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战略:商业模式视角下的竞争优势构建(典藏版)_魏炜;张振广;朱武祥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魏炜;张振广;朱武祥

内容节选

CHAPTER 6第6章执行匹配 跨越新时代竞争的三大鸿沟 没有执行,一切归零! 几乎是一夜之间,竞争的新时代走到了我们的面前。如同有着赫赫战功的正规军遇上了飘忽不定的游击队一样,那些曾经在商海中搏杀并获得成功的企业家们也感到熟悉的竞争环境似乎又变得陌生起来,一时陷入了茫然与无措。企业家们的直觉并没有错,的确,新时代的竞争法则正发生着质的改变。这种变化不仅猛烈冲击着企业和竞争格局,更深刻改变着我们对商业世界的传统理解。 新时代竞争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竞争的空间层次更加丰富,竞争的主体从一个个具体的企业升级为不同的商业生态系统,如腾讯和阿里巴巴两大互联网企业的强大不仅仅是自身实力的直接体现,更是来自其所在生态系统的繁荣。二是竞争的时间密度升级,新时代竞争下的企业三五年经历的变化甚至比传统竞争下的企业数十年的进程还要显著,从2011年8月发布第一款手机到2014年在国内手机销量夺冠,小米手机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不仅如此,企业间的竞争节奏也在加快,三年为周期的企业战略规划已经不像以前那样适用,无论是传统竞争对手,还是新兴甚至是跨界竞争对手,都按照自己的节奏对市场发起冲击,以至于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似乎无时无刻不在面对不知来自何方的竞争,企业家的掌控力和安全感大大下降。三是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加大,在新时代的竞争之下,颠覆行业霸主、重塑竞争格局已经成为常态;更重要的是,从智能手机到电动汽车,从淘宝、微信到滴滴出行,兼具创新与抱负的企业带来的是人类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 面对新时代竞争,有两类典型的对策。对策一是归纳思维方式的应用,假定外部商业环境存在的客观性并对其进行归类处理,重点是提升企业对商业环境模式识别和应对的能力:以BCG(波士顿咨询公司)推出《战略的本质》一书为代表,作者按照可预测性、可塑性和环境严苛性三个维度将商业环境分为经典型、适应型、愿景型、塑造型和重塑型五类,围绕每一类的环境要企业制订并实施与之相对应的方案,这种对策下企业的角色更多是被动地应对。对策二则是演绎思维的延伸,假定新时代下的商业运行逻辑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如此一来,企业要提升的是自身对新时代竞争的分析和驾驭能力,在新的理论框架指导下洞察竞争的本质,提升企业对可预测性、可塑性的掌控能力,并围绕其展开企业活动的设计,这就像人类探索太空的前提是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理论指导,而不是对牛顿力学理论体系进行升级。选择第二种对策更具主动性但也更具挑战,需要企业跨越三大鸿沟:统一商业语言、构建商业思维模式以及匹配执行活动(见图6-1)。这也是本文将要呈现的主要内容。 统一商业语言 管理者通常认为,企业内战略决策层与执行层之间的割裂是造成战略难以落地的重要原因。但有趣的是,我们发现企业经营层内部对战略内涵的理解差异比他们想象得要大,尤其是在企业的创始人和职业经理人组成的团队中,这种分歧更为显著,企业创始人对业务的分析并不经常从五力模型、SWOT等分析框架着手,却往往更具对商业本质的洞察力。此外,战略这个名词本身也难以满足时下企业的需求:一方面,战略的定义非常丰富,每个人理解的战略定义本身都存在不同;另一方面,战略一词在商业环境更加不确定、充满创造力的今天,本身的解释力也在下降。以上原因造成了企业经营层对战略层面的思考难以深入地展开,企业内部的战略经营会议的产出目标模糊化且效率越发低下,逐渐蜕化成一种关于企业未来探讨的务虚会,抑或是成为公司级工作任务的分配会。所以进入竞争的新时代,建立起一套通用的商业语言是所要跨越的第一大鸿沟。 图6-1 跨越新时代竞争的三大鸿沟 站在不同的高度,可以看到截然不同的世界。人们对商业世界的认知结构或商业语言体系的差异,也与视角的不同紧密相关,所以我们首先要明确是从哪个视角出发来观察商业世界。企业所在的竞争环境存在企业自身、商业生态系统和商业生态簇三层主体,从每层主体的视角出发可以看到战略、商业模式、共生体三类截然不同的竞争空间。 三层竞争空间的划分为企业认知和分析商业世界提供了框架。只有熟悉和理解竞争空间,才能理解当前竞争的核心维度、关键控制点和竞争潜力等不同概念。为了取得竞争的成功,企业的经营团队首先要拥有相似的竞争理解和视野,知道彼此是在哪个空间展开思想的争锋。缺少重要统一的商业语言,高质量的决策研讨、计划、准备、组织实施的难度就会非常大,而战略、商业模式、共生体等核心概念的滥用(误用)都会增加企业内部的沟通管理成本和效率。 构建商业思维模式 在统一商业语言之后,企业需要跨越的第二大鸿沟便是构建新时代下的商业思维模式。商业思维模式是企业经营团队对商业本质的分析逻辑或思考习惯,反映的是经营团队对竞争的洞察力与商业环境的判断。商业思维模式并不显性存在,却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行为;而且思维模式的差异也常常成为企业经营团队分歧的重要来源,通过理清......

  1. 信息
  2. 总序 再回首,商业模式探索之旅
  3. 推荐序一 全新视角下的新商业理论框架
  4. 推荐序二 大格局 大视野
  5. 推荐序三 超越战略,定义未来
  6. 推荐序四 透过现象看本质
  7. 推荐序五 超越战略,登顶生态
  8. 自序
  9. 上篇
  10. 第1章 引论 超越战略
  11. 第2章 空间构建 跳出盒子
  12. 第3章 机遇洞察 颠覆性思维创新图谱
  13. 第4章 企业设计 明确企业的定位
  14. 第5章 路径选择 评估转换成本,制胜企业创新
  15. 第6章 执行匹配 跨越新时代竞争的三大鸿沟
  16. 第7章 时间驾驭 竞争中的时间奥秘
  17. 中篇
  18. 第8章 Valve生态系统的构建范本
  19. 第9章 升级之路 从7天酒店到铂涛集团
  20. 第10章 Netflix流媒体服务商的三度竞争空间
  21. 第11章 直击养殖行业的痛点 雏鹰农牧与温氏集团的对策
  22. 第12章 美国信用卡市场的升维竞争之路
  23. 下篇
  24. 第13章 走出商业模式的迷思
  25. 第14章 商业模式设计 从生态系统出发
  26. 第15章 如何设计盈利模式
  27. 第16章 破坏性创新的本质之反思
  28. 第17章 商业模式36计
  29. 参考文献
  30. 魏朱商业模式系列
  31. 最新版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经营学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