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总账到总监:CFO的独家财务笔记_【新加坡】钱自严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新加坡】钱自严

内容节选

42管理者的三大杠杆利器 与王丽讨论完她的工作计划,Bob越发觉得有必要给王丽做一个系统的培训,怎么从一个单体的价值贡献者变成一个带领团队完成更大绩效的管理者。正好,自己也答应了人事总监Mary要给所有新提拔的经理做一个入门培训。于是,Bob着手准备起培训的内容了。 这次的新任经理培训不只是QSZ工厂的人参加。Mary之前与销售公司和研发公司的负责人协调过了,将最近一年里所有新提拔和从外面新招进来的经理,一共16个人聚在一起,成立了一个培训班,交由Bob来培训。 周末在交大给MBA学生上财务管理课时,有个叫张良的学生分享了一个关于杠杆思维的案例,给了Bob新的启发。张良是开服装厂的,来自绍兴,从小跟着父亲在工厂里学手艺,十几年摸爬滚打下来,摸索了一套客制化量产的经营模式,工厂订单应接不暇。张良说,这时,他遇到了创业者都遇到的资源瓶颈问题。自己再有三头六臂,也只能经营一家企业,一年的利润撑死了也就千把来万。最近,他做了一个大胆的突破。自己不再专注于自己企业的日常管理,而是脱身出来,搞了一个招商联盟。用自己的品牌与工艺背书,在杭州成立了一个培训学校,从全国招商。从业务模式到工艺控制,把几十年的家族经营心得打包成课程,手把手教会加盟厂商,然后以授权经营的模式按加盟商的销量收成。这种由主动收入改变成被动收入的经营模式,背后真正厉害的是由点到面的杠杆思维。这不正是一个专业资源贡献者提升成团队管理者最需要的杠杆意识吗?Bob非常享受周末在外上课的过程,因为学生的见解常常能带来自己认知的提升。 Bob决定用这个案例来开启新任经理者们的资源杠杆意识。当Bob把“杠杆”两个字写在教案上时,突然发现,很多行业,很多学科,在底层的逻辑上都是相通的。索性,Bob决定先给每个经理人一个全面而透彻的人、财、物杠杆思维。 Bob将这次的培训分为两大块,第一块,意识,第二块,工具。首先,大家必须要有深刻的角色转型意识,然后,再介绍具体的实施方法与工具。 头天上午,Bob先给大家讲了企业中存在的三个杠杆,分别对应三种最基本的生产力要素:机器、资本与人力资源。 第一张图,叫作Operating Leverage,营运杠杆。 图3-7 营运杠杆 对于一个典型的制造型企业,特别是当下中国劳动力成本飞速上涨的背景下,如何懂得利用机器自动化的经营杠杆,将决定一个企业的未来竞争力。比如,若以手工作坊的模式运营,只需100万元的最基本投入,但人工成本高达8元/件。但加了机器杠杆,引入自动化生产,人工成本就从8元/件降到5元/件。这时,产量越大,就越能体现自动化的杠杆优势了。这就是营运杠杆的原理,用资产杠杆来提升单位产量增加时的边际利润。 这是第一种杠杆,关于物的杠杆。再来看第二种杠杆,有关财,即资本的杠杆。 图3-8 资本杠杆 一个企业经营所需的资本不外乎两个途径:股东注资与银行借债。银行借债有到期归还的压力,但成本低,利息一般也就6%~8%的资金成本,而且利息费用是可以抵所得税的,实际成本只有5%左右。股东注资虽然不用还,但由于内在风险高于银行有保障的权益,股东要求的回报率,也即企业的融资成本会更高。当然,不同行业会有差异,但20%是半导体行业里最起码的股东回报率。所以,当企业出现一个业务增长的机会而需要资本投入时,通常会将图3-8的支点往右移,拉大借债的杠杆。用别人的钱挣钱,这是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财务杠杆原理。 最后,再来看第三张图,人的资源杠杆。 图3-9 人的资源杠杆 骑过自行车的,特别是有变速挡的,都知道换不同的挡,其实就是在调整前后轮的半径比。两者的半径比越大,每踩下去完成一次完整圆周运动带来的放大行程就越大。在升任为经理前的个体贡献者,只是单一的资源贡献者。这时,我们骑的车就像杂技演员表演时骑的单轮车,是没有杠杆效应的。但成为一个团队经理后,我们就从一个资源贡献者跃升为一个资源组织者了。这时,我们脚踩的是一个带着后轮的前轮。我们的管理能力越强,就像专业运动员的脚踩力越大,就可以带动越大的杠杆倍比。从另外一个层面看,前后轮差异越大,也就是带领的团队成员越多,使同样的力,会带来更大的效果。 所以,我希望从今天开始,大家能有一个清晰的意识:我做的每一件事,要像这个履带的链条一样,始终考虑后面的轮子怎么跟着转动。 这三个杠杆,分别对应企业的三种核心能力:1 .资产杠杆:用机器代替人的经营杠杆,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经营效率; 2. 资本杠杆:善用外部资本来给企业扩张提供资本动力,这反映了一个企业在财务管理上的专业能力; 3. 资源杠杆:有没有一支善于带兵打仗的管理者队伍,这是企业组织竞争力高下的一个分水岭。 这三种杠杆,无论是经营效率,专业能力,还是组织竞争力,最终都体现在两个字上:格局。是做一个标杆型的英雄,还是做一个看似默默无闻的幕后推手,这是我们在座的各位此时此刻必须确......

