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第2版)_严文华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严文华
内容节选
9.面谈中的提问技术训练诗出贾岛《寻隐者不遇》。 初学者在练习提问技术时,常遭遇这样的境况: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提问自然无法进行下去。 提问的基本功能 心理咨询面谈中,提问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它有着无可替代的一些功能,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了解更多信息,通过提问咨询师可以了解更多有关的信息;二是明确关键信息,咨询师对某些关键细节和关键点的提问,能够了解更多关键信息;三是确认信息,即咨询师向来访者求证自己听到的和理解的信息,让来访者确认或纠正信息;四是利用提问回到主题,咨询过程可能不像解数学应用题那样从A点到B点,可能中间会有很多曲折,需要不时回到主题,利用提问可以巧妙地收放自如;五是把谈话引向深入。利用提问可以承上启下,在总结之后可以利用提问逐渐接近实质性的问题,不断深入;六是利用提问进行面质,指出来访者前后不一致或相互矛盾之处,使得来访者能面对自己的问题。 提问的基本类型 常见的提问类型有两大类: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开放式提问指无法简单用是或否、对或错回答的提问,它需要回答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具体回答,常用“什么”、“怎样”来提问,如“当时发生了什么?”“你对这件事是怎么考虑的?”“你现在的感觉是什么?”“你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开放式提问的开放程度不仅仅取决于咨询师,更多取决于来访者。如果信任关系建立得好,来访者表达能力强,开放式提问得到的回答会较开放、信息更丰富。 封闭式提问是指可以用对或错、是或否来回答的提问,它给出各种选择项,只需要回答者做出选择即可。相比于开放式提问,封闭式提问能在更短的时间里得到确定的回答,更节省时间,因而以下情况更适用于封闭式提问:如果来访者滔滔不绝、没有主题和方向性;面谈的时间快要结束、但又有一些信息需要收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信息已基本了解,但还有一些细节需要确认。在以上情况中,可以通过封闭式提问来加以引导或控制。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开放式和封闭式提问的用法和效果: 开放式:“回忆这件事让你有什么感觉?” 封闭式:“回忆这件事情让你很痛苦,是吗?” 开放式:“如果现在让你去做一件事情,你会有怎样的感觉?” 封闭式:“你现在没有任何动力去做事情,是吗?” 开放式:“提起你的女朋友,你会有怎样的感觉?” 封闭式:“对女朋友,你有很多内疚,对吗?” 我们可以看到,开放式提问能得到更多的具体信息,而封闭式提问能得到更有明确倾向性的回答。但使用封闭式提问时,咨询师需要准确地给出选择项。 此外,还有投射性提问,即让来访者设想在某种情境下自己会怎么做,借此考察来访者内在情绪、感受、观点或信念。如“如果你现在得到100万元人民币,你会做些什么?”“如果能让你满足三个愿望,你会提哪三个愿望?”“如果你是那个经理,你会怎么做?”借助这些提问,可以让来访者探索他们未曾发现的冲突、未曾经历的感受和未曾显现的情感,咨询师也可考察来访者深层次的动机和价值观等。由于是以假设情境作为背景,所以来访者的防御性会降低,往往会比较轻松地回答这类问题。 提问技术的误区 在新学员当中,对提问技术有很多误区,最常见的误解有以下方面: 一是为了提问而提问。需要强调的是:提问并不是心理咨询的目的。心理咨询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来访者的问题,提问只是手段。每一个提问背后都应该有咨询师的假设,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了解这些信息对解决来访者的问题有什么帮助。那些为了消磨时间而提问的学员、机械提问的学员,要反思自己提问的目的。 二是过早地开始引导性提问。有经验的咨询师非常注重来访者在咨询中表现出的自发性,对这种自发性的观察可以提供很多信息:来访者是怎样看待自己的问题的;来访者认为自己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来访者是从哪个角度切入的。而过早的提问有可能会破坏这种构面,变成以咨询师的问题为主导,让来访者跟着咨询师走,其风险是咨询师的问题并没有给出正确方向,或过早地限制了来访者探索自我的自由。如果用一个比喻,来访者的叙述和自发性探索就像一条小溪,咨询师所要做的是跟着水流往前走,从而看到小溪的全貌并决定咨询策略;而过早的提问就像一开始就把小溪引导到另外的路上,或者让小溪停留在某处,或者把小溪里的水围堵起来。有的来访者会因这种做法而产生依赖感,认为咨询主要是咨询师的责任;有的会因此而产生防御感,对咨询师有不信任感。 三是把提问当作最重要的甚至唯一的咨询手段。由于提问技术看上去更容易结构化、更容易模仿,因此一些新学员在训练过程中过分地倚重提问,把提问当作最重要的甚至唯一的咨询方式,从一开始到结束,整个过程中都是以咨询师提问、来访者回答的方式进行,咨询师像台“提问机器”,而来访者感觉自己像被审问。提问技术一定要和倾听、共感、反馈等技术结合在一起应用。咨询不能始终停留在收集信息的层面,而要关注收集到信息之后该如何做。只会提问的咨询师不是真......
- 信息
- 序言一
- 序言二
- 修订版序言
- 作者自序
- 第一部 准备
- 1. 心理咨询面试考试中的常见错误
- 2. 心理咨询面谈培训中的常见误区
- 3. 心理咨询面谈培训的方法
- 4. 受训者团队的组建及目标设定
- 第二部 面谈技术训练
- 5. 咨询新手面临的问题及处理
- 6. 心理咨询面谈的准备工作及结构
- 7. 面谈中的倾听技术训练
- 8. 面谈中的共感技术训练
- 9. 面谈中的提问技术训练
- 10. 面谈中的反馈技术训练
- 11. 神经症个案的面谈培训——以焦虑症和恐怖症为例
- 第三部 面谈示范
- 12. 心理咨询面谈示范一:情绪管理
- 13. 心理咨询面谈示范二:怨恨自我、惩罚自我与当下自我的整合
- 14. 心理咨询面谈示范三:不能接受的爱
- 第四部 电影中的心理咨询
- 15. 把自己作为咨询工具——《心灵捕手》中的心理咨询
- 16. 心理咨询师和黑帮老大——《老大靠边闪》中的心理咨询服务
- 17. 穿越时空的儿童心理咨询——《第六感》中的心理咨询
- 18. 谁是谁的心理分析师?——《沙发上的心理医生》中的心理医生
- 第五部 结语
- 19. 心理咨询师的个人成长
- 20. 未完结的培训
- 附录1 推荐心理咨询阅读书目
- 附录2 推荐心理咨询影视剧名录
-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