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漂亮:如何说,别人才会听_万万姐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万万姐
内容节选
场景1 熟悉的陌生人 午饭的时候,新同事已经端着餐盘坐到了对面,可你不知道该说什么,感觉特别尴尬,气氛冷得让人哆嗦;你被安排和不熟悉的同事一起出差,因为之前没有太多的交集,面对面坐在一起的时候不知道能聊什么;大家一起做项目,团队里有一个年龄比较大的同事,你感觉和他没有什么共同话题,自己喝奶茶,人家喝绿茶,自己打“王者荣耀”,人家打纸牌,差别如此之大,该如何“破冰”呢? 你认识他,而你们又不熟,但是你又必须和他熟悉起来,如何和这样的同事打交道是年轻朋友经常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无论是你刚到一个新单位,还是自己的单位里来了一位新同事,这样的情况都会出现。为了帮助大家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我总结了四个关键词,保证让你和职场中的陌生人尽快熟络起来。 第一个关键词是大方友善,第二个关键词是保持同频,第三个关键词是适度热情,第四个关键词是宽而不深。 所谓大方友善,就是不排斥别人,展现出一种愿意和别人积极沟通、真诚交流的态度。待人的态度不仅体现在语言中,还体现在表情和肢体语言上。如果你给人的感觉是“我不想和你多说”,那双方很难展开沟通,也很难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所以,要想和别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你首先要表现出大方友善的态度,而且这并不困难。 第一,一定要学会主动打招呼。很多时候你见到陌生人或不太熟悉的人会觉得尴尬,总想躲一下,其实这样不好。换位思考一下,如果看到对方出现躲闪、回避的动作,你的心理感受是什么?“他似乎不想和我交流,不想认识我”“这个人好像不善沟通,社交能力比较弱”等都不是好印象。所以,你一定要大大方方地主动打招呼:“您好,又见面了!”“嗨,这两天过得怎么样?”这并不困难,怎么打招呼都可以,只要你主动开口了就行。 第二,一定要和对方有眼神的接触。这件事特别重要。我刚才提到的躲闪,既包括肢体动作的躲闪,也包括眼神的躲闪,而保持眼神的接触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 很多朋友可能会说:“我能理解你说的道理,但我真的不敢看对方的眼神。”如果你真的不敢直视别人的眼睛,就看三角区,也就是由两只眼睛和眉心构成的三角区。盯着对方的三角区,你不会有和人对视的感觉,但对方会感觉你在看着他的眼睛。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用自己的视线去找对方的睫毛:“咦,这根睫毛在这儿,那根睫毛在那儿。”当你脑子里想着这些细节,就不会陷入和对方眼神接触的紧张中,但在对方看来,这却可以有和眼神接触一样的效果。如果你刚开始觉得不容易把握,可以和朋友一起练一练,看看能不能有“眼神接触”的效果。 第三,保持微笑。我在前面提过,微笑会让声音更好听,而微笑在视觉上给人的感觉也是友善的。同时,微笑能体现出一个人的自信,还可以让你的心情变得更好。因为人的表情和大脑是有关联的。表情积极时,大脑接收到的信号就是积极的,你带给其他人的整体感觉也是积极的。所以,微笑这件事也很重要。 上面三点都不难,只要你做到了,给别人的感觉基本上就是大方友善,而不是那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和小气。 第二个关键词是保持同频。也就是说,你要找到和对方谈得来的话题,从共同话题开始聊。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我和眼前这个人的差别实在太大,真的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聊。我接下来就把这件事讲透,让大家知道如何和不熟悉的人保持同频。 首先是找开场话题。例如,你正吃着午饭,对方端着盘子过来了,你就先跟他打个招呼,然后交流一下眼神。等对方在对面坐好,你就要准备好开场话题了。 第一类话题可以从他的状态展开。我教大家几个非常简单的万能话术。第一个是“看您最近挺忙的”。不管他忙还是不忙,这都可以打开话匣子。他要么说“还行还行,你怎么样”,要么说“忙死了,这件事……”。无论如何,你都可以打开话题。你也可以说“看您这两天气色挺不错的”,这也是很安全的开场话题。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的状态特别不好,他也不会主动坐到你旁边聊天。就算他否定了你的判断,你也可以打开话题。 第二类话题可以从天气展开。既然有“寒暄”这样的词从古代传下来,就说明从古至今,大家都是从问天气冷暖开始应酬的。而如今所谓的“聊天”,也可以被理解为谈天说地。对于刚刚建立关系的双方来说,天气是一个万无一失的话题,谁都可以接下去。 第三类话题可以根据环境和物品展开。吃饭的时候,桌上的食物、对方今天穿的衣服、他随手拿的工具或身上的饰品都可以成为话题。你们共同所处的环境怎么样也是一个话题。例如,你可以说“您这条项链挺好看的”,这就是一个不错的开场话题。但只是导入话题还不够,因为对方可能会因为只有一句夸赞而感到尴尬,不知道怎么接话。如果你在后面补上“我一直想买一条,但不知道怎么选”,对方就很容易接下去了。或者你可以说:“我看您挺喜欢吃辣的。我知道有家川菜馆叫……您吃过吗?那里的麻婆豆腐做得特别地道,要不我把这个店推荐给您?” 有了开场话题,如何通过聊天与对方保持同频呢?你仍然需要找到一个可以多聊一会的共同话题,这......
- 信息
- 内容提要
- 前言
- 核心认知篇
- 第一部分 读懂同级
- 第二节 认清四类沟通对象
- 第三节 破除三个负面心态:和谁都要聊得来
- 第四节 杜绝五种沟通减分:败人缘“高手”
- 第五节 学会准确高效表达:如何说,别人才会听
- 第六节 应对沟通表达紧张:不可避免、不难控制
- 第二部分 借力上级
- 第二节 顾全领导尊严:四项注意与五大忌语
- 第三节 避免领导误会:三个忌讳、三种标准、三点建议
- 第四节 接纳领导批评:收起玻璃心
- 第五节 应对领导异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 第三部分 兼容下级
- 第二节 充分了解下属:向下沟通的三个关键
- 第三节 灵活应对“刺儿头”:三个沟通原则
- 场景实践篇
- 场景1 熟悉的陌生人
- 场景2 你这是要套我话吗
- 场景3 求助也是技术活
- 场景4 这人好像不喜欢我
- 场景5 对面这人也太强势了吧
- 场景6 朋友,你误会了
- 场景7 对不起,我可以提点意见吗
- 场景8 你有唇枪,我有舌剑
- 场景9 我有一个不同的看法
- 场景10 对不起,这事我干不了
- 场景11 领导,请指示
- 场景12 报告领导
- 场景13 我有一个工作交给你
- 场景14 你这事做得真不错
- 场景15 是批评,而不是发泄
-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