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力:商业奇迹的底层思维(第2版)_李中莹;舒瀚霆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李中莹;舒瀚霆

内容节选

三、走进企业运营 基于顾客需求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说:“企业的唯一目的就是创造顾客。”换言之,企业的运营根本是为了满足与创造顾客的需求。顾客为企业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与平台,企业通过产品、服务来满足顾客需求,从而实现自身的盈利与后续发展。因此,满足顾客的需求是企业唯一合理、合法的生存资格。假如做不到,那么一切都是痴人说梦;相反,假如做得到,其他一切也就都做到了。 事实上,几乎现在所有的企业都同意且奉行以顾客为导向,以满足与创造顾客需求为立足点,来创造商品与经营企业。然而,为什么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成功呢?原因在于,大多数的企业,尤其我国中小企业,习惯于用过去的思维看待顾客当下的需求,忽略了顾客的需求处于不断变化中这一事实。 顾客需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科技发展、市场变化,以及对自身需求理解的深入,顾客需求不可避免地将发生一些潜移默化,甚至是颠覆性的变化。因此,企业运营的关注焦点,应该紧紧围绕顾客需求,随着顾客需求的变化而变化。 要了解这些变化,最直接、简便的方式便是真正走近你的顾客,定期或随时随地询问他们对产品、服务的看法感受,了解他们的需求。当然,这种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调研本身限定了顾客在设定好的范围、问题中进行思考和选择,因此无法获取顾客的真实想法与需求。 再有,调研只能让你拿到过去或者现在的信息,而无法获得未来的信息。因此,你通过调研所了解到的需求,也许只是顾客基于当下,认为自己有的需求而已,并不是他真正的需求。举个例子,假设顾客说想要一辆跑得很快的马车,侧面反映的是他脑海中对汽车没有概念。倘若按照顾客的想法去开发生产产品的话,那么也许今天有的也就是所谓的快速马车而已,而不会出现汽车、飞机等其他一切运行更快的交通工具。 由此可见,顾客希望拥有某样东西,只能说明他脑袋里对其他更好的东西没有概念。也就是说,顾客不能告诉你他脑袋里没有的东西。假如企业一味根据顾客的描述与理解,去创造相应的产品,最终出来的结果很有可能并不是他最需要的。 所以,企业要真正满足顾客需求,就得走在消费者前面,满足其还没出现,或尚未发觉的需求。这便要求企业通过各种手段,发挥自身具备的各种能力,调动所拥有的各种资源进行投入,深入挖掘客户需求;同时保持对市场变化的敏锐度,预测顾客需求可能变化的方向,从而调整、开发新产品,变在顾客变化之前。当抓住了市场需求的演变潮流、顾客需求的变化规律,那么企业就能抢占先机,在竞争中获得主动权。如此一来,企业的持续运营才能得到保证。 那么,如何满足“顾客的需求”呢? 传统的做法是追求:一、付更少的钱得到同样的产品或功能;二、付同样的钱得到更多的产品和功能。关注点在于钱与产品在数量上的比较。可事实上,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的消费行为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消费模式。现在的消费者对于产品、服务的价格已经不再那么敏感,而是越来越在意它们能带来的体验。换言之,消费者越来越关注的是产品带给他们的心理需求的满足,而非仅仅是对其功能使用的需求的满足。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产生了许多的机会和可能性,而这些也往往是中小企业的机会。此时,要想满足顾客需求,就得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消除顾客的麻烦、不方便;二是提供过去没有的价值,如全新的产品或服务。 首先,消除别人的麻烦、不方便,就是你的商机。假如在你的竞争对手中,你是唯一提供这个服务的,那么就意味着你有机会。以我自身经验为例,曾经在候机时在机场闲逛,看中了一样非常有特色的木质装饰品。由于物件太大太重,加上本身手提不方便,我问店家可否安排送货。店家态度很坚决,表示无此项服务,于是即便再喜欢,我也选择了离开。相反,假如店家事先就说能帮忙送达,即便时间不多我也会买,并且可能因此再多买几样。事实上,如今的消费者无非是想要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而已,而他在购买过程中的麻烦、不方便恰恰是你的商机。如何向顾客体现“我愿意解决你的麻烦”,是让你与竞争对手区别开的关键。 其次,提供过去没有的价值、全新的产品。人是生而喜欢新鲜感的,新鲜感能给生活带来美好、积极与期待。消费者也不例外,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消费者能像当代消费者这样喜欢新鲜事物。尤其是在商品同质化极度严重的大环境下,一个企业能否提供给顾客全新的产品,保持顾客新鲜度,是其能否制胜的关键。 说到为顾客提供全新产品,不得不提苹果公司,苹果公司便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为顾客创造过去没有的价值或产品的一个最好例子。在全世界人们都用着实体键盘手机的时候,2007年苹果创造出一款全新的手机,名为“iPhone”,实行触屏键盘操作。这款全新的手机一经推出便引起全世界各地人们的追捧和抢购热潮。在iPhone发布会结束后,莫斯伯格曾问过乔布斯:“团队对于iPhone没有实体键盘这件事讨论了多久?”当乔布斯表示一次都没有的时候,莫斯伯格惊讶不已,难......

  1. 信息
  2. 序一 所有企业老大的问题,都是其心智模式的问题
  3. 序二 改变心智模式,道中畅行
  4. 第一章 发现心智模式
  5. 一、 幕后的操纵者
  6. 二、 三个“看待”关乎行动和效果
  7. 三、 系统动力与新时代企业家心智模式
  8. 第二章 团队心智
  9. 一、 重新认识管理
  10. 二、 重新定义管理
  11. 三、 团队的八个常见病症及其原因
  12. 四、 团队能力问题剖析与提升
  13. 五、 人才难找与人才难留
  14. 六、 重塑团队心智
  15. 第三章 运营心智
  16. 一、 运营的心智模式
  17. 二、 走近企业运营
  18. 三、 走进企业运营
  19. 第四章 赚钱心智
  20. 一、 赚钱是结果,不是目标
  21. 二、 用业绩论功行赏是不公平的
  22. 三、 销售团队不是赚钱的核心因素
  23. 四、 战略规划与预算管理决定了企业能否赚钱
  24. 五、 顾客决定你如何赚钱
  25. 六、 企业与摊贩的区别
  26. 第五章 发展心智
  27. 一、 产品的发展与未来
  28. 二、 企业的发展与未来
  29. 第六章 个人心智
  30. 一、 老大本人的身份和状态
  31. 二、 老大面对问题考验的心智
  32. 三、 老大的经营心智
  33. 四、 老大的系统心智
  34. 五、 老大的未来心智
  35. 附录 52条企业家心智模式金句
  36. 企业问题寻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