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金句速查手册_官蕊 主编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官蕊 主编

内容节选

第二节惠民生得民心 1.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出处:战国·屈原《离骚》。 原文: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释义:老百姓各有各的生活乐趣,我唯独喜欢修养习以为常。即使粉身碎骨,我也不改初心,难道我的心会因为受惩罚而改变? 【运用指导】 《离骚》是屈原针对楚国现状和自己的不公遭遇而创作的抒情诗。在楚国腐朽的政治现实下,屈原仍然强调人格修养的重要性,展现了他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鲜明的人格魅力。这句话所体现出的对高尚品行的追求,给无数中华儿女良好的示范和力量。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适用于以民生工程、锤炼党性、筑牢党性根基、修养践行使命担当、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等为主题的文章或讲话中。 【示例】 加强党性修养是每一个党员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加强党性修养,锤炼思想作风,需要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2.凡不能调民利者,不可以为大治。 出处:春秋·管仲《管子·揆度》。 原文:天下善者不然,民重则君轻,民轻则君重,此乃财余以满不足之数也。故凡不能调民利者,不可以为大治。 释义:凡是国家不能调和人民的财产和利益的,就治理不好国家。 【运用指导】 “强国”的前提是“富民”,国家要对人民群众的贫富差距进行调节才能固国安邦。这句话强调了国家治理离不开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体现了民本思想的特点。贫富差距问题会直接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是广大民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适用于以法治建设、创造平等竞争的就业环境、调节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加强财税调节等为主题的文章或讲话中。 【示例】 “凡不能调民利者,不可以为大治”,如果不解决社会贫富差距问题,必然直接影响社会长治久安。 3.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郦陆朱刘叔孙传》。 原文:知天之天者,王事可成;不知天之天者,王事不可成。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释义:君王视人民为最重要的,而人民以粮食为主宰。强调君王要重视百姓,百姓重视粮食。 【运用指导】 在古代,国家被称为“社稷”,“稷”就是指粮食。常言道,吃比天大。可见,粮食对于百姓而言是无比重要的。古人对粮食的重视上升到了政治的高度。其实,从古代农耕文化形成开始,就确立了“以农为本,以食为天”的亘古不变的真理。这句话强调了粮食是人的主宰如同人民是国家的主宰一般,突出了粮食对人民是无比重要的。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适用于以粮食安全、群众路线、农村经济等为主题的文章或讲话中。 【示例】 古人云,“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发展农村经济需要以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4.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出处:三国·曹操《蒿里行》。 原文: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释义:尸骨暴露在荒野无人掩埋,方圆千里之内都听不到鸡叫声。 【运用指导】 三国时期虽有“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豪迈赞歌,但那时的中原大地上呈现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后人常引用这句诗来描写战乱带来的悲惨情景。历史上每一次战争无不造成天下破败、生灵涂炭,国家的动荡不安是人民生活疾苦的源头。因此,只有维护和平、珍爱和平、远离战争,才能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适用于以战争与和平、人民幸福生活等为主题的警示性文章中。 【示例】 战争是残酷的,我们不愿看到今日繁华的都市将来呈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悲惨场景。 5.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 出处:元·许衡。 原文: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 释义:衣服和粮食是用来保障老百姓生活幸福的,礼义是用来培养人的性情的。 【运用指导】 这句话告诉我们,丰衣足食提高的是百姓的生活水平,礼节道义培养的是百姓的性情品格。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礼和义。礼、义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念,号称“国之四维”的礼、义、廉、耻,礼、义居前,足以见其重要性;作为中华伦常万世不移的道德规范,即儒家“五常”的仁、义、礼、智、信,礼、义也包含其中。在公文写作中,切勿将“礼义”写作“礼仪”。这句话可用来强调“礼义”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是做人、做事、治国的基础。这句话一般适用于以修身养性、礼义廉耻、民生福祉等为主题的文章和讲话中。 【示例】 民生工程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能让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社会才能更加安定有序。 6.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出处:习近平《在庆祝中华......

  1. 信息
  2. 第一章 家国
  3. 第一节 坚定信仰
  4. 第二节 理想信念
  5. 第三节 党性修养
  6. 第四节 铁肩担道义
  7. 第五节 家风建设
  8. 第二章 形势
  9. 第一节 重要战略机遇期
  10. 第二节 敢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挑战
  11. 第三节 常怀忧患之思
  12. 第四节 大局观观大局
  13. 第五节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14. 第三章 经济
  15. 第一节 国家富强
  16. 第二节 勤俭节约
  17. 第三节 艰苦奋斗
  18. 第四节 以身许国
  19. 第五节 为民恤困
  20. 第四章 政治
  21. 第一节 为政以德
  22. 第二节 实干兴邦
  23. 第三节 廉以立身
  24. 第四节 以史为鉴
  25. 第五节 任人唯贤
  26. 第五章 文化
  27. 第一节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28. 第二节 读书破万卷
  29. 第三节 学以致用
  30. 第四节 百家争鸣
  31. 第五节 以正确舆论引导人
  32. 第六章 社会
  33. 第一节 民惟邦本
  34. 第二节 惠民生得民心
  35. 第三节 自古天下离合之势常系民心
  36. 第四节 尊重群众是根本
  37. 第五节 万类霜天竞自由
  38. 第六节 风雨同舟
  39. 第七章 生态
  40. 第一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41. 第二节 江山如画
  42. 第三节 惜物以爱人
  43. 第四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4. 第八章 法治
  45. 第一节 遵纪守法
  46. 第二节 公正无私
  47. 第三节 万物莫不有规矩
  48. 第四节 除恶务本
  49. 第五节 常怀敬畏之心
  50. 第九章 创新
  51. 第一节 变则通达
  52. 第二节 明方向
  53. 第三节 运筹帷幄
  54. 第四节 发展才是硬道理
  55. 第五节 关键在落实
  56. 第十章 军事
  57. 第一节 战略全局
  58. 第二节 作战指挥艺术
  59. 第三节 练兵精武
  60. 第四节 舍身为国
  61. 第五节 血性胆气
  62. 第六节 依法从严治军
  63. 第十一章 外交
  64. 第一节 天下一家亲
  65. 第二节 求同存异
  66. 第三节 睦邻友好
  67. 第四节 合作共赢
  68.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