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喜欢这样学_黄翔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黄翔
内容节选
二、手把手教你快速建立知识的大脑内部模型 第一步:输入新知识的相关信息,越详细越好 对计算机和机器人输入知识很简单,输入什么,电脑就接收什么,接收率可以说是百分之百。而对人脑输入知识,就没有那么简单了。输入一百,有的大脑只能接收五十,有的只能接收三十,甚至有的一点都接收不到。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人脑接收到信息后并不会直接接受,而是会对信息进行理解、加工和扬弃。虽然在整个过程中会造成信息的损失,但这是人脑创造力的源泉。对于计算机来说,传输的是“精确”,而对于人脑来说,则是“模糊的精确”。 计算机的信号传输依赖的是数字电路中的电压变化,每一步都可以做到非常精确,并且过程中不会有任何损失。然而,“过分的正确”却牺牲了创新性。而人脑的信号传输依赖的是神经连接的“化学突触”,并不是点对点的电信号变化,而是通过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中)的释放,间接传递生物电信号。 图13 化学突触 神经递质的释放许多时候并不是非常精确,可是许多学习的过程却要求特别精确地吸收知识。那么,如何才能将“模糊的精确”变成“精确”,促进大脑对新知识点的吸收呢? 让“模糊”的神经连接多传递几次,并且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场景下传递。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如果我们的最终目标——新知识点是“罗马”,那我们就要让大脑建立不同的通道抵达“罗马”——反复刺激,多角度输入,帮助大脑对新知识点进行分析和理解,促进新知识点的吸收。 1.重视有关新知识的每一个步骤和细节 不论是解题还是学习操作,每一个步骤都暗藏秘密。如果想要大脑牢固掌握新知识,一定要重视与之相关的每一个细节。比如数理化的例题,通常都会提供详细的解题步骤。同学们一定要把解题的每一个步骤都弄明白,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哪一步不理解,都要查资料、动脑筋思考。不能囫囵吞枣,只满足于解答这一题,因为这样对新知识点的掌握是不够牢靠的,一旦考试中出现了同一题目的变体,就可能会手忙脚乱。 我记得我做医学实习生的时候,有一项学习任务是练习打单手结。用右手单手打结,可以提升手术中结扎的速度。但我一直打不好。我仔细研究了右手的每一个动作,还是掌握不了要领。后来,老师提醒我:“你忘了一个细节。虽然单手打结用的是右手,但左手的固定仍然非常重要!不打结的左手才是你需要注意的。”我这才领悟到,自己忽略了一个重要细节。注意到这一点以后,我打结的速度便突飞猛进了。真是差一点都不行! 2.在专注的前提下,多感觉通道输入 大脑理解和记忆新知识点的过程是多个脑区激活并协同工作的过程。不同的脑区是与不同的感觉功能相联系的。如果在学习的时候能够突破单通道(如视觉阅读)输入,采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通道输入的方法,就能更有效地激活多个脑区共同工作。多感觉通道接收信息可以提供多个关联点,从而增加记忆的联系和联想。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一种特殊的气味或者一段熟悉的旋律能唤起你深刻的回忆。 假设你正在学习电路中电阻和电流的关系,你可以通过多种感觉通道接收信息。 视觉通道:观看物理教学视频、阅读物理教材或观察电路图和示意图。通过观察电路图中的元件,你可以建立起视觉记忆,记住电路中电阻和电流的关系。 听觉通道:听物理教师的讲解、参加班级讨论或与同学交流。通过听关于电路中电阻和电流关系的讲解和讨论,你可以建立起听觉记忆,记住相关的概念和原理。 触觉通道:通过实验室实验或模拟实验,实际操作电路中的元件,感受电流的流动和电阻的变化。通过触摸元件,你可以建立起触觉记忆,记住电阻和电流的实际变化过程。 嗅觉通道: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你可以使用一种特定的气味,例如点燃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蜡烛。这样当你闻到这种气味时,你与电路学习相关的记忆就会被唤起。 通过同时使用多个感觉通道接收电路中电阻和电流关系的信息,你可以在大脑中建立多个关联点,增强对电路中电阻和电流关系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通过与情感体验相结合,例如调动对物理实验和应用相关的好奇心和兴趣,你可以强化与电路学习相关的记忆连接。这种情感连接可以促进对于电路知识的长期存储和回忆。 3.多场景、多状态输入 为什么会有“主场效应”?为什么许多学生平时学习很好,可一旦进考场就考不好,或者拉个肚子就考不好?因为环境变了。这个环境可以是外部环境(房间、教室、氛围等),也可以是内部环境(学习者的身体状况等)。 斯特林大学的学者在1975年做了一项研究:招募了18名潜水员,让他们在水下6米深处学习36个单词。然后分成两组,一组在水下参加考试,一组在干燥的陆地上参加考试。 实验结果是,与在地面上接受考试的人相比,在水下接受考试的人回忆起的单词数量多出大约30%。回到最初学习时的场景中,记忆效果的确会更好。 为什么改变了环境,连记忆都会改变了?因为大脑的记忆中枢海马回专门存有“位置细胞”,影响着人的记忆。 位置细胞最早由诺贝尔生理学或......
- 信息
- 推荐序 读懂大脑,更好学习
- 引言 学习可以改造大脑,聪明可以被创造
- 第一部分 认识大脑:学习中的脑科学
- Chapter 1 揭秘大脑:学习是如何发生的?
- Chapter 2 学会学习:重构大脑的内部模型
- 第二部分 提升学习力,让大脑高效运转
- Chapter 3 设定目标:让孩子主动学习的脑科学秘密
- Chapter 4 训练专注:提升效率,训练大脑跟你一起做时间管理
- Chapter 5 对抗遗忘:用建模式学习提升记忆力
- Chapter 6 积极反馈:让错误成为学习的一部分
- Chapter 7 高效休息:怎样呵护大脑,让孩子吃好睡好?
- Chapter 8 调节情绪:如何提高孩子的情绪韧性?
- 第三部分 超越竞争: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
- Chapter 9 人脑是我们最强大的武器
- 后记
-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