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式疗愈:用爱打造轻松的人际关系_【日】古宫昇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日】古宫昇
内容节选
只需回答4个问题就能产生极佳效果 * * * 使用德马蒂尼方法的专业人士被称为“引导师”。在一对一的谈话中,引导师会询问来访者14个问题。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来访者将发现他们从未发现过的真相。 当心理咨询结束后,来访者会对一直以来让自己产生负面情绪的对象(他人或自己)心存爱和感激。曾经的心理创伤和痛苦也能从根本上得以消除。 本章将从这14个问题中选取4个问题与你共同学习。之所以选择4个问题,是因为首先一个人很难完成所有的14个问题。其次,只要你完成了本章所述的4个问题,那么你的痛苦和伤心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甚至消失。 下面请跟我一起开启德马蒂尼方法的实践之旅吧。 ◎ 确定对象者 首先,请确定德马蒂尼方法的实践对象。选择一个令你感到愤怒、怨恨、悲伤、蔑视或恐惧的人,我们把他们称为“对象者”。如果你想用德马蒂尼方法化解的痛苦情绪来自负罪感(例如,自己对别人做了不好的事情)、自卑感或者自我否定(例如,无法原谅自己做过某事、无法原谅自己不能做某事),你感受到了你对自己的负面情绪,那么对象者就是你自己。我将在本章后半部分告诉你如何应对这种情况。 ◎ 确定对象者的行为 简短且具体地写出对象者的什么行为让你最强烈地感受到了负面情绪。其中包括“对谁”以及“具体做过什么行动”(或者没有做出什么行动)。如果对象者做过很多让你产生负面情绪的行为,那你就按照强弱顺序一一写出来。如果他只做过一件让你产生负面情绪的行为,那你就只写那一件。 ◎ 怎样正确描述对象者的行为 以下是正确描述对象者某些负面行为的范例。 “他责骂我了。” “他否定了我的意见。” “他动手打了妈妈。” “他动手打了妹妹。” “他强迫我做不想做的事。” “他和我的朋友说我的坏话。” “他不理我。” “他动手打我(给我带来身体上的痛苦)。” “班主任训斥我,他却没有站在我这边。” “他说我在撒谎。” “他没有过来帮我。” “他没有听我解释。” “他对着妈妈大喊大叫。” ◎ 错误案例 以下的案例存在错误,因为没有清楚地写出对象者对谁、做的什么行为让你产生负面情绪。如果你写下的内容也具备这些特征,那么就需要写得再具体些。 1.对对象者行为的自我解读 “他不爱我。” “他不关心我。” “他背叛了我。” “他否定我的存在。” 这些都是你自己对对象者行为的解读,你并没有客观地写出实践对象的具体行为。当对象者做了某事(或没做某事)时,你将他的行为解读为“不爱我(或不关心我)”“背叛了我”“否定我的存在”。 请好好想一下,对象者的哪些行为以及为什么这些行为会让你做出上述解读。然后简短地描述对方的具体行动。 2.对性格的误解 “他不替别人着想。” “他以自我为中心。” “他只考虑自己。” “他生性冷淡。” “他脾气不好。” “他不是一个好人。” 人们总是认为自己是因为别人的性格而愤怒或伤心,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我们感到愤怒,并不是因为对方的性格,而是因为对方的某些具体行为。如果你认为这个人“不替别人着想”或“以自我为中心”,那么就简要地描述一下对方具体做过(或没做过)什么事情让你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3.强调你或其他人的感受 “很可怕。” “让我很生气。” “伤害了我。” “让我难堪。” “伤害了我的妈妈。” “让我的爸爸很伤心。” 我们在德马蒂尼方法的指导下进行自我疗愈,需要了解的不是你或他人的感受,而是导致这种感受的具体行动。上文的案例描述的是你(或父母)因为对象者的某些具体行为而产生的恐惧、愤怒、伤心、难过的情绪。