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心智_李睿秋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李睿秋

内容节选

威胁敏感:你是精神内耗者吗 图4-2 让我们不堪重负的精神内耗 生活中,最好的状态是什么样的?就是全神贯注于你当前正在做的事情,不论是学习,工作,思考,还是娱乐。 但对于有些人来说,这种状态可能是一种奢望。 不管什么时候,他们的大脑总是在运转,处理大量的信息,没有办法放空。这就导致他们特别容易“想太多”。 想集中精力工作,脑中却总是不由自主地涌起各种杂念、烦恼和担忧,让自己分心; 遇到一点点小事也会想很多,常常翻来覆去地想,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影响睡眠; 有选择困难症,特别不喜欢做出选择,因为他们总会对选项颠来倒去地思索、权衡,耗费大量精力; 生活中总是下意识地对很多东西保持警惕,遇到一件事情时,第一反应永远是“会不会出问题”…… 在外人看来,他们的脑子转得很快,想问题也很全面,显得很“聪明”。但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种状态,其实非常痛苦。因为他们不得不把大量的脑力和精力,都用在应对脑海里不自觉产生的想法上。于是,大脑几乎每时每刻都处于一种满负荷运转的状态下。因此,即使每天没干什么,也特别容易疲惫不堪。尤其是当他们需要作出决策、采取行动的时候,这种现象更加严重。 正常人可能有80%的脑力可以用在行动上,但他们只有30%、40%的脑力可以用,而这部分精力,还要和占据了50%、60%脑力的“胡思乱想”做斗争。所以这些人的一大特征就是:总是想很多,但经常困在自己的思绪里面,真正落实到行动中的非常少。 这就是精神内耗,也是制约着我们行动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有精神内耗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大脑在什么也不干的情况下,其实也是在运转的。这时大脑的运转模式叫作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以下简称DMN)。DMN的作用是把大脑后台零碎的信息进行梳理,把那些可能被遗忘的信息进行重新激活。用计算机术语来说,就是对大脑进行“索引”。 当我们专注在某个任务上面时,这时激发的大脑模式,叫作中央执行网络(Central Executive Network,以下简称CEN)。它会高度激活与当前任务相关的区域,抑制其他区域。 我们可以把大脑中的一个念头想象成一颗星星,当它被激活时,星星就会亮起。那么DMN就像一片闪烁着星光的夜空。每一颗星星仿佛都在呼吸,整片星空就像一片海洋,在均匀地、微微地起伏。许许多多的念头不断被激活,此起彼伏,占据我们的思维和意识,这就是大脑的默认模式。而CEN就像月亮,当它出现时,它的光芒就会遮挡住星光,占据我们的视野。只有当它被云层遮住(我们的注意力从手头的工作上移开)时,才能再次看见星光。 ▲图4-3-1 图4-3-2 那么,这两种大脑模式,在我们正常的一天里,是如何分布的呢? DMN是大脑正常情况下的默认模式,CEN是非常规模式。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没有专注在某件事情上,大脑就会一直“走神”,一直应付脑中跃出的念头和想法,不断地咀嚼它们。根据2021年1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项调研,人们每天清醒的时候,大约有50%的时间是在“走神”,也就是由DMN主导。剩下的时间才分配给各种各样的任务,切换到CEN。 正是这个原因使得大脑的耗能稳定在人体日常耗能的20%左右,虽然我们看起来什么都没干,但实际上大脑正忙于应对种种“跃出水面”的想法、念头、思绪,忙着把它们安放好,让心境保持平和,让大脑保持有序……因此,又有人把DMN叫作“大脑的暗物质”。它像宇宙的暗物质一样,在我们看不到的场合,依然占据着大量的资源和空间。 DMN比较活跃的人,他们的长时记忆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往往也会比常人好一些。因为DMN更活跃,他们整理信息的效率更高,效果也更好。 但这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会为人带来巨大的负担。一方面,DMN的过度活跃,使得他们在专注工作时,仍然难以集中注意力,因为DMN会不断与CEN争夺注意力资源。外在表现就是容易被各种各样的杂念侵入脑海,导致分心。另一方面,当DMN不受CEN的制约时,就更加“放飞自我”了。它会源源不断地把记忆里各种负面的想法输送到意识里,不断地提醒你它们的存在,不管它们是大的、小的、过去的、未来的、长期的、短期的…… 这就导致你看起来在休息,实际上并没有真正休息。因为大脑依然需要消耗能量去抑制这些“反刍”所产生的担忧、杂念和负面情绪,从而让你陷入精神内耗之中。这就是阻碍我们去行动的最大力量。 夺走我们勇气的恐惧黑洞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有疑问:如果说DMN是随机激活记忆深处的各种想法和念头,那么,为什么会是以负面想法居多呢? 原因就是这一节要阐述的核心:威胁敏感。 第二章讲过,大脑有一个能力,可以敏锐地识别并凸显环境中的威胁。在进化的过程中,它非常有用,因为它总是能很好地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威胁,应对环境的变化和危险。 但也正是因此,这个功能变得越来越敏感。一旦你面临一个陌生......

  1. 信息
  2. 自序 打开心智,重塑自我
  3. 使用指南 关于本书的答疑通道
  4. 第一章 大脑的底层原理:心智模式四大支柱
  5. 节能:为了不思考,人类什么都做得出来
  6. 稳定:拖累成长脚步的元凶
  7. 预测:喂给大脑什么,它就会变成什么
  8. 反馈:让你停不下来的甜蜜陷阱
  9. 第二章 掌控情绪:如何与情绪做朋友
  10. 情绪的本质:大脑预装的报警器
  11. 愤怒、恐惧、焦虑,它们来自哪里
  12. 掌控情绪的四种武器
  13. 七个日常练习,提高情绪免疫力
  14. 第三章 自我驱动:如何长期坚持做一件事
  15. 做不到自律?这不是你的问题
  16. 意志力真的存在吗?
  17. 系统优化法:把自律变成自驱
  18. 避免“计数器陷阱”
  19. 第四章 果断行动:如何摆脱懒惰、拖延和畏难
  20. 三分钟热度?蚕食行动力的四个原因
  21. 威胁敏感:你是精神内耗者吗
  22. 反馈缺失:如何战胜短期诱惑
  23. 状态导向:别等准备好了才行动
  24. 第五章 高效学习:如何打造终身受用的学习系统
  25. 学习的原则: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26. 别走捷径:记忆是思考的痕迹
  27. 重塑知识:在脑海里画一张知识地图
  28. 核心方法:INKP知识管理法
  29. 第六章 深度思考:如何成为更聪明的人
  30. 心智拟合度:人是如何成长的
  31. 变“任务心态”为“实验心态”
  32. 四个思维模型,看透事物本质
  33. 群体偏见:警惕这个思维的陷阱
  34. 把思考变成乐趣
  35. 第七章 积极创造:如何找到立身之本
  36. 意义和兴趣:怎样找到喜欢的事情
  37. 消费和创造:实现更高层级的快乐
  38. 三个问题,帮你安排好每一天
  39. 五个技巧,让你效率爆表
  40. 如何有效地休息
  41. 后记 写给同频者的邀请函
  4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