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竞争:看不见的对手,看得见的手_王小圈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王小圈

内容节选

第1章 向死而生——行业的消亡与崛起 从某种程度上说,每一个行业都像一个物种,会诞生、会死亡、会进化、会灭绝。有些行业像恐龙,曾经统治地球,如今已然消失得无影无踪;有些行业像蚂蚁,微小而密集,见缝插针、到处都是;有些行业像中华鲟,意义非凡却已经几乎野外灭绝,不得不圈起来保护。和大自然的生态相比,产业生态进化和退化都很激烈,每时每刻都有新的行业诞生,都有旧的行业消亡。 1.1 鲸落,留给世间最后的温柔 当一头30吨重的鲸在深海死去时,便很难再浮起来。 低温降低了尸体的腐烂速度,使之不会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气体;高压让仅有的气体更易于溶解在水中。如此,鲸庞大的躯体便不会鼓胀成气球漂起来变成浮尸,而是缓缓沉入水中。这便是鲸落(whale fall)。 在黑暗寒冷的深海,降落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如同水草丰美的绿洲,突然降临于沙漠,所到之处都是盛宴。吃肉的鳗鱼、啃骨头的甲壳类、分解鲸骨的细菌在这里群体狂欢。对细菌而言,如果这条鲸足够大,这场狂欢足以持续上百年。 可以说,在鲸的尸体上诞生了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滋养万千生命,最后尘归尘,土归土,一切回到最初的起点。因此,鲸落也被浪漫地认为是“鲸留给世界最后的温柔”。 •纸媒鲸落 “传统媒体”这个说法的出现和“国学”很像。中国本没有国学,有了洋学,才有国学。本来人家好好地叫“媒体”,有了新媒体,才有了传统媒体。传统媒体一般指电视、报刊、广播,其中纸媒最为传统,也衰落得最快。 报社记者曾经是最上档次、最体面的工作之一。当年文青值得自豪的经历不是去圣托里尼或拉萨净化灵魂,而是在本地报纸上发表“豆腐块”大的文章。在《平凡的世界》中,年轻漂亮女记者的形象深入人心。当年的省报女记者,好比1990年的女企业家,2000年的外企女高管,2010年的流量女明星,堪称引领潮流的时代女性最强音。 2001年,当纸媒工资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南方周末》一个记者还能拿到18000元的薪水,那时候北京的房价是5000元/平方米。所以说本人小时候的理想是读中文系当大记者,是有现实依据的。 曾有记者这样描述该报20世纪90年代的工资:“钱发下来了,还没来得及存进银行,下个月又发了。放在家里,一摞一摞的。” ——王晓[1] 2006年左右,移动互联网还没有普及,新媒体都没有苗头,第一代传统媒体人的跳槽就已经悄悄开始。彼时网页游戏和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类客户端游戏(MMO RPG)开始冒头,以个人电脑为媒介的网络世界遍地黄金。一些来自王牌纸媒的插画师,成为第一代游戏美术的领军人物。他们拥有多年美术教育和美术实践经历,有扎实的绘画功底,在绘制场景和人物原画上游刃有余。 嗅觉灵敏的游戏业,便是受滋养于纸媒鲸落的第一批生命。2011 —2017年中国传媒产业市场结构变化[2] 近十年的辛苦挣扎,“纸媒之死”的报章标题从惊叹号变成疑问号,再从疑问句变成陈述句,每隔几个月便要拿出来写文章晒一晒。如此九蒸九晒后,纸媒广告收入暴跌,调查记者人数减半[3]。他们都还好吗?去哪里了呢? 纸媒不再,但内容不死。有人要看,就有人要去写。 谁在担纲新媒体?是传说中网感极佳的职场新人吗?早十年或许如此,但新媒体稍微有那么一点吸金能力后,就吸引了如上受过全套传统媒体训练的职业媒体人,他们带来了丰富的人脉资源和文字写作经验,为这个新行业注入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南方周末》原记者陈菊红,担任腾讯副总裁、腾讯网络媒体总编辑。 《外滩画报》原总编辑徐沪生,创立了新媒体品牌“一条”。 《人物》杂志原主编张寒,担任今日头条深度运营总监。 《GQ》杂志原副主编张伟,创立了新媒体品牌“新世相”。 《南方周末》经济部原主任、《21世纪经济报道》创始人刘洲伟,担任前海传媒CEO。 《中国周刊》原副主编徐一龙,担任今日头条副总编辑。 《人物》原副主编吴达,担任今日头条高级运营总监。 《经济观察报》原深度调查记者王克勤,发起“大爱清尘”公益基金。 此外,曾任央视《新闻调查》栏目记者的王志安,担任《新京报》人物专访栏目《局面》的视频主持人。虽然工作岗位看上去差不多,但《局面》的主要发布平台是网络,而非电视台。王志安已完成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转型。纸媒转型并非中国独有的现象。美国《西雅图邮报》和《独立报》分别在2009年和2016年停止纸质版印刷,以报社整体为单位,完成了新媒体的转型。 除了这些备受瞩目的行业翘楚,还有千千万万转岗的普通人,从纸媒大军中走出来,流入微信公众号写作、新媒体运营、动漫脚本、游戏文案、广告策划等新行业。 如鲸落般滋养着新兴生态系统的,不仅仅是人才,更是技术。直到今日,最经典的商业广告文案教材还是得看30年前美国人写的书,那是纸媒最鼎盛时期的精华。今日最高效的内容生产流程(而非内容复制粘贴流程),还是纸媒的模式。 正如最优美的绝句绕不过唐诗,或许后世不再流行写五......

  1. 封面
  2. 书名页
  3. 内容简介
  4. 前言
  5. 目录
  6. 第1章 向死而生——行业的消亡与崛起
  7. 第2章 时间的竞争——心甘情愿被榨干每一秒
  8. 第3章 速度的竞争——信息即权力,真相即现场
  9. 第4章 效率的竞争——快消一切,快消全世界
  10. 第5章 跨界意识形态——八竿子打着异界对手
  11. 第6章 最后的边界——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