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觉醒:我不介意会发生什么_艾菲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艾菲

内容节选

第4章解除第一个封印:内化的“咒语” 一切绝望的根源,都是因为我们无法成为自己。 ——克尔凯郭尔 不要让别人的意见,淹没了你内心的声音。 ——史蒂夫·乔布斯 我只不过是许多镜子的集合,反映了其他所有人有望于我的东西。 (佚名) 第1节 伪自我代替了真自我 一位学员,她拥有稳定的工作和不错的收入,但因为到38岁还没结婚,所以面临着非常大的社会压力。她的焦虑与日俱增,每个周末都奔波在各种各样的相亲会上。后来,她匆忙步入了婚姻。一年半后她找到我时已经离婚了。 回顾往事,她发现自己之所以急着做出结婚的决定,是因为被萦绕在耳畔的“你这个年纪,早就应该是妻子和母亲了”“你得早点结婚,不然这辈子可能嫁不出去了”“你的同龄人都结婚了,你也要赶紧结婚”等一系列包含着“你应该……”的语言潜移默化地影响了。 她说:“最初,我对这些话也很反感,但经不住别人一直说,时间久了,它们就进入我的心里,成了我自己的念头,挥之不去。” 这番话,让我想起了著名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在哈佛大学毕业演讲上说的话: 我非常幸运在18岁的时候就知道我想做什么。但是我并不知道我是谁。我怎么可能知道呢?我们中的任何人都不知道。因为在生命的头25年里,我们被训练去听从的并不是我们自己的声音。父母和教授们用智慧和信息塞满我们的脑袋,然后换上雇主和导师再来向我们解释这个世界是怎么样的。通常这些权威人物所说的是有道理的,但有时,疑惑开始爬进我们的头脑,再蔓延到心里。就算有时我们觉得“这好像不太像我看见的世界”,我们还是会点头附和并顺从,因为这样更容易。有段时间,我就让“附和”定义了我自己。因为我压抑了自己的观点,因为就像尼尔森歌里唱的那样:“每个人都在对我说话,于是我听不见我思考的回声。” 就这样,周围无时无刻不在的“你应该……”,不仅钻进了这位学员的头脑,也蔓延到了她的心里。最终,就像尼尔森歌里唱的那样“每个人都在对我说话,于是我听不见我思考的回声”。 这就是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身上的封印——“你应该……”的“咒语”。它一直都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被明确说出来”的“你应该……”,比如下面这些耳熟能详的话。 小时候,父母对我们说:“你应该努力学习,争取考第一。” 长大后,老师对我们说:“你不应该看闲书,你不应该出去玩。” 毕业时,父母对我们说:“你应该找个稳定的工作,既安全又舒服。” 工作后,父母对我们说:“你应该赶紧结婚。” 结婚后,父母对我们说:“你应该抓紧时间生娃。” 还有一种是“没有被明确说出来”的“你应该……”,它包括父母目光里流露出的殷殷期盼,他们在谈及别人时的啧啧赞叹和羡慕,以及文化、传统、规范、社会主流价值观、媒体中包含的隐含着“你应该……”的各种劝诫。 所有这些“你应该……”还会慢慢内化成我们自身的一部分,以至于我们自己也很难分清我们头脑和心中的声音,哪些是我们自己的,哪些是来自外界的“你应该……”。 就像把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揉在一起,时间久了,再也分辨不出它们原本的颜色,最后都成了灰乎乎的一块。 这就是“你应该……”对我们施加的封印(见图4-1)。 图4-1 “你应该”对我们施加的封印 这个封印,深刻持久且难以被觉察,它对我们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具体来说,其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让你不知道自己的梦想、追求或人生目标究竟是不是自己的,它很可能只是别人的或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 美国作家与文学评论家威廉·德莱赛维茨在斯坦福大学开学典礼的演讲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你来到斯坦福这样的名牌大学是因为聪明的孩子都这样。你考入医学院是因为它的地位高,人人都羡慕。你选择心脏病学是因为当心脏病医生的待遇很好。你做那些事能给你带来好处,让你的父母感到骄傲,令你的老师感到高兴,也让朋友们羡慕。也许你确实想当心脏病学家。十岁时就梦想成为医生,即使你根本不知道医生意味着什么。你在上学期间全身心都在朝着这个目标前进,你拒绝了上大学预修历史课的美妙体验的诱惑,也无视你在医学院第四年儿科病床轮流值班时照看孩子的可怕感受。但无论是哪种情况,要么因为你是随大流,要么因为你早就选定了道路,20年后某天你醒来,你可能会纳闷到底发生了什么:你是怎么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这一切意味着什么。 很多人把自己的一生都用在了追求别人羡慕的目标、父母期望的目标,或者社会主流价值观赞赏的目标上。也许直到中年,甚至生命的终点,他们才忽然发现,自己一直追求的,从来都不是自己的理想,也不是自己的目标,而只是别人想要的东西,是别人认为好的东西。此时,他们可能会陷入非常严重的中年危机或难以摆脱的虚无与悔恨。 第二,让你不知道自己所做的决策和选择是否就是自己想做的,你很可能只是在遵从别人的要求和期待。 我之前辅导过一位女士,虽然她已经结婚生子,却跟我说:“一直以来,我所做的每一个选择都只是满足了家人的期待。他们说女孩子学财务......

  1. 信息
  2. 推荐语
  3. 自序 成长,是心智升维的过程
  4. 高度篇: 超越人性
  5. 第1章 不是要反人性,而是要超越人性
  6. 第2章 面对痛苦的四层境界
  7. 第3章 选择三层级:外在成功与内在自得的关键
  8. “高度篇”复盘:三大收获
  9. 思考与践行
  10. 广度篇: 摆脱束缚
  11. 第4章 解除第一个封印:内化的“咒语”
  12. 第5章 解除第二个封印:思维的边界
  13. 第6章 解除第三个封印:游戏的规则
  14. 第7章 整合对立:进化到更成熟的心智模式
  15. “广度篇”复盘:四大收获
  16. 思考与践行
  17. 长度篇: 走出焦虑与不安
  18. 第8章 长期主义:只有根扎得深,枝叶才会繁茂
  19. 第9章 转换参照系:走向通透、豁达和自在
  20. “长度篇”复盘:两大收获
  21. 思考与践行
  22. 后记
  23.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