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胜之道:古代兵法中的经营管理智慧_欧阳叆灵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欧阳叆灵
内容节选
第一将和第一相的兵法 姜太公兵法,历代通称《六韬》。 “韬”就是箭囊,装箭的套子。箭囊背在后面,或是放在侧面,都可以一下拿出箭来开弓就射。锐利的箭藏在箭囊里,深藏不露;只要一露就能够射中目的、达到目标。所以,“六韬”的“韬”就有一点“锦囊妙计”的意思。 相传,《六韬》为姜太公所写,但也可能是他的徒弟、他的门生、他的后人帮他记录下来的。 姜太公就是《封神榜》里的姜子牙,名尚,又称吕尚。他最了不起的成就就是协助周文王、周武王把暴虐无道的商纣王灭掉了,从而建立了周王朝。其中与商纣王的牧野之战,就是太公兵法的最佳见证。该仗打得商纣王惨败,最后自杀身亡,商朝由此瓦解。 姜太公是最好的将,也是最好的相——从历史上看,没有人成就比他高,所以,称他为“第一将”和“第一相”不为过。他的兵法从周朝开始一直流传,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慢慢地不重视了,认为它是远古的老掉牙的东西了,不太适合当下。直到宋朝的时候,辽、金、夏犯边,宋廷屡屡告急,朝廷才又开始重视兵学。宋神宗为选拔优秀的人才,制订了 “武举试法”,其考试内容以三本书为主,《六韬》就是其中的一本。到元丰三年(1080),制订《武经七书》,《六韬》也是其中的一本。从这个时候开始,《六韬》便成了历代兵学的必修课程,影响非常深远,一直到现在。 太公兵法以问答为主 太公兵法(《六韬》)是以太公和周文王、周武王答问的形式成篇,文王和武王向太公提问,太公作答。这里,也建议当主管的人要鼓励部属多提出问题,这样,大家在问答的过程中,才能够把很多的疑惑解除掉,甚至还有互相发现、教学相长的效果。 太公与文王、武王之间的问答,虽然很多是关于打仗的事情,可是要打赢战争,除了战场上的真刀实枪之外,还需要背后的文治来配合。这就是所谓文治武功并重。文治武功是一体的两面,如果不懂得文,就只是一个莽撞的武夫而已。因此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比较尊敬有学问的儒将、轻视草包型的武夫。帝王将相的文治武功还要提升到谋略思想的高度,而不是只会动刀动枪而已,最好是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达到不只靠武器而能和平崛起的境界。 《六韬》分为六卷,包括《文韬》十二篇,《武韬》五篇,《龙韬》十三篇,《虎韬》十二篇,《豹韬》八篇,《犬韬》十篇。六卷里面《文韬》、《武韬》和《龙韬》对我们现在最有用,尤其是《文韬》最能应用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 过去,我们常常说“可以马上得天下,但不能马上治天下”,《文韬》主要就是谈怎样去取天下,以及取了天下之后怎样来治天下。而《武韬》的重点也是非军事的,以现在的讲法叫做“政治作战”,也可以说是一种企业策略的应用。用于现在的企业管理,万古常新,其深意对照当今之商场人物尤能发人深省。 用人之道 ——《文师第二》 君子乐得其志,小人乐得其事。 有一次周文王出宫散步,看到一个老人在河边钓鱼,可是他的钓钩并没有放到水里面去,钩子上也没有鱼饵,但老人长时间地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钓那么久一动也不动,那一定是喜欢钓鱼了。于是,文王上前问道:老先生你是不是喜欢钓鱼?这位老人就是姜太公,太公的回答就是:“君子乐得其志,小人乐得其事。”翻译成白话就是:小人喜欢的是钓鱼本身,但是君子钓鱼的时候会去思考钓鱼这件事的意义是什么?钓鱼跟我的事业有什么关系?因为君子最关心、最在意的就是他的志业、他未来的理想,也就是他一生追求的愿景目标。可是,钓鱼与姜太公的理想有什么关系呢?当时,太公就讲了:钓钩上没有香饵,鱼当然不会过来。要开创一个成功的企业,一定要吸引许多一流的人才来共襄盛举,但是企业如果没有好的报酬,人才会来吗?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企业要找到一流的人才,一定不要奢想“没有香饵能钓到鱼”,而是应该付出有吸引力的报酬才行。追求世界第一的日本大金空调进入中国短短十年,能在竞争激烈的商用空调市场中脱颖而出、名列前茅的秘诀,就是招募当地的一流人才,给予完全比照日籍员工的福利待遇,不像多数的外资企业到中国投资是冲着低廉的工资而来。除了一流的福利待遇之外,还给予完整的培训与充分的升迁发展空间,不到10年就已经人才涌现,大金有许多省市的销售总经理甚至都是不到40岁的青壮人才。追求世界第一就是“君子乐得其志”,只会贪小便宜、短视近利,就是“小人乐得其事”。 今臣言至情不讳,君其恶之乎? 文王日:惟仁人能受直谏,不恶至情。 太公对文王讲了很多用人的道理,而且也讲得非常直接。但姜太公也会思考,我讲了肺腑之言,文王是不是真能听得进去,会不会觉得我陈词滥调,觉得我讲这些道理很无聊?所以,姜太公就说:“今臣言至情不讳。”翻译成白话就是:我完全没有任何隐瞒地、真心真意地给你讲真话,完全不来虚情假意。“君其恶之乎?”——我跟你讲真话,老板你会不会不高兴呢? 这个时候文王怎么说?他说:“惟仁人能受至谏,不恶至情。”文王很自信地说:“只有有仁德的人、有修养的人、......
- 信息
- 自序
- 第一章 古代将帅的深度智慧
- 全世界最古老的兵书
- 第二章 第一将相的最高智慧
- 第一将和第一相的兵法
- 第三章 帝王之师的神奇智慧
- 用人秘诀一兵法奇葩
- 第四章 将相师尊的神秘智慧
- 传奇人物鬼谷子
- 第五章 力抗强敌的卓越智慧
- 好一个“借”字了得
- 第六章 扭转乾坤的成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