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老年医学_李小鹰 主编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李小鹰 主编
内容节选
第二十九章神经系统疾病 第一节 脑血管病 脑卒中的定义为急性脑血管病引起的局部脑功能障碍,其临床症候持续超过24小时。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又称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占卒中的85%。如果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症候持续时间<24小时,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出血性卒中是因脑血管出血所致,出血性卒中占卒中的15%。 一、流行病学 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最近公布的我国居民死因调查结果显示,脑血管病已成为国民第二位的死因。全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200万,每年死于脑卒中的患者约150万,现存活的患者700余万,其中70%以上为缺血性脑卒中。幸存者中70%以上遗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 我国脑血管病的地理分布呈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发病趋势。脑血管病的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寒冷季节发病率高,尤其是出血性卒中的季节性更为明显。 (一)卒中患病率 卒中患病率调查表明,65岁以上老年人每10万标准世界人口的卒中患病率,印度为6871/10 万,美国为4526/10万,新西兰为4872/10万,新加坡为7337/10万,但新加坡的马来人患病率(5396/10万)低于新加坡华人(7829/10万)。全军脑血管病流调组在全国29个省市进行的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65~69岁患病率为1867/10万,70~74岁患病率为2429/10万,75~79岁患病率为2170/10万,80~84岁患病率为1634/10万。 (二)卒中发病率 欧洲45~84岁人群的卒中发病率各地区不同,最低者为法国的迪戎,发病率为238/10万年;最高者为俄罗斯和乌克兰,发病率分别为626/10万年和938/10万年。WHO组织的中国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男性发病率为170/10万人口,女性为130/10万人口。 (三)卒中死亡率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卒中为死亡原因的第二位。每年约5 500 000例患者死于卒中,约占总死亡人数的9.7%。在世界33个国家中,脑卒中平均年死亡率约为100/10万,根据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1年城市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25.37/10万,农村居民为136.68/10万。全军脑血管病流调组在全国29个省市进行的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老年患者死亡率高,且随年龄增加死亡率增高。65~69岁死亡率为502.44/10万,70~74岁死亡率为827.03/10万,75~79岁死亡率为966.98/10万,80~84岁死亡率为1239.44/10万,85岁以上死亡率为1449.43/10万。 (四)卒中的危险因素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可分为不可干预性和可干预性两类:①不可干预性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家族史;②可干预性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特别是房颤、高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口服避孕药、抗凝治疗、高尿酸血症、吸烟、酗酒、肥胖(BMI≥28kg/m2)。 二、脑卒中的预防 脑卒中的预防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一)一级预防 1.防治高血压 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核心环节,降压一定要达标。①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应该控制在150/90mmHg以下;②冠心病患者血压应降至140/90mmHg以下;③糖尿病或肾病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④糖尿病伴缺血性心脏病,血压应降至130/80mmHg以下;⑤老年人舒张压不要<70mmHg,否则可能有低灌注表现,如乏力、眩晕、嗜睡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⑥单纯颈动脉狭窄>70%,收缩压不要低于130mmHg,双侧颈动脉狭窄>70%,收缩压不要低于140mmHg,否则有增加脑缺血的风险;⑦合理生活方式防治高血压,如低盐、戒烟酒、适当运动等。 2.防治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增加3.6倍,血糖异常加速脑血管病的发展,与脑卒中复发有关。控制血糖水平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措施,控制目标见表29-1。 表29-1 糖尿病控制目标 项目状态理想尚可差 空腹4.4~6.1≤7.0>7.0 血糖(mmol/L) 非空腹4.4~8.0≤10.0>10.0 HbAlc(%)<6.56.5~7.5>7.5 注:空腹血糖应控制在7mmol/L以下 3.防治血脂异常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与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较大。治疗中度高胆固醇血症,可使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降低19%~31%。强化降低胆固醇预防脑卒中(SPARCAL)研究发现,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可显著降低脑卒中和TIA的相对危险。 4.心房颤动 缺血性脑卒中约有20%为心源性栓塞,其中以心房纤颤最为重要。非瓣膜性房颤发生卒中的危险......
- 信息
- 编委名单
- 前言
- 第一部分 老年医学概论
- 第一章 人口老龄化与老年医学
- 第二章 健康老龄化和健康老年人标准
- 第三章 衰老的病理生理改变与抗衰老研究
- 第四章 老年患者的诊治要点
- 第五章 老年综合评估
- 第六章 老年合理用药
- 第七章 老年患者的围术期评估与管理
- 第八章 老年医疗服务模式
- 第九章 老年病的姑息医学治疗与临终关怀
- 第十章 老年患者护理特点与老年长期照护
- 第十一章 老年疾病筛查与预防
- 第十二章 老年疾病康复
- 第二部分 老年综合征与老年常见问题
- 第十三章 痴 呆
- 第十四章 跌 倒
- 第十五章 抑 郁
- 第十六章 谵 妄
- 第十七章 焦 虑
- 第十八章 衰弱症
- 第十九章 头晕与晕厥
- 第二十章 睡眠障碍
- 第二十一章 压疮与慢性创面
- 第二十二章 营养不良
- 第二十三章 慢性疼痛
- 第二十四章 多重用药
- 第二十五章 老年尿便失禁
- 第二十六章 老年人便秘
- 第二十七章 吞咽障碍与误吸
- 第二十八章 老年人物质滥用
- 第三部分 常见老年疾病和病变
- 第二十九章 神经系统疾病
- 第三十章 心血管疾病
- 第三十一章 呼吸系统疾病
- 第三十二章 肾脏疾病
- 第三十三章 消化道疾病
- 第三十四章 血液系统疾病
- 第三十五章 内分泌与代谢疾病
- 第三十六章 骨骼肌肉疾病
- 第三十七章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 第三十八章 老年感染
- 第三十九章 老年肿瘤学概论
- 第四十章 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 第四十一章 其他老年疾病与异常
- 附录 老年医学常用量表
- 附录1 日常生活功能指数评定量表
- 附录2 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评估量表
- 附录3 洼田饮水试验
- 附录4 功能独立性量表(FIM)
- 附录5 画钟试验(CDT)
- 附录6 简易智能评估量表(MMSE)
- 附录7 痴呆简易认知功能评估量表(The Mini Cog)
- 附录8 蒙特利尔评估量表(MoCA)
- 附录9 老年谵妄的评估(CAM)
- 附录10 老年抑郁量表(GDS-15)
- 附录11 患者健康问卷(PHQ-9)
- 附录12 焦虑自评量表(SAS)
- 附录13 简易老年跌倒风险评估工具
- 附录14 老年跌倒风险评估工具
- 附录15 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HIS)
- 附录16 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
- 附录17 简易营养评价简表(MNA-SF)
- 附录18 多重用药评估
- 附录19 Norton皮肤评分量表
- 附录20 Bradan量表评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