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信托的解释论与立法论_张永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张永

内容节选

第一节 公益信托实践现状及分析 一、公益信托现状概述. 《信托法》第59条: 公司信托适用本章规定。本章未规定的, 适用本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 2001年我国《信托法》颁布, 其中专设“公益信托”一章, 共计15条(第59-73条) 对公益信托作出了框架性规定 。 《信托法》的实施不仅表明国家鼓励发展公益信托的政策导向, 而且为信托公司开展公益信托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 《信托法》第62条、 63条、 64条规定: “公益信托的设立和确定其受托人, 应当经有关公益事业的管理机构 (以下简称公益事业管理机构) 批准。未经公益事业管理机构的批准, 不得以公益信托的名义进行活动。公益事业管理机构对于公益信托活动应当给予支持。” “公益信托的信托财产及其收益, 不得用于非公益目的。” “公益信托应当设置信托监察人。”因此,必须严格满足经公益事业管理机构批准、信托财产完全用于公益目的、设置信托监察人三个条件, 才能被认定为是公益信托。不满足上述三个条件, 但是具备公益性质的信托不能使用公益信托的名义。 由于实践中缺乏配套细则的支持, 中国的公益信托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仍未成为慈善公益事业一种主要形式。在实际操作当中, 由于《信托法》并没有明确具体的公益事业管理机构, 信托公司普遍面临公益信托设立审批难的问题, 导致许多公益信托最终无法落地。历史上设立的公益信托财产渠道单一、规模有限, 对持续开展公益信托项目的信托公司募集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部分信托公司通过信托计划的部分收益实施捐赠来参与公益事业。由此, 出现了一批并不完全满足《信托法》规定的条件, 但是具备公益性质的信托计划, 称之为类公益信托或准公益信托。自《信托法》颁布至2008年第一款标准化公益信托产品诞生之前, 据不完全统计, 云南信托、平安信托、重庆信托、北京信托共四家信托公司发行了5 款具备公益性质的信托产品。这些准公益信托基本未经公益事业管理机构批准, 且将信托运作的收益部分或全部进行捐赠, 虽不具备公益信托之名, 但存在公益之实, 实现了一定的公益目的。. 受托人管理费和信托监察人报酬, 每年度合计不得高于公益信托财产总额的千分之八。. 只能投资于流动性好、变现能力强的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及中国银监会允许投资的其他低风险金融产品。. 信托公司设立公益信托, 可以通过媒体等方式公开进行推介宣传。公益信托的委托人可以是自然人、机构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 其数量及交付信托的金额不受限制。信托公司应当在商业银行开立公益信托财产专户, 并可以向社会公布该专户账号。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等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地震灾害, 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帮助和支持灾区重建工作, 银监会发布《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鼓励信托公司开展公益信托业务支持灾后重建工作的通知》 (以下简称93号文) , 鼓励信托公司开展公益信托。 93号文对《信托法》公益信托部分进行了补充性的规定, 并明确指出了公益信托受托人和监察人的报酬标准 、公益信托的投资范围 以及公益信托可以进行公开宣传和公开募集 。因此, 在《慈善法》出台之前, 93号文和《信托法》成为信托公司开展公益信托的主要法律依据。 2008年6月6日, 长安信托发行的“ 5·12抗震救灾公益信托计划”正式成立, 成为全国首只标准公益信托。同年, 百瑞信托发行标准公益信托“郑州慈善公益信托计划”, 用于援助四川灾区。公益信托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作用让这种新的公益形式走进了公众视野。两款标准公益信托产品的发行亦为后续信托公司开展标准公益信托提供了借鉴。 据不完全统计, 2001 年至2016 年, 包括长安信托、百瑞信托、云南信托、紫金信托等在内的24家信托公司共发行了29款公益信托, 其中完全满足标准公益信托条件的仅15款。标准化的公益信托由于设立审批难、难以获得免税发票、信托财产不具备可持续性等原因而难以普及。准公益信托由于形式灵活并能实现明确的公益目的而成为不少信托公司开展公益信托业务的折中手段。现阶段, 无论是准公益信托, 还是标准化公益信托都难以为信托公司带来盈利。大部分信托公司不收取公益信托报酬, 将其作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方式。目前, 公益信托主要依靠信托公司单方面的推动, 造成公益信托数量少、规模小, 没有发展成为社会开展公益事业的主要模式。 二、目前已设立公益信托的主要特征 通过收集、汇总公开资料, 笔者者将20世纪90年代至今成立的公益信托和准公益信托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参见表3. 1) 。 从公益事业管理机构来看, 虽然《信托法》并未规定具体的公益事业管理机构, 但在实践中各级民政部门成为主要的审批机构。在一些特定的公益领域, 公安部门、卫生部门、教育部门也曾担任辖域内公益信托审批机构。例如, 重庆信托发行的“金色盾牌·......

  1. 信息
  2. 序言一
  3. 序言二
  4. 序言三
  5. 第一章慈善信托基础研究
  6. 第一节 慈善信托的概念
  7. 第二章慈善信托的比较法研究
  8. 第一节 英国法上的公益信托
  9. 第三章公益信托与慈善信托在我国的实践
  10. 第一节 公益信托实践现状及分析
  11. 第四章《慈善法》与《信托法》之比较:立法进步与遗留问题
  12. 第一节 公益信托的制定法依据
  13. 第五章慈善信托与慈善组织
  14. 第六章慈善信托的税收问题
  15. 第一节 慈善信托税收问题的立法情况与现状
  16. 第七章慈善信托终止研究
  17. 第一节 慈善信托终止的概念与比较
  18. 附录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
  20. 参考文献
  21.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