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技术_【日】冈本纯子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日】冈本纯子

内容节选

后记让人生大变样的魔法技巧 我想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人际关系方面的烦恼。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人类原始的生存需求驱动人们去寻求温暖,构筑并维系人际关系。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埋藏着交流需求,如果一味压制,幸福感就会降低,导致精神焦虑等问题。另一方面,也不能强求与他人的共同语言,那会形成过度约束的人际关系,同样让人透不过气。只有站在二者中间,寻求一种宽松的纽带关系,才能让人实现自立,获得真正的自由。 “一个人也没什么不好。”“你已经是成年人了,要学会独自承受。”现代社会似乎特别推崇对孤独的耐受力。然而,人的生活不应该是单打独斗,而应该是相互扶持。就算因此而与他人爆发摩擦也没关系。摩擦确实可怕,但它也是一种极富创造性的能量。 我坚信,不论何时何地,沟通交流能力都是让每个人在当下新时代游刃有余的关键。本书的终极目标,就是帮你提升这种沟通交流能力。改变说话方式,就可以改变人生。不论你现在是什么年纪、什么状态,改变说话方式都能让你整个人发生巨变。 *** 我是一名沟通术教练,至今已经指导过一千多位社长和企业管理者,帮助他们改变说话方式。 这些人中,有日本首屈一指的汽车巨头企业的总裁和董事、大型电机制造商的管理团队、大型通信公司的总裁、大型银行的董事、跨国制药企业和IT企业的外方总裁等,他们的公司在日本家喻户晓。甚至连各地方的行政首长、内阁大臣等政治家,还有医院、大学的董事长也向我学习过说话技巧。 在成为沟通术教练之前我是一名记者,采访过软银集团创始人孙正义、日本电产公司创始人永守重信等顶尖领导者,近距离观察、研究过他们的说话艺术和表达方式。我还曾留学英国,在剑桥大学学习国际关系学,有幸聆听各国专家学者的教诲,接受说话技巧的训练。 此后,我因家庭原因从报社辞职并前往美国,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互联网对媒体和社交带来的改变。同时,我还在哈佛大学法学院修习沟通技巧课程,接受美国一流经济专家、政治家等知识巨人的教导。三年半后我回到日本,开始从事公关顾问的工作,内容是培训企业高管,提高他们应对媒体采访的能力。 可是,尽管我留洋学习的就是沟通交流方面的知识,实际上我本人是一个十足的胆小鬼,很害怕站在人前讲话。 “我要在人前大大方方地讲话。我要克服自卑。”我下定决心,再次赴美,专门学习沟通技术。 在纽约,专门讲授沟通术的机构多到令我叹为观止。城市里遍布着不计其数的培训学校,任何人下班后都能像去健身房一样,轻而易举找到一个地方,挥汗如雨地锻炼说话技巧。我挑选了一个机构,拜沟通交流技巧方面的教员、专家为师,将世界水平的说话技巧一网打尽。 就这样,经过“汗流浃背”(冷汗)的努力,在不知不觉间,我发现沟通交流变得像呼吸一样自如。 记者和公关顾问的实践经验,全球领导者的说话艺术,脑科学、心理学、戏剧学、人类学等学术研究所证实的世界水平的沟通技巧——我将这三种知识融会贯通,创造了独特的说话技巧提高术。 从成为一名沟通术的私人教练至今已满十年。十年间,我帮助了超过一千位企业管理者,还有无数的普通职场人。 这本书可以说是我的独家秘方,我把曾经向世界超级精英讨教而来并传授给顶尖领导者的“斩获他人共鸣和信任的说话术公式”在书中倾囊相授。 *** 其实,即便在已经攀上大企业顶峰的精英人群当中,不善表达、渴望学习说话技巧的人也不在少数。 学校教育虽然传授阅读和写作技巧,但没有关于如何表达、如何倾听的系统化课程。既没有公式,也没有教科书,更缺少专业老师。 很多人认为表达能力的学习是一个不言自明、点到为止的过程。即便是在这一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人,也都是自成一派,没有任何系统性方法可言。这就导致了诸多问题:灵光一现但说不出口,不善于与他人寒暄聊天,在人前羞于启齿…… 其实,说话技巧绝不是什么与生俱来的天赋,而是一种可以随时随地开始学习,而且轻而易举就能掌握的技巧,需要的只是少许指点、可供练习的环境和愿意提供支持的“后盾”。只要多几分对说话的关注,便能够改变观念,重塑自己的沟通能力。 本书按照应用场景分门别类归纳了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会并使用的50个简单法则,可以自己练习,也可以直接用于日常交流。相信只要在每一次对话中逐一尝试这些法则,你的说话方式必定会有显著改变,沟通交流能力也会取得一日千里的进步。 *** 当前,线上办公替代线下办公、视频会议替代传统会议的趋势愈发明显,而且短期内不会发生变化。我在书中也介绍了大量有益于这种线上交流的、立竿见影的技巧。 我认为,正因为当今时代人与人的空间距离变得更远,拉近人与人心的距离、构建人与人联系的沟通交流才显得愈发重要。 无论是谁,只要有需要,或者仅仅是兴之所至,都可以与人轻松交流、结交伙伴、建立互帮互助的关系,进而能够步履稳健地迈向未来。这就是我写作本书的目的所在。 根据哈佛大学多年学术研究,幸福感的决定性因素不是赚得......

