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自我寻求_【美】罗洛·梅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美】罗洛·梅
内容节选
第二章混乱的根源 战胜问题的第一步是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我们西方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以至于个人和民族都需要与如此多的混乱和困惑作斗争?首先让我们来提出这个问题——在简要地回顾我们的历史背景之后——到底发生了哪些基本的变化以致我们这个时代成了一个焦虑和空虚的时代? 我们社会中价值观核心的丧失 一个重要的事实是,我们生活在历史上这样一个时刻,即一种生活方式正处于垂死的挣扎中,而另一种生活方式正在诞生。这就是说,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和目标正处于过渡的状态之中。那么具体地说,我们已经失去的是哪些价值观呢? 从文艺复兴以来,现代两个重要的信念之一是,对个体竞争价值的信念。人们深信,一个人越是努力地工作以增加他自己的经济自我利益,并且变得更为富有,那么他对社会物质进步所作出的贡献就越大。几个世纪以来,这个著名的经济学自由放任理论一直行之有效。在现代工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早期和发展阶段,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即对你我来说,努力通过增加贸易或兴建一座更大的工厂而变得富有,最终都将意味着为社会生产出更多的物质商品。在其鼎盛时期,对富有竞争性的事业的追求是一种宏大且勇敢的想法。但是到了19世纪和20世纪,情况却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在我们当今这个充斥着庞大企业和垄断资本主义的时代,有多少人能够成功地成为个体竞争者?现在,像医生、心理治疗师和一些农场主这样仍然有幸成为自己在经济上的老板的人已经寥寥无几——而甚至是他们,也像其他所有人一样,会受到价格起落以及市场波动的影响。绝大多数工人和资本家、专业人员和商人,都必须适应工会、大型企业或大学系统等庞大团体,否则的话,他们在经济上将根本无法生存。一直以来,我们都被教导要努力去超过别人,但实际上,今天一个人的成功却更多地取决于他是否能够学会很好地与同事合作。我刚刚在报纸上了解到,现在,甚至个人诈骗也难以单枪匹马地取得成功:他必须加入诈骗团伙。 我们并不是说,个人努力和创造性本身有什么不好。事实上,本书的主要论点是,每个人的独特能力和创造力必须重新得到发现,并用作其工作的基础,为社会的利益作出贡献,而不是使之消融在顺从的集体主义熔炉中。 不过,我们确实认为,在20世纪,当社会和其他方面的进展已经使得我们在国家以及世界范围内更加密切地相互依赖时,个人主义必须成为一种不同于“人人为自己,落后下地狱”的东西。如果你我在两个世纪以前拥有一个从边远森林地区开发出来的农场,或者在上个世纪拥有一小笔资金用来开始一桩新的生意,那么“人人为自己”的哲学将会给我们带来最大的好处,而且也会给社会带来最大的好处。但是在甚至公司雇员的妻子都要受到审查以使其符合“模式”的今天,这种竞争性的个人主义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总之,这种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但没有给予社会福利同样重视的努力,已经不再能够自动地为社会带来好处。而且,这种个体竞争——其中,你在一次交易中的失败对我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它使我在沿着梯子往上爬的过程中向前进了一步——已经引发了许多心理问题。它使得每一个人都成为其邻居的潜在敌人,引发了许多人与人之间的敌意和怨恨,并且极大地增加了我们的焦虑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随着这种敌意在最近几十年越来越趋于表面化,我们便尽力通过各种方式去掩饰它——通过使自己成为各种服务性组织(从扶轮社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乐观主义者俱乐部)的“参加者”,通过成为所有人都喜欢的好好先生,等等。但是这些冲突早晚都要爆发出来。 这种观点在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的著作《推销员之死》中的主要人物威利·洛曼身上,得到了绝妙的、悲剧性的体现。威利所受的教导以及他继而教给儿子的是,超过他人、变得富有是其目标,而这需要创造力。当孩子们开始偷球和一些无用的杂物时,威利虽然口头上说得好听,说要训斥他们,但心里却很高兴他们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并且说,“教练员将可能会祝贺他们的创造性”。他的朋友提醒他说,监狱里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但威利却反驳说,“证券交易所里也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人”。Death of a Saleman,by Arthur Miller,New York,Viking Press,1949. 像二三十年前的大多数人一样,威利也试图通过被“大家喜欢”来掩盖自己的竞争性。当由于公司政策改变而将他当做老朽“扔进垃圾箱”时,威利陷入了极大的困惑,并不断地自言自语,“可我是最受人喜欢的”。他在价值观冲突方面的混乱——为什么他所受的教导现在却不起作用了?——逐渐增加,直到在他的自杀中达到顶峰。在他的坟墓前,他的一个儿子仍然坚持,“他有一个美梦,希望出人头地”。但是另一个儿子却准确地看到了这样一种价值观剧变所导致的矛盾,“他从来都不知道他是谁” 。 我们现代的第二个重要信念是相信个人的理性。就像我们刚刚讨论过的对个体竞争价值的信念一样,这种信念也是在文......
- 信息
- 总译序
- 译者前言
- 前言
- 第一部分 我们的困境
- 第一章 现代人的孤独和焦虑
- 第二章 混乱的根源
- 第二部分 重新发现自我
- 第三章 成为一个人的体验
- 第四章 存在之斗争
- 第三部分 整合的目标
- 第五章 自由与内在力量
- 第六章 创造性的良心
- 第七章 勇气,成熟的美德
- 第八章 人,时间的超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