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阻碍了你的思考_肖祥银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肖祥银

内容节选

第三章画好你的“心灵地图” ——改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是指深植我们心中关于我们自己、别人、组织及周围世界每个层面的假设、形象和故事,被形象地比喻成“心灵地图”。心智模式深受习惯思维、定式思维、已有知识的局限。它通过我们关于世界的知识信念、动机目的和思维方式影响着我们的认知、决策和行为方式。 个人的心智模式在无形而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首先,心智模式通过我们的信念系统影响我们对事物的感知。信念系统包括我们日积月累的知识经验以及由此形成的假设和信念。某部队的一个尖刀班准备偷袭黑人团的一个高地,当尖刀班摸到前沿的时候,看见弹坑里、工事里横七竖八地散落着30多个睡袋,只露出个脑袋的敌人正在大睡。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班长一挥手,士兵们扑上去,可是,这些尖刀班的士兵都惊呆了:睡袋中露出的脑袋个个是黑乎乎的!尖刀班士兵没有见过黑人,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种颜色的人。“鬼!有鬼!”不知谁喊了一声。士兵们掉头往回跑。尖刀班的士兵之所以把黑人当成鬼,除了黑夜这个客观原因外,主观原因,一是因为这些士兵没见过黑人,也没有关于黑人的概念,二是因为这些士兵相信有鬼。前者是知识经验问题,后者是信念问题。 其次,心智模式通过我们的意愿系统影响我们对事物的注意和感知。意愿系统包括我们的动机和目的:动机是为实现一定的目的激励人们行动的内在原因,目的是我们期望达到的状态和结果。动机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动机和目的引导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我们关注的对象及相关信息上,同时忽视那些我们认为无关紧要的对象,从而对我们所接触的人和事物做出选择性的认知。某校方老师教初三数学,同时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这年夏初,复习进人白热化阶段,方老师每天早晨6点以前赶到学校,晚上10点以后才回家。上幼儿园的孩子每天早上先随妈妈到校,等妈妈安排好班级工作后,再由妈妈送到幼儿园。晚上7点钟,妈妈将孩子从幼儿园接回家,拔掉所有电器插头,再将玩具堆放在女儿面前,然后反锁上家门到学校去辅导同学们晚自习。有一天,方老师要进行模拟考试。一大早,她的女儿说自己“特别冷”,方老师摸摸她的额头,感觉有一点发烧,但她没有在意。晚上她把女儿接回家,女儿又说“特别困”,方老师便让女儿睡觉,自己匆匆赶到学校去上晚自习。第二天,孩子说“没力气起床”,要求不上幼儿园了,在家玩一天,方老师也就把她放在了家里。第三天,孩子说“眼睛看不见东西”,这时,妈妈的模拟考试也刚好结束了,便带孩子到医院去看病。结果,医生说,孩子因为高烧,角膜已经软化穿孔,彻底失明了……方老师正是因为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学校的工作上,才忽视了女儿身体的病情,从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我国传统文化经典四书之一《大学》在第八章释“正心修身”中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最后,心智模式通过我们的思维系统影响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和预判。所谓思维系统是在知识信念基础上对事物所做的判断、归因和推理。例如,对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不同的专家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有些学者认为危机主要是由于美国金融系统的监管不严造成的;有的学者认为是由于美国金融界人士的贪婪造成的;有的学者认为是全球经济失衡造成的;有的学者认为是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由于对金融危机的归因不同,因而不同的专家学者对金融危机的性质和发展趋势做出了不同的预测。 我们说人的心智模式深刻地影响着思考,那么,什么是思考呢?思考是有目的的心理活动,我们对这种心理活动实行一定的控制。如何控制心理活动是关键。就像只有手把方向盘控制汽车的行驶时,坐在汽车驾驶员座位上才是驾驶一样,只有在我们的控制下产生的心理活动才是思考。思考和旅行一样有很多不同的目的。我们可以出差,也可以驾车愉快地穿越乡间,但没有特定的目的地。同样地,我们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用不同的速度开车。我们可以在黑暗中或亮地里行进,可慢可快,正确或错误地转向,抵达预定的或意外的目的地,也可以彻底迷失在途中。但只要控制自己的头脑,我们就是在思考。这并不意味着思考必须总是有意识的。有许多例子证明了无意识心理可以参与有目的的心理活动。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当我们不再研究一个问题,而是从思考这个问题转向其他心理活动时,反而往往能够对这个问题有所洞见。正因为有了这些重要因素,我们就可以试着给出一个关于思考的更加正式的定义:思考是有助于阐述或解决问题、制定决策、满足或了解欲望的一切心理活动,是探求答案,获取意义。 思考过程包含很多心理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有仔细观察、记忆、怀疑、想象、探究、解释、评价和判断等。在解决问题或制定决策时,这些活动中的若干活动常常结合在一起发生作用。例如,我们可以指出一个观点或困境,然后通过质疑、解释和分析加以处理,最后得出结论或作出决定。 很多人尝试着解释思考的性质。最普遍......

  1. 信息
  2. 前言
  3. 第一部分 查找思维程序故障,弄懂思考受阻原因
  4. 第一章 看不清的真相
  5. 第二章 “聪明人”做的“傻事”
  6. 第三章 有多少个盲人,就摸出来多少个大象
  7. 第四章 刹不住的车闸一惯性思维
  8. 第五章 孩子气的执着
  9. 第六章 毛毛虫排长队
  10. 第七章 被驯化了的动物,只会按指令去做
  11. 第八章 “是谁动了我的奶酪?”
  12. 第九章 困在生活的“格子间”里
  13. 思维模式测试
  14. 第二部分 了解大脑,植入思维新程序
  15. 第一章 打开你的私人库房
  16. 第二章 双手较劲,比一只手更有力
  17. 第三章 画好你的“心灵地图”
  18. 第四章 落水后,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19. 第五章 “大块头”的大智慧
  20. 第六章 给思维染上“颜色”
  21. 第七章 让你的全身动起来
  22. 第八章 打破禁锢我们的“盒子”
  23. 第九章 “魔术方块”怎么玩
  24. 思维潜能测试
  25. 第三部分 解读思维策略,进行正确思考
  26. 第一章 “苹果落地”砸出的创新意念
  27. 第二章 “倒行逆施”的运动
  28. 第三章 我们的“视界”无限大
  29. 第四章 破解事物的“密码”
  30. 第五章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31. 第六章 “真的还是假的?
  32. 第七章 从四周向“轴心”靠拢
  33. 第八章 从“轴心”向四周发散
  34. 第九章 很多时候,体系比技术更为重要
  35. 第十章 山道弯弯,轻车熟路才好走
  36. 非常思维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