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π型创新人:三项创新力打造职场竞争力_洪河林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洪河林
内容节选
花半秒钟看透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的人,注定拥有截然不同的命运。 ——电影《教父》 一个人洞察力的高低决定其事业的分水岭。提升洞察力,很多时候能让一个人把握更多商业机会或人生机遇,如同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点石成金”之术。 简单来说,洞察力是指透过现象看清事物本质的能力。这里的“事物”应该包含客观的系统要素和主观的人性心理两大类。 而π型创新人才的第一项核心能力就是通过创新洞察力提升捕捉信号的能力和深度分析后识别创新机会点的能力。 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强调创新的原则:“创新既是理性的又是感性的……创新要做的事情就是走出去多看,多问,多听。这种做法值得被再三强调。成功的创新者左右大脑并用,他们既观察数字,又观察人的行为。” 通过拆解组织中众多识别创新机遇的优秀案例,我发现成功创新的洞察方法可以分为两类:感性的右脑方法和理性的左脑方法。这也应和了商业顾问刘润老师在《商业洞察力30讲》里提到的,“不抽象,就无法深入思考;不还原,就看不到本来面目”的感性的“抽象”法和理性的“还原”法,这正是提升创新者洞察力不可或缺的两类有效方法。 在这里,按定性“抽象”的对象不同,可分为“事”和“人”,还可细分为“探索本质”法和“洞察用户”法;按定量“还原”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由“点”到“体”还原构建系统的“升维思考”法和由“体”到“点”还原要素结构的“拆解要素”法。如果没有这些底层思维的构建,创新者就迟早会遭遇无新可创的困境。 这就是创新洞察力的两类四法,因此创新洞察力就不仅仅是概念,而是通过使用对应的方法、工具,变为可学习、可通过训练提升的能力项了。 这样,拿到通往“创新游戏”的通关钥匙就变得可操作了。 理性烧脑,感性走心。想快速知道你的洞察力之源是左脑思维还是右脑思维吗?可通过附录中的测试工具1进行测试并查看解析。 接下来我们可以开始学习创新洞察力的两类四法之路了。2.1 探索本质:探索是创新的“孪生兄弟” 知道自己无知是智慧的开端。 ——爱因斯坦 做任何事,如果我们没有把握住最关键的本质,那往往辛辛苦苦却徒劳无功。但如何拥有探索本质的能力呢? 我们都知道爱因斯坦是一位卓越的科学家,他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领域的突破为人类提供了深刻的洞察力。然而,爱因斯坦始终保持谦逊,他曾说过:“知道自己无知是智慧的开端。”他认为在某些领域或问题上,人类知识的边界是有限的,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自身的无知,并持开放的态度去学习和探索。 这里的无知,不是指愚蠢地无知,而是有意识地无知,是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无知。有意识的无知比知识更重要,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道理。 生物学家斯图尔特·法尔斯坦在哥伦比亚大学开设了一门叫作“无知”的课程,并根据课程内容出版了一本小书——《无知:它怎样驱动科学》。 无论是爱因斯坦,还是斯图尔特,强调“无知”对管理者及科学进步的价值,都揭示着同样的逻辑:“因为无知,才有好奇;因为好奇,才会提问;因为提问,引发探索;因为探索,才能创新。” 仔细思考,我们可以发现探索本质的目的,即探索创新。可以说探索就是创新的“孪生兄弟”。而探索与创新具有共同的基因——保持无知,它们很多相似的行为就是好奇提问。因此,提升探索本质的能力,就需要我们以无知为原动力,以好奇为驱动力,以提问为核心力。我们可以把这三者称为探索本质的三要素。 基于探索本质的三要素,有3种常见、有效的探索本质的方法:提问法、定义法和破界法。 2.1.1 提问:3种问题,敲开创新大门的绝佳提问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爱因斯坦 大多数工作不超过10年的人普遍还能保持爱学习的习惯,这些人按不同的学习思维方式可以分为两类。 (1)海绵式思维学习者 初步接触这类人,你往往能感觉到他们爱学习的高能量:认真听、认真记,甚至认真点头。但进一步观察就会发现,别人说什么他们就听什么,别人说风就听风,别人说雨就听雨,就像海绵吸水一样吸收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更多的是完全接收,而没有主动对内容进行分类、过滤及提纯。 (2)淘金式思维学习者 淘金式思维学习者学习时会有自己的选择,关键是能带着问题去听或观察,通过对问题的澄清和过滤获得一些重要的信息,能如沙中淘金一样在众多信息中发现价值点或机会点。 淘金式思维学习者的核心能力就是能主动、正确地提问。正确的发问,就如有一双能发现金子所埋藏地方的“神奇之手”。所以说,正确提问术就是一种点石成金术。而这类人的学习方式也正是提升创新洞察力的最好方式。 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想要准确洞察事物的本质,就必须先拥有“提问”的能力。一个好的问题,本身就是一种稀缺的创新生产力。 发现一个好问题,很多时候就能创造一款新产品,开创一个新事业,甚至一个新行业。特别是以淘金式思维提出的以下3种绝佳问题,往往最能轻松地敲开创新机会的大门。 1. 发现性问题——影响人......
- 信息
- 第1章 π型创新人才:拥抱和创造未来就靠你了
- 1.1 打造π型创新人才:RUPT时代“人才困境”破局之法
- 第2章 创新洞察力:发现潜在机会点,学好这4种方法就够了!
- 2.1 探索本质:探索是创新的“孪生兄弟”
- 第3章 创新共创力:创造更多可能的超效4法
- 3.1 交叉联想:玩转奇思妙想的“创意万花筒”
- 第4章 创新行动力:化创意为可实现成果的4项能力
- 4.1 创新计划:用确定对抗不确定
- 第5章 创新者的实践:增长是检验创新力的最好方式
- 5.1 有限创新:有“路”可循的创新地图
-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