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媒体(第二辑)_王鸿海;卢斌 主编;牛兴侦 执行主编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王鸿海;卢斌 主编;牛兴侦 执行主编

内容节选

文化传播浅析中国传统戏曲在中国动画中的运用赵艺宁,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 赵艺宁 摘要: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精华。本文在整理中国戏曲文化精髓的基础上,阐述中华民族传统戏曲文化对动画创作的影响,并且结合运用戏曲元素的优秀传统动画实例,对中国优秀动画在戏曲元素的运用和展现方式上进行分析。从戏曲的“生、旦、净、丑”“唱、念、做、打”“手、眼、身、步、法”这几个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戏曲在中国动画中的运用。笔者认为,要让中国戏曲更好地融入动画中,必须结合时代的发展创新本土特色动画,从中国传统戏曲中提炼精华,赋予角色造型和角色动作以传统戏曲的韵味,让中国动画再创辉煌。 关键词:传统戏曲 中国动画 音乐戏剧 民族元素 本文以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为主题,以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戏曲文化为原则,对中国传统戏曲元素在中国经典动画中的运用进行探索研究,完善戏曲元素的运用方式以及理解动画戏曲化、民族化、艺术化的核心与关键,从而探讨中国戏曲文化与动画的结合,丰富国内对中国戏曲运用在动画中的研究;唤起业界对中国传统动画的重视,从中国传统戏曲中提炼精华,赋予动画传统戏曲的韵味,让中国动画再创辉煌。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戏曲元素动画发展史的梳理,找出中国运用戏曲元素的传统动画创作上的成就与不足,以及对中国过去成功运用戏曲的动画和国际上成功运用音乐剧的动画进行对比与研究,分析中国戏曲元素与中国传统动画的结合,旨在探索中国戏曲元素如何在传统动画中运用,深入发掘中国传统戏曲蕴含的文化精髓,概括出传统动画中所包含的戏曲文化特征,对中国传统戏曲中的“生、旦、净、丑”“唱、念、做、打”“手、眼、身、步、法”及戏曲道具在中国动画中的运用方式进行分析。探讨中国传统戏曲元素动画的文化精神,从中国传统戏曲文化角度提出中国当代动画创作的方法论,对戏曲动画的创作革新和在题材、意境、形象、情感上的表现形式进行延伸探论。 一 中国传统戏曲元素动画的发展历程与分析 1.起步与发展 中国动画电影在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探索,经过万超尘、万籁鸣、万古蟾等的研究与尝试,我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终于在1926年诞生了。万氏兄弟经过不断地创作与探索,让我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在1941年面世,其中的角色造型运用了中国传统戏曲元素,给动画增添了民族色彩,可以媲美当时的迪士尼动画。中国动画注重与社会和时代相联系,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动画主要以反抗压迫、宣扬爱国精神为内容,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动画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将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元素与动画相结合。1956年《骄傲的将军》面世,该片在创作上借鉴了中国的传统戏曲元素。《大闹天宫》上、下部分别于1961年和1964年诞生,它将中国传统戏曲的舞台艺术与动画结合,令孙悟空这只出现在小说和戏台上的猴子成为银幕上的主角甚至名扬海外。1979年的《哪吒闹海》和1983年的《天书奇谭》都成功结合了中国的传统戏曲元素,让国产动画大放异彩。 2.各国运用戏剧的动画 美国的迪士尼公司在1937年推出《白雪公主》,在国际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白雪公主》中最优美的一幕是白雪公主一边唱歌一边逗小鸟的情景(见图1),这一幕运用了音乐剧与动画结合的方式,不仅结合得自然,而且让片子更具艺术性。此后,迪士尼公司的大多数动画片都运用了音乐剧元素。20世纪90年代的《美女与野兽》《狮子王》《花木兰》,其主角都在歌唱自己的理想与愿望并加以舞蹈表现,更是把音乐剧的特色运用到淋漓尽致。如今音乐剧元素已经成为迪士尼动画的标志性特色。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法国的《怪兽在巴黎》同样运用了音乐剧元素并结合自己国家的特点表现动画。日本宫崎骏在《百变狸猫》中也运用了日本传统的祭祀舞蹈和歌唱童谣这些类似音乐剧的元素来表现日本传统文化,让动画更具日本民族特色。 图1 《白雪公主》剧照 音乐剧元素在各国动画片的运用上都取得了极好的效果,中国也有自己的传统戏曲,戏曲是中国独有的文化。中国的一些探索民族特色动画的先驱们已经开拓出了成功运用戏曲元素的道路。中国也可以运用传统戏曲与动画相结合的方式,再创民族特色动画。 二 中国传统戏曲与中国传统动画的结合 (一)中国戏曲与中国动画的艺术性 1.中国传统戏曲的特征林崇德:《中国少儿百科全书:文化艺术》,浙江教育出版社,1991。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的说唱、歌舞、滑稽戏等艺术形式综合形成的,戏曲结合了歌、舞、剧这三种表演艺术的精华,且蕴含绘画、文学、武术、宗教、历史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一门汇聚了众多领域的艺术。 中国戏曲的融合度高,表现力强,它已经成为中国的标志性文化。 2.动画创作融入中国传统戏曲的艺术性Noing:《中国动漫产业现况与展望(二)》,http://hi.baidu.com/duenjo/item//8d7991e45d0f63......

  1. 信息
  2. 本期文章
  3. 《创意媒体》编委会
  4. 游戏的结构性元素研究
  5. 浅析动画角色的形象塑造与个性设计
  6. 休闲类手机游戏角色塑造的“动画性”分析
  7. 2013年多平面立体声发展概况
  8. 浅析当代电影音乐的创作手法
  9. 论网络传播对电影观众接受的影响
  10. 浅谈我国艺术院线的经营之道
  11. 从《心花路放》的发行看互联网对电影发行的影响
  12. 进口影片翻译质量对国内票房的影响
  13. 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策略探析
  14. 中国民间娱乐文化网络化传承使命
  15. 浅析中国传统戏曲在中国动画中的运用
  16. “避风港”规则下视频分享网站著作权侵权责任的认定
  17. 探析强化网络媒体的社会公共责任
  18. 短视频社交的“热”与“冷”
  19. 我国电影产业长尾经济发展研究
  20. 2013年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
  21. 基于“双重怪圈”的视角看十年来中国动画产业的经营模式
  22. 国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及其启示
  23. 我国影视制作投融资现状分析
  24. 基于媒介演变浅谈中国原创动画投融资策略
  25. 服务营销理论在影院营销中的应用
  26. 我国艺术类高校在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探讨与实践
  27. 游戏人才教育培养现状观察及发展趋势分析
  28. 新媒体艺术研究期刊文献计量统计分析
  29. 中国逐格动画文献计量分析
  30. 《创意媒体》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