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墙透壁:剖视中国经典古建筑(增订版)_李乾朗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李乾朗

内容节选

皇家苑囿 43 紫禁城宁寿宫禊赏亭 将山林幽谷意境的兰亭雅集与修禊流觞集约为一座方亭,曲水转为篆文 地点:北京市东城区故宫内 在空间有限的乾隆花园中, 以浓缩咫尺山林技巧展现兰亭修禊意境, 亭、轩、渠与水源皆安排很紧凑。 下图将这些空间关系以局部掀开屋顶来说明。 紫禁城宁寿宫禊赏亭解构式鸟瞰剖视图 1 以水缸储水再注入流杯渠 2 流杯渠 3 方亭三面皆出抱厦,广纳三向之空间 年代:清乾隆三十七年至四十一年(1772-1776)建 方位:坐北朝南 紫禁城偏东的地区有一座宁寿宫,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乾隆三十七年至四十一年(1772-1776)将宁寿宫前殿建为皇极殿,作为在位六十年之后的太上皇宫殿,其后殿变为现在的宁寿宫。其地虽狭长,却巧妙地配置许多殿堂,并安排小巧紧凑的园林。宁寿宫花园从南至北分布衍祺门、禊赏亭、古华轩、遂初堂、三友轩、萃赏楼、符望阁及倦勤斋等建筑。在这些楼阁殿堂之间,穿插一些园林造景、假山与水池,景致变化多端,为紫禁城中的一颗明珠。 位于宁寿宫花园南端的禊赏亭,在有限的空地中,采用高耸秀丽的正方形攒尖顶,面宽三间,进深亦三间,三面凸出卷棚顶,并且将殿与亭的柱子合用,以减少两根柱子,达到空间流畅的效果。禊赏亭将广布于自然地形的流杯渠缩小,所谓咫尺山林纳于方亭之内。 ▲历代流杯渠造型示意图 从宋朝至明清时期几种有如篆书形式的流杯渠,清代似有复杂化现象 1 禊赏亭内的流杯渠,蜿蜒水渠可减缓酒杯的流速,延长在渠道内的时间,参加春褉流觞者之席位分列于四边 2 北京恭王府内的流杯渠 3 潭柘寺流杯渠图案较复杂,本图从南边视之有如龙,上有一对鹿形角 古老的春禊传统 中国的流杯渠可以追溯至很古老的历史典故,“禊”原是古时禳灾祈福的祭祀仪式,通常在春天举行,系以水洗净,象征去除不祥。春秋时代,贵族常在三月举行祓禊仪式,尔后逐渐转变为游乐性质。至魏晋南北朝,文人雅士常在三月三日举办春禊,聚集志同道合者修禊吟咏,以文会友,寄情于山水之间。最出名的春禊应属东晋永和九年(353),王羲之邀集友人在会稽兰亭举行文会,事见《兰亭集序》谓“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一面饮酒,一面吟诗文。 宋《营造法式》流杯石渠 后世兴筑园林常有模仿之作,在面积较小的园林里,以缩小尺度设计流杯渠。宋代《营造法式》石作制度谓“造流杯石渠之制,方一丈五尺,其石厚一尺二寸,剜凿渠道,广一尺,深九寸,其渠道盘屈,或作风字,或作国字”。比对宁寿宫禊赏亭,渠道有如篆文之曲折。古有“引水界气”之风水理论,流水如玉带,曲水能引入吉祥之气。祓禊习俗本有澄怀心境之寓意,以篆文形的蜿蜒渠道规范曲水,将流杯提升为仪式。不过禊赏亭的水源不足,因此在亭之南侧筑假山,假山上暗藏水缸,当有“曲水流觞”活动时,命人在水缸中充水,令其缓缓流入石渠中。 潭柘寺引自然山泉注入流杯渠,纳在四方亭内,布局较严肃方正 延伸实例 北京潭柘寺猗玕亭 北京园林中还有数处设有流杯渠,在西郊门头沟潭柘寺猗玕亭中也有一实例,始建年代不明。其水源充沛,泉水自山麓涌出,从一尊汉白玉雕的龙口倾注,流入石渠。石渠为正方形,上覆方亭,亭旁广植竹林,比附《兰亭集序》所写“茂林修竹”。渠道蜿蜒而行,民间传说渠道从南向北看如龙首,从北向南看犹如虎首。亭之边长只有约3.3米,而渠道长达13.3米,可使流杯驻留较久。 北京潭柘寺猗玕亭解构式掀顶剖视图 1 流杯渠从南向北看似龙首,从北向南看有如虎头,中央两圆孔为双目 2 山泉自散水螭首流出,经明沟导入流杯渠 3 种植修竹,以符合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描述 4 坐凳兼具栏杆作用 5 抹角梁为斜构件 6 老角梁为翼角主要承重构件 7 仔角梁可将翼角起翘垫高 8 金桁 9 雷公柱立在中心点,有如垂莲 10 由戗,为斜角梁 11 四角攒尖顶 12 宝顶 地点:北京市门头沟区 方位:坐北朝南 44 避暑山庄金山岛 清代规模最大的帝王行宫中,引河水而入塑造湖岛,苑囿取法江南名景意境,以水平殿宇、曲形廊与垂直楼阁共构而成胜景 地点: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 金山岛位于澄湖东南岸,山岭为人工堆筑,山顶耸立玉皇阁 避暑山庄金山岛实即模仿 江南镇江金山寺,它以码头为入口, 登岸后可自爬山廊道拾级而上,到达山顶的两座建筑: 其中呈水平开展的是“天宇咸畅”殿,供俯瞰全岛; 若更上一层楼,登上垂直拔地而起的“玉皇阁”, 则四面八方湖光山色尽入眼中。 避暑山庄金山岛全景鸟瞰透视图 1 码头 2 半月形爬山廊 3 主要殿堂面宽五间,额题“镜水云岑” 4 山顶主殿额题“天宇咸畅”,与山下主殿、苏州亭及爬山廊共同围绕山丘,形成虚实相生、高低错落的布局 5 玉皇阁立在山丘上,系模仿镇江金山寺宝塔而建。乾隆皇帝下江南,甚喜爱镇江金山寺景色,故题匾“金山” 6 苏州亭 年代:清康熙四十二年至乾隆五......

  1. 信息
  2. 名家推荐
  3. 新版序
  4. 导论
  5. 神灵的殿堂
  6. 佛寺
  7. 佛塔
  8. 石窟
  9. 喇嘛寺
  10. 道观
  11. 清真寺
  12. 帝王的国度
  13. 城郭
  14. 宫殿
  15. 亭台楼阁
  16. 皇家苑囿
  17. 礼制建筑
  18. 陵墓
  19. 众生的居所
  20. 城市
  21. 民居
  22. 书院
  23. 戏台
  24. 私家园林
  25. 桥梁
  26. 附录
  27. 中国建筑术语词解
  28. 古建筑索引
  29. 主图建筑分布区域索引
  30. 建筑手绘图列表
  31. 主要参考书目
  32. 新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