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价值投资(修订版)_李驰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李驰
内容节选
3.1 金融业“弯道超车” 投资不是模仿秀,但既然中国人也可以喜欢《阿凡达》,证明美的东西迟早总会被人认识到并喜欢上。 第二章曾提及美国有愈来愈多的投资者,包括巴菲特、索罗斯和保尔森,都开始青睐花旗集团、青睐金融股,所以我搞不明白为什么明显便宜的中国金融股竟然没有人青睐。难道中国股市在短期内真的无法走出独立行情吗? 金融是万业之母,这句话什么时候都成立。因为金融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银行贷款占国内非金融机构融资总额的80.5%。 换言之,各行各业无一不依靠银行融资的哺育而茁壮成长(这也是为什么世界上的大公司许多都是金融股的原因),所以银行最能分享未来宏观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对中国经济有十足的信心,因此也对万业之母抱有信心。如果不是基于这样的预测和判断,我就不应该再持有任何一类股票了。 2008年金融海啸以后,许多人都为银行忧虑,说第二年中国银行业的业绩倒退已是板上钉钉。不过,中国政府一再强调其金融体系是稳健的,很肯定地说了一句话:“我们不能幸免于难,但我们可以一枝独秀。”我觉得,这句话准确反映了我国银行和保险等金融类公司的现状。 在政府的4万亿元刺激经济方案及高度监管下,中国的金融业实际上是这次危机中的间接受益者,是真正的“弯道超车”。 表现优于预期 虽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高杠杆业务让欧美银行受到致命打击,但中国的银行业一直以低杠杆运作;相对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受到金融海啸的影响较小。 要说影响,其实是心理影响居多,再投射到股票市场上。当时许多投资者都被欧美金融股大跌90%以上的惨象吓呆了,连带国内的银行股也被拖累下行。于是,大众的恐惧就成了我的机会,是我在2008年收到的“圣诞大礼”。 2008年下半年,我国银行股的价值明显被低估,但我相信市场是精密的中长期称重器,低估总有尽时,迟早会迎来其应有的股价。这样的情形就如同当年全球科技股股灾后,带有“网络”、“科技”字眼的优质科技股股价接连受累。中国金融股也一定像那些优质科技股一样,迟早会脱离被误杀误判的苦海。 当时我做出的最悲观的预测是,中国的银行2009年业绩普遍倒退40%。不过,即使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国的银行股也值得买进并持有。之后随着经济复苏,其营运收入将有所改善。事实上,根据我跟踪的微观银行数据,大多数银行2009年发布的季报、半年报,均好于我的预期,有的甚至在逆境当中仍取得了小幅的利润增长。 况且,正如前面章节所说,评估金融资产的重要指标,不是简单地看短期市盈率,还要看市净率。自从2005年6月交通银行在香港上市以后,国内其他银行亦陆续在A股或境外上市筹资,大大地增加了其资产净值,让原来高高在上的银行股市净率充分降低,也增强了抗风险能力。 我国银行2009年业绩见表3.1。2009年3月前后,在A股上市的银行市净率平均仅为1.51倍,显示出投资价值。只要其业绩不至于亏损,其市净率便还在下跌通道;如果2010年经济好转,则市净率的下降速度更快。只要2009年不亏损,就是我国银行业最大的胜利。 就在这样的前提下,我认为中国的银行股值得买进并持有。 表3.1 我国银行2009年业绩 信我政府 我刚开始买入兴业银行(601166.SH)和交通银行(601328.SH)的时候,上证指数在2500点左右。如此的估值,其实已经十分便宜,但后来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中国的股市也反应过度,上证指数在2008年11月竟跌至1664点。 当时,连傻子都知道我买入的银行股也被深套了,与其他大跌的股票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但我从不奢望能迅速赚大钱,只希望能抱着金融股睡觉,度过那个全球金融市场最寒冷的冬天。其他板块的涨涨跌跌,跟我没有任何关系。 再者,我说银行股便宜的意思,不是说一买就能马上涨,而是往下掉的概率小而往上升的概率大。没想到结果再一次证明,保守的投资思路既不影响睡眠质量,赚钱也一点不少不慢。一年后,我的投资组合已完全进入新一轮的盈利周期。慢即快,少即多。 自信是成功投资的重要特质。一买即套甚至被深套,可能完全不是投资者买错了股票或错选了时机。有时候可能是市场犯了错,但大多数人都以为错在自己,因而做出错误的买卖决定。而我坚信恐惧过后,经理性分析后所买的便宜股票迟早要涨,所以敢于愈跌愈买。 这既是坚持自己一贯的原则,另一方面,也源于政府对中国银行股的保底承诺。 2008年9月19日起,中投公司旗下的中央汇金公司已在二级市场主动购入工商银行(601398.SH)、中国银行(601988.SH)、建设银行(601939.SH)三大国有行股票,目的是稳定国内的资本市场。到了2009年3月,中投公司更公开表示,会在适当时候买入三大银行的H股。什么是适当时候?就是它们股价再往下行的时候。 以我的理解,政府这样做......
- 信息
- 目录
- 推荐序 投资里的辩证法
- 序言 特“李”独行
- 自序 “Yes”里的禅机
- 前言 投资,千万次的问
- 第一章 价值投资中国版
- 1.1 A股市场自娱自乐
- 1.2 学习巴菲特的灵魂
- 1.3 求教于索罗斯
- 1.4 领悟价值投机
- 第二章 寻找更安全的股票
- 2.1 与优秀公司为伍
- 2.2 估值是决定因素
- 2.3 集中投资下重注
- 2.4 不熟不了解不投资
- 2.5 小道内幕不值一听
- 第三章 “股市不死鸟”的最爱
- 3.1 金融业“弯道超车”
- 3.2 偏好中小型公司
- 3.3 利空出尽是良机
- 3.4 成长价值两相宜
- 第四章 动静间捕捉时机
- 4.1 测不准并非不可测
- 4.2 敢当逆向投资者
- 4.3 测得准未必赚得到
- 4.4 定时醒来卖股票
- 第五章 追随“中国行情”
- 5.1 35年一遇的机会
- 5.2 今非昔比,接轨世界
- 5.3 资本流动的主旋律
- 5.4 实践“低买高卖”
- 第六章 投资之道与术
- 6.1 别太想着赚快钱
- 6.2 市场走势如大象狂奔
- 6.3 投资如白开水
- 6.4 接近心灵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