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败那只叫抑郁的黑狗:抑郁症的认知行为疗法_【美】罗伯特·L.莱希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美】罗伯特·L.莱希
内容节选
关于动力的误解 珍妮弗认为,除非自己产生了动力,否则她什么事情也做不了。当感觉心情低落时,她会自我孤立,变得毫无生气,而且不断地想着自己的感觉有多糟糕。她在等待自己的动力回来,等待心情有所转变,等待生活变得更好。 如果真要这么做,她可能需要等待很久。 我决定提出另一个方案。我说:“如果你看到我在街上踱来踱去,好像正在找某个人一样。你走上前对我说:‘鲍勃,你在找什么?’然后我说:‘我在等我的动力出现。我想现在它应该就在这里。’你会怎么想?” 珍妮弗说:“我会觉得你疯了。” “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你不再等待动力出现,情况会如何?假设你决定去健身俱乐部锻炼身体,虽然你还是没有动力。你只是做了个决定,然后真的这么做了,会发生什么?” 珍妮弗看着我说:“我可能会感觉好一些,因为我真的在做一些事情来帮助自己。” “是的,或许这么做会让你产生完全不同的感受。即使你没有动力,即使你感觉疲惫、气馁或无聊,你也可以做一些事情。” “你是对的,”她承认道,“有时候我并没有动力,但我还是会去健身俱乐部。” “或许,动力晚些时候会出现。在做了一些别的事情后,或许你会更有兴趣做一些事,又或许行动可以创造动力。你留意到这一点了吗?” “我猜是的,”珍妮弗说,“有时锻炼完身体后,我发现我会更有精力去做别的事情。” “让我们换个角度想象一下,如果你今天决定做一些自己没有动力去做的事情。你可以制作一份清单,在上面列出曾经让你感觉更好且即使在你没有动力时也会做的事情。你不应该等自己想做这些事情的时刻来临,而应该主动地做一些事情。让我们看看,在你做这些事情一周以后,你的整体动力水平会如何。你每天都做一些自己没有动力去做的事情。” 如果你和珍妮弗一样,一直对自己说:“我必须发自内心地想做一件事,然后才能去做。”但是,那是一个误解。你可以改变自己,由动力引发行为,变成行为创造动力,选择去做需要做的事情,然后晚些时候再获得动力。 愿意去做你不想做的事 当我们说我们没有动力去做某件事的时候,实际上我们是在说“我不想做那件事”。我们或许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对自己说“这太难了”或“我还没准备好”。但是,其背后的意思是相同的,那就是“我不想做这件事”。我们通常会认为,主动去做我们不想做的事情是不可能的。 但是,过去你难道没有做过很多自己真的不想做的事情吗?例如,为考试做准备、工作、倒垃圾,或者忍受他人的某些不当行为等。事实上,你不需要因为自己喜欢做某件事才去做,你只需要愿意去做即可,那和有动力、觉得舒适或做好充分的准备是不同的。 那么,你要如何实现从“不想做”到“愿意做”的飞跃呢? 我决定和珍妮弗探讨一下这个问题。我问她:“你有没有这样想过,虽然有件事可能是一件好事,但你真的不想做?” “有过,”她说道,“像是锻炼、节食、给朋友打电话、完成工作……” “所以,你懂我的意思。我们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我们就是不想去做那些我们不想做的事情。有时候,我们可以听到内心的声音在抱怨,就像小时候妈妈或爸爸让我们去做某件事的时候,我们会说‘我不想做’一样,那是一种熟悉的声音。但是,如果我们决定不去听那种声音,并且决定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会如何?例如,锻炼、节食、学习、完成工作,或者做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我们决定做这些事,并且真的这样做了。” “有时候我会这样做,”珍妮弗说道,“但这好像很难。” “好吧,珍妮弗,让我们想一想。你在过去做过的和你在当下做的哪些事情实际上是你不想做的?” “好的,让我想一想。两年前,我的体重减轻了九斤,因为我下定决心要穿小一码的衣服,而且我不想放纵自己。还有,上大学的时候,我为考试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此外,有很多次我完成了自己认为无法完成的事情,而且我也决定和我的男朋友分手,尽管我真的不想这么做。” “对你来说,做这些你不想做的事情是否有用呢?” “是的,这些事情真的很有用。” “听起来在做了这些你不想做的事情之后,你好像对自己感觉更好了。” 你可以这样想。你是如何让自己愿意去做你不想做的事情的?因为你认为这件事足够重要,所以你需要去做。你不知道自己是否会取得成功,即使你很累、感觉头痛或没有准备好,你还是做了,你选择去做这件事。 当你做了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时,会发生什么?你取得了进步,感觉自己获得了力量。你意识到,缺乏精力和动力不能阻止你去做需要完成的事情。你依靠自律做了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想一想做某件事对你来说是有益的,但是你真的不想去做。问问你自己,你是否愿意去做这件事? 在下面的空白处完成这个句子:“我愿意……”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有益的不适感 我们若想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取得进步,就要忍受一定的不适感。减肥需要锻炼,建立更好的亲密关系可能需要耐心和忍受挫折,做决定需要忍受不确定性引起的不适感。面对恐惧可能意味着你需要忍受焦虑。产......
- 信息
- 内容提要
- 本书赞誉
- 推荐序1 掌握CBT,成为自己的治疗师
- 推荐序2 把解决抑郁症的钥匙握在自己手里
- 第1章 什么是抑郁症
- 为什么抑郁症被称作“黑狗”
- 抑郁症是一种现代流行病
- 你生命中的一扇门
- 抑郁症的剖析
- 如何使用本书
- 第2章 抑郁者的思维
- 作为适应方法的抑郁症
- 抑郁的人是如何思考的
- 挑战你的消极思维
- 思维习惯
- 快乐、效力和回报
- 结论
- 第3章 “做什么都没有用”:如何战胜你的绝望
- 绝望和抑郁症
- 克服你的绝望
- 希望的终结
- 当下你是绝望的吗
- 结论
- 第4章 “我是个失败者”:如何应对你的自我批评
- 自我批评和抑郁症
- 设定你的标准
- 一些新规则
- 结论
- 第5章 “我忍受不了犯错”:如何才能感觉自己“已经足够好了”
- 完美主义和抑郁症
- 克服害怕犯错的心理
- 让“足够好”成为真的足够好
- 结论
- 第6章 “我什么事情也做不了”:如何激发你的动力
- 关于动力的误解
- 你想成为哪种人
- 权衡得失
- 结论
- 第7章 “我就是做不了决定”:如何克服你的优柔寡断
- 你做决定的基础是什么
- 没有完美的决定
- 考量代价
- 结论
- 第8章 “我一直翻来覆去地想……”:如何克服你的反刍思维
- 反刍和抑郁症
- 学会放手
- 转移你的注意力
- 结论
- 第9章 “我只是一个负担”:如何让你的友谊带给你更多收获
- 人际关系和抑郁症
- 获得你需要的支持
- 结论
- 第10章 “我不能忍受独自一人”:如何战胜你的孤独感
- 关于孤独感的常见误解
- 结论
- 第11章 “我的爱情正在离我远去”:如何巩固你的亲密关系
- 亲密关系和抑郁症
- 回应感受
- 改变消极想法
- 改变行为
- 结论
- 第12章 “我感觉好一些了,要怎么保持下去呢”:如何预防复发
- 坚持自助
- 构建你的人际关系
- 继续接受治疗
- 正念练习
- 结论
- 第13章 最后的想法
- 附录 进一步治疗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