  1. 信息
  2. 技术1 说什么不重要 让对方记住 谈话时的心情才重要
  3. 技术2 说话是离开自我视角 投一个 对方能接住的球
  4. 技术3 要用 两倍于表达的时间 来倾听对方
  5. 技术4 多提开放式问题 给人自由表达的机会
  6. 技术5 不断变换提问形式 不让对话因一边倒 而冷场
  7. 技术6 人只会将 半径十米范围内的事 当作自己的事
  8. 技术7 别总想讲自己的成功 其实人们想听的 反而是失败经历
  9. 技术8 不要说“我真不错” 要说“你真不错”
  10. 技术9 用 “认可、共鸣、赞赏、感谢” 打组合拳 能让交谈氛围更愉快
  11. 技术10 夸人要讲“基本法”: 即时、具体、真诚
  12. 技术11 心理学验证: 夸奖六次、批评一次 是黄金比例
  13. 技术12 引导对方 发现问题和解决方法 才是有效的批评
  14. 技术13 优秀的说明 能让人“看到”信息 而不是“读取”信息
  15. 技术14 以“大词”为核心 组成的句子 最为简洁有力
  16. 技术15 说明一件事情时 你就是把听众 引向终点的领航员
  17. 技术16 提出观点或要求时 马上说明原因和理由 就一定能成功
  18. 技术17 解释一件事情时 无论内容多复杂 都只能归纳为三条
  19. 技术18 一段优秀的陈述 必须能给对方获得感
  20. 技术19 只会忠实地阐述事实 就不可能有 好的表达效果
  21. 技术20 不仅要做好人、能人 更要做令人愉悦的人
  22. 技术21 表达同理心的 三个魔法词: 没错、放心、我理解
  23. 技术22 人每天决策3.5万次 绝大多数都源于直觉 而非逻辑和事理
  24. 技术23 逻辑能影响行为 是因为首先唤起了 人们的某种情感
  25. 技术24 讲故事是引发共鸣的 最有效方式
  26. 技术25 用 最初—最终—启示 讲一个“三十秒故事”
  27. 技术26 想要打动对方 就尽量选用在感官上 让人产生联想的语言
  28. 技术27 用数字表现出的 巨大变化和超常规模 来调动对方的情感
  29. 技术28 越具体越有画面感 也就更容易说服对方
  30. 技术29 “钢铁意志”太俗套 “宛如新干线的冰激凌般坚硬的意志” 效果更好
  31. 技术30 制造限定感 让人觉得“非听不可”
  32. 技术31 放下自我 扮演献丑的“笨蛋”
  33. 技术32 用“哟嚯法则” 打破禁锢自己的外壳
  34. 技术33 演讲是 与会场里每个人交谈
  35. 技术34 少用句号,多用问号 能让演讲更有亲和力
  36. 技术35 演讲开场时间宝贵 别浪费在自我介绍上 要用于制造冲击力
  37. 技术36 演讲的 五种黄金开场
  38. 技术37 另外五种好开场
  39. 技术38 你给人的印象 38%由声音决定
  40. 技术39 “好声音”的秘诀是 厚度和个性
  41. 技术40 视频会议 也是一种演讲
  42. 技术41 演讲要用视觉和听觉 刺激对方的情感
  43. 技术42 演讲时 眼睛应该看谁
  44. 技术43 演讲中70%的时间 都要目视观众
  45. 技术44 自信是通过 “装作有自信” 培养出来的
  46. 技术45 抬头挺胸是 最重要的肢体语言
  47. 技术46 扔掉套话 像领导者一样 永远斩钉截铁
  48. 技术47 像神级领导者一样 学会片刻沉默
  49. 技术48 在催人泪下前 你自己要热泪盈眶 在以理服人前 你自己要坚信不疑
  50. 技术49 五种方法 让你的当众陈述 言简意赅
  51. 技术50 建立信任,只要五步: 寒暄、赞赏、倾听、共情、感谢
  52. 后记 让人生大变样的魔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