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酒的那些事儿_古今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古今
内容节选
竹林的光荣 从早期文明的需要饮酒,到周朝的限制饮酒,再到战国的敢于饮酒,古代中国人越来越主动。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更是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观点:喝酒光荣! 三国和两晋是一个统一王朝消失的时代。汉末到魏晋,社会动荡不安,政局变幻不定。东汉末年的政治败坏引发了黄巾起义,随后军阀割据,出现三国并立的局面。到了西晋,虽然实现了统一,但不久爆发了“八王之乱”,北方游牧民族趁机进入中原,西晋的统治也随之结束,中原成了诸族争斗的战场。 这些混乱而痛苦的历史事实,让当时的名士们思治而不得,苟全性命于乱世,对文化、思想和社会风气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循规蹈矩、道貌岸然的传统道德,日益遭人抛弃,越来越多的名士选择了叛逆。鲁迅先生曾将魏晋时期受推崇的风度要素归纳为“药与酒”“姿容”“神韵”,李泽厚先生又补充了“必须加上华丽好看的文采词章”。 竹林七贤 饮酒服药,是对于生命的一种追求,一种解脱。所谓药,即五石散,又称寒食散。这个药方出现在汉朝,由魏国人何晏首先服用。关于五石散中的“五石”,东晋道学家、炼丹术师、医药学家葛洪说它的药方是“丹砂、雄黄、白矾、曾青、慈石也”,但是,隋代名医巢元方则认为是“钟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尽管“五石”配方各不相同,但这个药剂服用以后,会导致血流加快,人体代谢加快,全身燥热不堪,身体发红,呼吸急促,所以食用五石散以后必须穿上薄衣,吃冷食,因此“五石散”又被叫作“寒食散”。同时,服用过五石散的人,必须不停地走动,所以这种行为被称作“行散”,因此,魏晋时期的文章中经常出现“行散”的字眼。当时的名流雅士也将“行散”作为一种文化人的象征,于是名士争相效仿、乐此不疲,将服食五石散当作一种身份的象征。然而,许多长期服食者都因食用五石散中毒而丧命。所以,孙思邈呼吁世人“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故自唐代以后,就很少有人不惜性命服食了。 竹林七贤就产生于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之下,他们都以饮酒服药而闻名。七贤,即嵇康、阮籍、向秀、山涛、刘伶、阮咸和王戎。在曹魏正始、嘉平年间,他们经常相聚于竹林之下清谈饮酒,因此得名。 嵇康是七贤的核心,山涛在赞美嵇康的醉态时说:“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人的学问大了,知名度高了,连喝醉的姿势都是那样地与众不同,被喻为“玉山将崩”。此时醉中的嵇康,正好“坐中发美赞,异气同音轨。临川献清酤,微歌发皓齿。素琴挥雅操,清声随风起……”(嵇康《酒会诗》),这是何等的风流快意!耿介孤傲,鄙夷俗情,是嵇康最主要的性格特征。与其他几人的酣饮不同,嵇康颇有几分微醺酒仙的风采。 他在《家诫》一文中告诉家人说:“不强劝人酒,不饮自己;若人来劝己辄当为持之,勿稍逆也。见醉醺醺便止,慎不当至困,不能自裁也。”大意是说别人好心请我们饮酒吃肉,这是人们相互交往的常情,要参加,不可轻易拒绝。在酒宴上,千万别干自己怕醉不喝,却强劝别人多喝的事。若别人劝自己饮酒,要勉力为之,不要流露出一点儿不高兴的样子。感到微醺的时候就不要再喝下去。千万不要被酒所困,以致丧失理智。这可以看作是嵇康饮酒应酬的原则,不是深懂人情世故的人难有这种见解。 (唐)孙位所作《高逸图》中的阮籍持扇 在阮籍看来,人生的乐趣惟有饮酒。他经常赶一辆牛车,车上载有酒,他边走边喝,走到没有路了,他就下车大哭一场。然后,转回头去,继续漫无目的地行走。阮籍不愿做官,但他听说步兵营里藏有三百石美酒,就主动请求补缺校尉一职。到任后,又招来刘伶躲在府中日日酣饮,直到把酒喝完,立马提出辞职。他还在山东东平做过一次官,到那里后,他先拆除了衙门府里重重叠叠的围墙,让官员办公透明,然后又精简了法令,只用了十天时间,就把那里治理得井井有条,让人心悦诚服。没事干了,他就骑驴重新回到了京都洛阳。阮籍家的附近有个酒店,店主是个美妇人,阮籍经常去喝酒,醉了,就躺在人家身旁睡觉。妇人的丈夫起疑心,后来看了看,见阮籍只是醉眠,也就不再追究。甚至在母丧之时,阮籍也在醉酒。有人建议司马昭杀掉他,司马昭看他整天醉醺醺的,放过了他。阮籍通过醉酒,逃过了血腥的政治变局。 向秀常和嵇康一起打铁,也常到吕安家中帮着吕安种菜,三人常在一起饮酒玄谈。在竹林七贤中,向秀跟嵇康交谊甚厚,嵇康死后,向秀不得已而出仕。一次,他从洛阳回家时,经过了嵇康的旧居,远远地听到邻人凄惨的笛声,睹物思人,不禁悲从中来,想起了他们一起在竹林饮酒谈玄的往事,回到家后,借着酒意,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思旧赋》。 山涛与向秀同乡,擅饮酒以交友。他一生历三朝三姓,得名在五十岁后,忠勤晋室,爵高位尊。山涛深谙世故,出处进退,与人交往,颇能节度。他的饮酒态度亦是如此,酒量是八斗内不醉,每次聚饮,将至八斗时便不再逞强。司马炎有次暗备八斗酒劝灌山涛,“山涛慢饮而不计量数,饮至八斗自然止杯不饮。”可知这位在险恶官场上的不倒翁,其应酬恰得分寸。 刘伶,传说长得......
- 信息
- 第一章 天降琼浆
- 动物醉酒
- 猿人的发现
- 身体的改变
- 去毛成人
- 第二章 走出伊甸园
- 农业是个“错误”
- 为酒而种
- 上帝与酒
- 第三章 厌厌夜饮,不醉无归
- 楔形字上的酒
- 古埃及人的嘴
- 希腊的酒德
- 古希腊常用的黑陶酒具
- 沉醉的商朝
- 第四章 没有酒才喝水
- 最古老的药
- 亚欧大陆的秘方
- 药酒的产生
- 第五章 从朝堂到江湖
- 酒的主宰
- 孔子的王朝
- 烦恼的淳于髡
- 竹林的光荣
- 一曲新词酒一杯
- 第六章 狂欢与信仰
- 众生的膜拜
- 狄俄尼索斯意象
- 酒是思想者
- 庄子的寓言
- 第七章 钢铁、火药与酒
- 酒的刀锋
- 酒与英雄
- 酒与侠客
- 酒场如战场
- 特殊的军粮
- 皇帝的两难
- 第八章 液体黄金
- 富从酒中来
- 官府眼中金
- 酒师流变考
- 水村山郭酒旗风
- 第九章 醉在新世界
- 丝路美酒
- 纳尔逊之血
- 日内瓦夫人
- 疯狂的酒吧
- 结语 重回酒文明
- 参考文献
-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