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中文系第一课(第二版)_漆永祥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漆永祥

内容节选

我的五十年学术生涯的感悟 严绍璗 严绍璗,1940年出生于上海市。1959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1964年毕业,留校任教,从见习助教到教授。1990年转入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1998年任所长至今。曾任中文系学术委员会委员、主任,北大人文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2008年至今在校内兼任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重点基地外国语学院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1998年至今任中国比较文学会副会长兼任学术委员会主任。2001-2005年任国际比较文学会东亚研究委员会主席,2009年当选为国际中国文化研究学会第一届主席团执行主席。2009年至今为全国古籍整理与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撰著出版《比较文学与文化“变异体”研究》《日本中国学史稿》《日藏汉籍善本书录》(3卷)、《比较文学视野における日本文化》(日文版)、《中日古代文学关系史稿》等十四种学术专著,发表论文百余篇。曾先后获得北京大学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第一、二、四届优秀成果奖,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比较文学会首届优秀图书著作一等奖,教育部第五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亚洲太平洋出版协会(APPA)学术类图书金奖。 各位同学: 漆永祥老师、沈阳老师给我一个很愉快也是很困难的任务,他跟我说,我们的“静园学术讲座”和“孑民学术讲座”两个讲座合在一起,在开学的时候,要我给大家做一个综合的讲座,这件事情对我来说呢,第一很高兴,第二很困难。很高兴呢就是不管我们的年纪多大,只要和同学们在一起,就会感到自己还是行走在青春的步道上。但现在把两个讲座合在一起呢,在内容上有点麻烦,“静园讲座”是针对刚刚入学的本科一年级同学的,“孑民讲座”是针对我们的研究生的,两个讲座在接触的文化材料啊、文化感知啊,种种方面可能都有些不一样的状态。我要讲一个什么样的题目才合适呢?漆永祥老师建议我谈谈在北大的半个世纪亲历的感受,于是定下现在这个题目,叫做《我的五十年学术生涯的感悟》,把我自己个人在北京大学五十年的足迹,向诸位做一个回忆性的陈述。前辈文化大师钱穆先生曾经有过这样的名言,他说,“能追忆者,此始是吾生命之真”。我要感谢漆永祥老师开启我追忆生命之真的回忆,感谢我们系的这两个联合讲座为我的追忆提供了合适的场所,当然更感谢诸位来参加这个讲座。 几天前,在“北京大学2010年入学典礼”上,周其凤校长语重心长地对同学们说,“你们要做新时代的主人”。我听到这句话就想到五十一年前,就是1959年我入北京大学的时候,在东操场举行的开学典礼上,当时的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老先生,他已经78岁了,用带有很浓重的浙江嵊泗口音的官话对我们说:“兄弟代表学校当局,希望各位成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从马校长到周校长,五十年中北大校长大概经过了八九代之变,但他们表述的精神和本意却是始终如一。他们这种谆谆嘱咐啊,殷切的希望啊,都在他们的祝愿之中。什么是“国家的栋梁”,什么是“新时代的主人”,我想大家都可以从自己的感受、从多层面有各种各样丰富的解读,但是有一个基本点,我想大家应该是一致的、共同的,这就是我们北大的学生应该为社会发展,应该为时代进步,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这就是马寅初校长一直倡导的“北大主义”呀!“北大主义”就是不论在物质财富还是在精神财富的多个层面中,“北大人”不应该仅仅是“财富的消弭者”,更应该成为这个时代财富的积极的创造者!这是北京大学一百一十多年来所经历的事实,也是各位现在进入的北大中国语言文学系一百年所走过的道路所表现的真精神。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反省自己五十年来北大的感悟,那么我最根本的感觉,就是集中在一点,这一点就是:“北大是神圣的!” “北大是神圣的”这句话我在去年的研究生入学典礼上也是这样说的,这是五十年来我最深沉的体验,我们无论经历什么样的风雨,遭受什么样的冲击,面临什么样的诅咒。譬如说,在“文化大革命”中间,有的时候就听到有人说“我很爱北京,但我恨北大,因为北大是资产阶级的大染缸”,我对他们这种情绪、这样的愤怒始终感到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之处就在于,我觉得作为在北大生活了这么多年的人,我们的生活乃至一呼一吸都在北大土地上的人,你怎么会没有感悟到在这块土地上它内蕴着极为丰厚的精神力量呢?真是很奇怪!我觉得他们的“呼吸系统”出了问题。 我自己生活在北大五十年,北大给了我做人的基本力量。北大有这样那样的不是,但从根本上考量和体验,“北大”实在是很阳光的!五十年来我只要走进北大的校门,无论是东门、南门、西门,北大没有北门啊,我无论走进哪一个校门,我觉得我都有一种很神圣的感觉,有一种敬畏的情感。因为我觉得我行走在北大的土地上,就是我行走在中国乃至世界的精神家园的厚土上。因为在这里,有我的无数的先辈,也有我的同辈,也有我年轻的朋友们,共同创造着许许多多的精神财富。我真的感知到,五十年来,在我们北大......

  1. 信息
  2. 序 先生们的北大中文故事
  3. 结缘北大中文系,结缘音韵学
  4. 与北大中文系新同学谈话
  5. 读书贵在知人解世——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谈起
  6. 从今天起,面朝未来
  7. 根:做人须有根,治学亦须有根
  8. 科学研究贵在创新创新前提继承借鉴
  9. 养成学术兴趣 培养理论思维
  10. 汉字进入了简化字时代
  11. 说梦与圆梦——北大中文与北大精神
  12. 眼望巅峰 脚踏实地
  13. 我的五十年学术生涯的感悟
  14. 历史就在你的脚下——讲给北大中文系新生的故事
  15.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境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16. 老老实实做人 认认真真做学问
  17. 开辟属于自己的读书天地
  18. 阅读是一种信仰
  19. 北大本科教育特色与本科生学习规划
  20. 跟本科生谈谈怎么写“现代汉语”的论文
  21. 如何评价当代中国文学
  22. 明清小说与当代文化
  23. 谈谈学问的主体、对象、目的与方法
  24. 读书三力:愿力、眼力、精力
  25. 开放的自我
  26.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