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怒的男孩:刻意练习带孩子走出情绪困境_【美】大卫·托马斯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美】大卫·托马斯

内容节选

第四章帮男孩走出情绪困境 生而为人,注定要经历痛苦。但同时,希望如不灭的火炬照亮黑暗。我们无法选择或舍弃其一,只因磨难与希望共存。 在与一个新家庭第一次会面时,我会带孩子们参观我们的“明日之星”办公室,享用一些零食或饮料,和几只治疗犬玩一会儿,最后在某一间办公室里不经意地提起他们为什么会来到这里。我想先通过学生一样的视角,听听孩子的看法,为什么家人会给他安排心理咨询。事实表明,听到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口齿清晰地表达各自的原因和咨询需求还是非常有趣的。其中有的男孩说“我不知道”或者“这其实是我父母的主意”,也是非常常见的情况。 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会接着追问:“那依你来看,你觉得父母为什么要安排这次会面?”最近我就遇到了一个这样的孩子。一个患有严重焦虑症的男孩(由于一直否认此事实,病症已隐藏多年)在我问起来这里的原因时答道:“我不知道。”显然,他在跟我交流时闷闷不乐,而且对父母的预约感到气愤不已。 我从来不会让男孩用“我不知道”这个回答敷衍了事,因为这不仅是一种懒惰的情绪反应,也是情绪技能不发达的表现。 我会让他去做最合理的猜测,虽然他一再抵抗和拖延,但他似乎意识到我不会就此罢休。最后他坦白,那天早上他给父亲发了短信,问为什么要来做心理咨询,并想取消预约。我让他大声读出那段短信的内容,看看我们能不能一起想想办法。 “你为什么要让我去做心理咨询?”对于这个问题,他的父亲给出了六个明确的理由。首先,因为呼吸道和胃部的问题,男孩去看了好几次儿科医生。但是,经过医生多次检查和扫描,并从头到脚都进行了评估后,并没有发现任何身体问题。他父亲还说,男孩的女朋友经常给他发短信,说她担心男孩“恐慌发作和勃然大怒”。与此同时,他的老师和教练也表达了类似的担忧。当他读完了父亲列出的需要进行心理咨询的理由清单之后,我问他对父亲的话有什么感受。 他回答:“这些都不是真的。” 这就是男性口中典型的否认。尽管他的母亲、父亲、医生、老师、教练和女朋友都对他进行了全方位的观察和评价,但是他仍然不愿承认自己有问题。我发现他之前见过三名心理咨询师,每位预约一两次就再也不肯去了。 我向他的父母强烈建议,是时候停止让他自主选择是否需要帮助了,要尽快提供给他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东西。 父亲还列举了儿子在开车时用酒精进行自我麻痹的事例。我建议他们对儿子进行药物测试,如果发现他在持续用药,就拿走他的车钥匙。尽管来自四面八方的可靠消息已让父母提心吊胆,但他们还是让男孩继续开车和约会,为他支付汽油费、保险费和手机话费账单,还有每月的零花钱。虽然在物质上男孩得到了全力支持,干什么都能自己做主,然而,他还在痛苦挣扎,整个家庭也都因为他不愿意接受心理治疗的帮助而倍受煎熬。 在我和他父母见面的过程中(大约25分钟),男孩不停地给他父亲发短信,当父亲没有回复时,他连续打了五次电话。父亲拿出手机给我看他“连环call”的次数,说:“如果我们没有立即回复信息,他就会这样做。”焦虑的男孩往往情绪高度失调、不受控制,无法忍受等待带来的不适。他们总是没完没了地问问题,博取别人的关注,并在自己束手无策之时,把自己牢牢地锚定到某一个能成为他们救命稻草的人身上。 我提醒他的父母,在孩子毕业、搬离父母家、独立生活之前,留给他们的时间非常有限。时间不等人,要想让孩子具备应对这种妨碍性焦虑的能力并提供持续支持,就要赶快行动起来。不然很快这对父母就会失去对孩子成长的掌控权。这样的年轻人上了大学,会很容易地对某些事物上瘾。为了抑制焦虑或减轻抑郁,他需要越来越多的药物来麻痹自己的不适感。 这种无益的死循环会导致情感上的羞愧和滥用药物的后果,又会因为隐藏坏习惯和要用说谎来掩盖而滋生更多的羞耻感,进而滋生新的需求,恶习最终循环往复。 行为表象下的情绪 这个患有焦虑症的年轻人提醒我们,有时候,事物的表面现象有迷惑性。焦虑的男孩通常看起来很死板顽固、控制欲强、追求完美、易怒或暴躁。对于男孩来说,焦虑症当然可以表现为害怕和担心,不过大多数时候,它看起来是激动和暴躁的。 抑郁的男孩有时看起来悲痛欲绝和无精打采,但更多时候是易怒和反复无常的。曾经有一位母亲这样描述她抑郁的儿子:“长期情绪不好,每天早上醒来都表现出轻微的烦躁状态。”这个小男孩不是在床上哭,而是大声尖叫和反抗。 当我们去思考焦虑症和抑郁症男孩的行为特点时,我们常常会想到向内的。因忧虑而内向,或因悲伤而孤独。事实上,这样的男孩当然可以表现为内向,但很多时候,他们的情绪是向外爆发的。情绪如火山般喷发,大喊大叫、打人、扔东西、威胁别人。 我的咨询经验告诉我,作为抵抗焦虑的一种方式,有一部分男孩(通常是长子)会表现出典型的完美主义、控制欲和过度表现。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运动上,他们的抑郁更像是内心被深藏的愤怒驱使着,外在又极力去取悦他人和表现自己。无论这个小男孩的出生顺序是什么,这种行......

  1. 信息
  2. 推荐序
  3. 第一章 培养情感能力强大的男孩
  4. 第二章 锻炼男孩的“情绪肌肉”
  5. 第三章 别让男孩在责备他人和自我羞愧中摇摆
  6. 第四章 帮男孩走出情绪困境
  7. 第五章 母亲和父亲的使命
  8. 第六章 朋友的意义
  9. 第七章 男孩的情感榜样和导师
  10. 第八章 帮男孩向上和向外转移情绪
  11. 第九章 建立情绪表达的新习惯
  12. 结语 温柔而坚定地前行吧,男孩!
  13. 成为不易怒的男孩练习册
  14. 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