那么,实践对象具体做了什么让你(或你的父母)感到恐惧、愤怒、伤心或难过呢?请把他的具体行为简单写出来。 4.道听途说的事情 例如“妈妈说爸爸以前经常动手打她、踢她,所以我憎恨爸爸”。在这里,我们要写的不是道听途说的事情,而是你亲身经历过的、对象者做过的事情。假设你的父亲在你记事前就和母亲离婚了,没给你留下太深的印象。那么,你在记录的时候不能写从母亲那里听来的关于你父亲的坏话,而一定要选择自己亲眼看到的或亲身经历过的事情。 仍然假设在你记事前你的父母就离婚了,父亲离开了家,没给你留下太深的记忆。但如果你因为“小学低年级的那个冬夜,妈妈因生活艰辛而哭泣,爸爸却没有给她任何安慰”而产生了负面情绪,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对象者的具体行为就是“小学低年级的那个冬夜,爸爸没有安慰妈妈”。 5.选择一个最关键的行为 我们需要选择一个最让你产生负面情绪的行为,但有时你会发现该行为中包含多个子行为。例如,妈妈总是不停地抱怨,听不进我的话。那么“向我抱怨”和“听不进我的话”究竟哪个更令你厌烦呢?我们一定要找到重点。 “他大声斥责我,瞪我,打我耳光”。该行为中包含三个子行为,分别是“大声斥责我”“瞪我”“打我耳光”,我们要找到这三个行为中最令你无法忍受的。 【强奸等性虐待场合】 确定该行为中的哪一个子行为最令你......
- 信息
- 前言
- 绪论 你的烦恼可以根除
- 人际关系让人心力交瘁
- 我也曾因人际关系而苦恼
- 心理咨询带来的疗愈与成长
- 准备篇
- 第一章 共情疗法1:发现未曾注意的心灵创伤
- “都怪他”“都怪那件事”可以休矣
- 压抑愤怒的机制
- 否定孩子的父母究竟是怎样想的
- 第二章 共情疗法2:理解疗愈和成长的真正含义
- 烦恼自然化解的瞬间
- 将焦点放在自我修炼上
- 这样的想法造就了现实
- 不要被“扭曲的快感”所左右
- 第三章 共情疗法3:发现解决问题的阻力
- 黑暗并非罪恶
- 为什么不想过得幸福
- 表面上的改善只会让你背离解决之道
- 想要变得轻松,就不要依赖它
- 勇敢地向前迈出一步吧
- 实践篇
- 第四章 共情疗法4:利用“内在小孩疗法”消除内心痛苦
- 这样做使她的内心得到了满足
- 内在小孩疗法1:放松并感受自己的身体
- 内在小孩疗法2:治愈藏在我们内心的受伤的孩子
- 将心理疗法融入日常生活
- 第五章 共情疗法5:使用德马蒂尼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人际关系
- 乐观的心灵引导
- 为什么心灵引导不起作用
- 德马蒂尼方法的惊人效果
- 德马蒂尼方法的世界观1:世界是平衡的
- 德马蒂尼方法的世界观2:宇宙充满了爱的伟大智慧
- 德马蒂尼方法的世界观3:能量不增不减,它以不同的形式存在
- 第六章 共情疗法6:逐个打开你的心结
- 不再止步不前
- 只需回答4个问题就能产生极佳效果
- 怎样利用负面情绪找到让你感受最强烈的行为
- 第七章 共情疗法7:建立具有自己风格的人际关系
- 让人际关系更轻松
- 多次心灵对话之后你的变化
- 第八章 共情疗法8: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德马蒂尼方法的智慧
- 让人生越来越丰富的智慧
- 因为受到过伤害,所以才培养出同理心和善意
- 从孩子和爱人身上看到自己的阴影部分
- 习惯在看似积极的事物中发现消极因素
- 如何化解你的失落感
- 4个步骤帮助你拥有独立的人生
- 深化篇
- 第九章 共情疗法9:接受专业人士的帮助
- 这样真的已经没问题了吗
- 当我们再怎么努力也收效甚微时
- 职业心理咨询师就像冰鞋
- 聆听的同时感受对方的存在之美
- 让你闪耀的舞台
- 第十章 共情疗法10:改变你的人际关系,更改变你的人生
- 重要的生活智慧
- 结语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