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力:笑声,激活孩子天性中的合作与勇气_【美】劳伦斯·科恩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美】劳伦斯·科恩
内容节选
第6章学会打闹 弟弟派克还是个婴儿,和他一起玩游戏时,保罗不得不表现出超常的耐性。……保罗先假装对派克吼叫,然后尖叫一声停下来,弯腰到和弟弟一样高。在和弟弟打闹玩耍的将近15分钟里,保罗随时控制着自己的身体动作,既足够有趣,又不会过头。 ——史多姆(Shirley Strum)《狒狒的游戏》 每当我谈到这个主题——打闹、对抗以及类似较为活跃、具有攻击性的游戏时,都会被立刻打断。父母们,特别是母亲,都坚持他们从没玩过,也不打算玩这类游戏。因此在本章的内容开始之前,我必须特别说明:如果你认为你根本不会玩打闹游戏,或者你认为你对此已经一清二楚,那么还是请你继续读下去。退一步说,即使你不玩这类游戏,我们提供的一些建议也或许会对你有用。 包括人类在内的许多动物都会打闹,但原因似乎各不相同。人类的孩子之所以对抗和打闹,有时是为了考验自己的体能,有时纯粹是为了寻开心,有时却是为了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好斗行为。 对于所有的孩子,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也不管是性格活泼的还是天性文静的,与成人玩这类经过设计的运动游戏,都会有所裨益。那些在校园里、操场上到处惹是生非的孩子,需要有人专门指导怎么玩打闹游戏,才能把他们的恐惧、犹豫、冲动、愤怒等情绪合理地释放出来。他们哭泣、放弃时,我们不会责骂他们,他们需要休息时,我们也会停下来。这是我们的工作。孩子的同龄伙伴们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他们的自我控制力有限,更不会鼓励别人表露情感。而那些不够活跃的孩子之所以需要和成人玩对抗游戏,是因为这样能锻炼身体,增强自信,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 我这里要做个区别,游戏力中所讨论的打闹游戏,和孩子之间的打架、攻击行为有着根本区别。在本章中,我们先从一些基本原则开始,之后会谈到各种各样的打闹游戏。当然,职业比赛不在我们的话题范畴。 科恩的打闹规则 还记得“爱之枪”的游戏吗?这个游戏成功地化解了攻击的冲动,重新建立了联结。摔跤之类的对抗游戏也可以把无力感转化为自信,把彼此隔绝的感觉转化为联结。大多数打闹对抗游戏的问题是:强者总是胜利,弱者总是放弃或者受伤。虽然有时孩子会自己想办法来避免这些问题,但还是常常需要大人的参与,才能确保游戏顺利进行。没关系,我会提供一些基本规则。 在《圣经》故事中,雅各(Jacob)和一个人摔跤,那人其实是天使。雅各虽然已经受伤了,但还是坚持着没有放弃,直到天使给他祝福。佛教中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当魔鬼出现在洞穴里时,密勒日巴尊者(Milarepa)并没有生气或害怕,只是给魔鬼喝茶直到他们消失。当孩子表现出他们野蛮而恐怖的那一面时,我们只需要像雅各那样坚持,像密勒日巴那样冷静。如果我们在身体上和情感上都跟孩子站在了一起,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在愤怒、恐惧、沮丧或寂寞压抑之下的,是一个乐于合作、充满爱和喜悦的人。和孩子对抗打闹,可以帮助他们找回真正的自我。 打闹游戏的花样数不胜数。你试图把他们压倒在地,或者他们全力把你压倒在地;他们努力突破你的防线,或者由你来突破他们。他们把你击倒在地,你拖住他们不放,再让他们扭身挣脱。他们也可能需要你放下身段,表现出不堪一击,才能让他们感觉有力量。或者你需要学学那只狒狒哥哥,跟小朋友用力时要“量力而行”。 但是如果他们比你个头儿更高、身体更强壮,那么你可能就需要把游戏设计得让自己有点儿优势才行,得让他们使出全力才能决出胜负。例如,在掰手腕比赛时,你可以让自己的手肘离开桌面,或者可以用两只手,而他们则不行。或者你只是需要使出全力,表现出人老心不老的气势,即便结果你输得很惨。 以下是我归纳的十大规则: 科恩的打闹规则 1. 提供基本安全。 2. 发掘任何可以联结的机会。 3. 寻找一切机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和力量。 4. 抓住每个机会,处理情绪的旧伤。 5. 根据孩子的需要,提供适当的难度。 6. 仔细观察。 7. 通常情况下,让孩子赢。 8. 当有人受伤或不愉快时,立刻停止。 9. 不可以强制呵痒。 10. 控制你自己的情绪,别跟孩子动真格的。 1. 提供基本安全 为了确保没人受伤,必须设定基本规则。不能打、不能踢、不能咬、不能捶、不能卡脖子,但可以推拉。与打人相比,推拉除了更安全之外,也更有助于建立自信与联结。不让包括你自己在内的任何一个人受伤,这样才有安全感,才能进行更有效的游戏。同时,也必须小心情感上的伤害,不要嘲笑或讽刺孩子。由于是在打闹过程中,即使没人真的受伤,大家也经常需要用“台词”来渲染气氛,比如假装大喊“哎哟”或“别打啦”,因此你们可以事先定好一个暗号,在真正需要停止游戏的时候发出这个暗号,这样就不会与打闹时的台词相混淆。例如:可以直接喊“全体暂停”,也可以用搞笑的话,如“奶油香蕉派”。暗号说出来时,或者有人受伤时,就要立刻终止游戏。 对于基本原则,孩子可能需要多次提醒才能记住。在没有触及安全底线的情况下,最好不要一......
- 信息
- 推荐序
- 前言
- 第1章 游戏力养育方式的价值
- 第2章 加入孩子的世界
- 第3章 建立联结
- 第4章 培养孩子的自信
- 第5章 乘着笑声的翅膀
- 第6章 学会打闹
- 第7章 暂停现实,置换角色
- 第8章 给女孩更多勇气,给男孩更多关怀
- 第9章 跟随孩子
- 第10章 主导孩子(在必要时)
- 第11章 加入你不喜欢的游戏
- 第12章 迎接情绪的暴风雨
- 第13章 重新思考规则的方式
- 第14章 解决手足之争
- 第15章 为我们自己充电
-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