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希曼在耶路撒冷_【美】汉娜·阿伦特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美】汉娜·阿伦特

内容节选

我这份关于艾希曼良知的报告,目前为止使用的都是被他本人遗忘的材料。按照他自己对此事的陈述,转折点不是发生在四个星期,而是四个月之后。那是1942年1月召开的一次秘密会议,纳粹惯于称之为副部长级会议,也就是如今众所周知的万湖会议,因为海德里希邀请与会者到柏林这块郊区的一座别墅里。会议的官方名称就已显示出其重大性。因为假如将最终解决的范围推广到全欧洲,那么光有国家机关的默许显然不够,还需要所有部长以及全体行政部门的通力合作。希特勒上台九年后,德意志帝国所有部长都已经是资深纳粹党员;政权初期只是“配合”的人,已经被纳粹轻松取代。然而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不是百分之百可靠,因为很少有人像海德里希或希姆莱那样完全依赖纳粹党才平步青云。还有一些人不全靠纳粹党发迹,像外交部长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从前是香槟酒商,现在却也没什么影响力。然而,涉及国家行政机关里部长直属的高层官员,问题就棘手得多了,因为这些人是每个政府部门的骨干,不容轻易替换;希特勒像后来的阿登纳一样,只要这些高层还没有彻底失去底线,就容忍他们的存在。所以,各个副部长和法律以及其他领域专家往往甚至连纳粹党员都不是,因此也就不难理解海德里希的顾虑,他担心能否让这些人积极参与到集体屠杀中来。艾希曼说,海德里希“准备好迎接万难之难”。然而,他却大错特错了。 这次会议的目的是协调各方力量执行最终解决方案。讨论首先集中在“复杂的法律问题”上。比如,对于拥有一半或四分之一犹太血统者,应该杀死还是绝育?随后所有到会者就“解决这个问题的各种可能性”,也就是各种杀人方式,展开了开诚布公的讨论,并非常“愉快地取得了一致意见”。所有人都对最终解决方案“兴奋异常”。这里面尤其要提到内政部副部长威廉·施图卡特博士。他向来以对“极端的”党政措施持沉默和保守态度而闻名;按汉斯·格洛布克博士在纽伦堡的证词,施图卡特还是一位忠实的法律捍卫者。不管怎样,困难当然是有的。波兰总督府的二号人物约瑟夫·比勒,对于将犹太人从西部撤离到东部的前景感到惴惴不安,因为这意味着波兰要有更多的犹太人;他提议推迟撤离行动,并“在总督府执行最终解决,省去转移的问题”。来自外交部的官员带着精心准备的备忘录现身,表达“外交部对全面解决欧洲犹太人问题的迫切愿望以及思考方案”,可是没人对此感兴趣。正如艾希曼正确指出的,关键在于来自不同行政部门的成员不仅仅表达意见观点,还给出了具体的提案。会议持续一个多小时,不到一个半小时,然后上了饮料,人们共进午餐。这一“舒适的小型社交聚会”,旨在增进与会者彼此间必要的私人交往。这对艾希曼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机会,他此前还从来没有参加过有这么多“高层人物”出席的社交活动。无论从官职还是社会地位上讲,他都是与会者中最低的一个。是他发的邀请函,并且为海德里希的开场演说准备了数据材料(满篇错误,不可思议)——毕竟,要杀死一千一百万犹太人是一项声势浩大的工程;之后,他还准备了会议记录。简单说,他相当于会议秘书。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在那些国家政要离开后,他才被准许跟他的上司米勒和海德里希围坐在壁炉旁,“那是我第一次看见海德里希抽烟喝酒”,他们并没有“聊工作,而是享受连续工作几小时后的休息时间”。两个人都心满意足,尤其是海德里希,兴致特别高。 那个会议日之所以让艾希曼难忘,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尽管他一直在尽力协助“最终解决”,但总是对“这样一种暴力解决方案”心存疑虑;而今,这些疑虑终于烟消云散。“在万湖会议上,连最重要的人士,第三帝国的教皇们都发言了。”现在,他可以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不单是希特勒,不仅是海德里希和“神秘的”米勒,也不只是党卫军和纳粹党,就连具有优秀传统的官场精英也竞相争夺指挥这场“血腥”任务的殊荣。“那一刻我有了一丝彼拉多的感觉,因为我不再觉得自己有罪了。”他是谁,胆敢作出审判?他是谁,“对这件事能有自己的想法”?这下好了。他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由于谦逊而被毁的人。 根据艾希曼的回忆,接下来的事进行得比较平顺,按部就班。当年的“强制移民”专家很快成了一个“强制撤离”专家: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登记犹太人口,强制他们佩戴黄星以便于辨认,按照当时东部地区各个灭绝中心的相对容量集中调遣车辆。当满载犹太人的列车抵达一个中心,首先要把他们当中身强力壮的挑选出来干活,通常是去操作各种灭绝设备,剩下的人则立即被处决。偶尔会有不顺,但都是小状况。外交部同纳粹占领国或协作政府的高官接触,在遣送当地犹太人的问题上向他们施压,或者防止他们打乱既定顺序——在尚未对死亡中心的吸纳能力进行恰当评估的情况下,就一时冲动地把犹太人撤到东部添乱。(艾希曼记得是这样的,可事实远没有这么简单。)法律专家拟定了剥夺受害人国籍的必要条款,这样做是出于两点考虑:如此一来,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再去追查他们的下落;与此同时,受害人原先的所在国就可以侵占他......

  1. 信息
  2. 导言:对汉娜·阿伦特的绝罚
  3. 致读者
  4. 德文版前言
  5. 一 正义之殿
  6. 二 被告
  7. 三 一位犹太问题专家
  8. 四 犹太问题解决方案第一阶段:驱逐
  9. 五 犹太问题解决方案第二阶段:集中营
  10. 六 犹太问题的最终解决:屠杀
  11. 七 万湖会议或彼拉多
  12. 八 守法公民的责任
  13. 九 第三帝国的遣送:德国、奥地利以及保护国
  14. 十 西欧国家的遣送:法国、比利时、荷兰、丹麦、意大利
  15. 十一 巴尔干地区的遣送:南斯拉夫、保加利亚、希腊、罗马尼亚
  16. 十二 中欧国家的遣送:匈牙利、斯洛伐克
  17. 十三 东部屠杀中心
  18. 十四 证据与证人
  19. 十五 判决、上诉、执行
  20. 结 语
  21. 附 言
  22. 参考文献
  23. 附录:汉娜·阿伦特与艾希曼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