片等)在内心中重新构建离去的亲人,让他们“活在我们的心中”。心理动力学将这一过程称为对失去的所爱客体的“内摄”。 那么,李明在哀悼过程中究竟经历了什么呢?心理治疗师经过了解发现,在父亲的葬礼上,李明竟然无法流下眼泪。从得知父亲病重到父亲去世只有短短一周的时间,李明没有足够的时间接受这一残酷的事实。李明无法感到悲伤,是因为他在无意识中否认了父亲的死亡。此外,李明还觉得是自己的疏忽导致父亲患病。不过,这种自责感并非基于现实原因,从心理动力学角度看,这可能反映了他内心对父亲的无意识攻击或俄狄浦斯竞争心理。“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李明的脑海中,反映出他的懊悔、愧疚和自责。 这些矛盾的情感让李明无法完成正常的哀悼过程。他无法对父亲的去世“放手”,进而无法继续自己的生活。他持续感受到痛苦和自责,强烈的愧疚情绪甚至蔓延到了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这样的事件上。由于这些情感过于强烈且相互冲突......
- 信息
- 本期文章
- 独库公路 中国最美景观大道
- 滨海湿地:地球隐藏的“蓝色碳库”
- “核惠民生”幸福加“码”(下)
- “却是池荷跳雨”里的天机
- 警惕“零添加”酱油背后的钠危机
- 科学流言榜
- 科学新发现:人的意识是如何产生的
- 科学家从蘑菇中分离出最苦物质
- 蝗虫为何要成群活动
- 蒲葵 柔韧扇叶送清凉
- 蚯蚓被切成两半,它们还认识彼此吗
- 你知道吗
- 心理动力学:重塑抑郁的心
- 自动驾驶的“信任危机”
- 无理由退货让消费更安心
- “黄袍”何时成为皇帝的“专利”
- “金龟婿”的由来
- 为何称富家子弟为“纨绔子弟”
- 国宝小档案
- 医药考古,探索海昏侯的中医养生智慧
- 黎锦:艳若云霞,衣被后世
- 金榜百科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