  1. 信息
  2. 序言
  3. 前言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4. 第一部分 初入新公司,一切重新开始
  5. 01 新公司初印象
  6. 02 财务管理的核心智慧
  7. 03 财务3D架构
  8. 04 三套财务利润表
  9. 05 资本来源决定准则方向
  10. 06 职场行为释放信号
  11. 07 费用分类“零和游戏”
  12. 08 去平台能力
  13. 09 Bottom Line到底是什么
  14. 10 财务怎么做账,要总经理来指示
  15. 11 做对的事,然后才是把事做对
  16. 12 如何才能提升得快
  17. 13 财务部的宫斗剧
  18. 14 关注圈与影响圈
  19. 15 静态思维vs动态思维
  20. 16 别开生面的英语角
  21. 17 内审发现的记账问题
  22. 18 What can go wrong?到底会有什么问题
  23. 19 海外培训的美差该给谁
  24. 20 资产在集团内转了一圈怎么增值了
  25. 第二部分 为成为优秀的财务人储备能量
  26. 21 霸气的Bob怎么不拿主意了
  27. 22 废弃的荒野与甜蜜的事业
  28. 23 做一个会讲故事的财务人
  29. 24 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精益财务
  30. 25 身边的金子与地上的果子
  31. 26 有趣有料的全球财务研讨会
  32. 27 玩也认真
  33. 28 无风险套利的产品怎么会通不过
  34. 29 如何推动影响利益相关方
  35. 30 做难事必有回报
  36. 31 留住人才的3M法宝
  37. 32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38. 33 拉动式学习vs推动式学习
  39. 34 一个年假预提,背后居然有这么多玩法
  40. 35 财务与法务,原来有如此多的相似性
  41. 36 一个好的会计师,不是警察,而是向导
  42. 第三部分 职场进阶,成为一个领导者
  43. 37 突如其来的辞职
  44. 38 有关沟通次序的清单
  45. 39 自我实现预言
  46. 40 从财务报表到人生报表
  47. 41 如何管理好一个部门
  48. 42 管理者的三大杠杆利器
  49. 43 你会翻译任务吗
  50. 44 反馈,经理人的必备技能
  51. 45 你经常检查你的情感账户吗
  52. 46 一个小小的动作,你的情商就暴露了
  53. 47 大石头优先
  54. 48 税费是物业费还是利润分红
  55. 49 业务定方向,财务做方案
  56. 50 跨国公司是如何切糕分饼的
  57. 51 财务官=财务+业务+管理
  58. 52 专家型人才如何扩展影响力
  59. 53 六顶思考帽
  60. 第四部分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61. 54 王丽捅了一个大娄子
  62. 55 屋漏偏逢连夜雨
  63. 56 敢于露出你的软肋
  64. 57 一个公司的资金故事
  65. 58 如何测算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
  66. 59 从家庭财务穿越到公司财务
  67. 60 谈判的学问
  68. 61 职业进阶图
  69. 62 难忘的欢送晚会
  70. 63 你的职场行为动机是什么
  71. 64 成本密码
  72. 65 生产效益不等于财务效益
  73. 66 做一个说走就走的职业背包族
  74. 第五部分 完善自身,在财务领域驰骋
  75. 67 预算背后的商业智慧
  76. 68 预算的流程到底是怎样的
  77. 69 成本节约研讨会
  78. 70 什么是质量成本
  79. 71 决策成本
  80. 72 人人都是企业家
  81. 73 做个懂政治的财务官
  82. 74 直接收益与潜在收益
  83. 75 与“老冤家”的关键对话
  84. 76 快就是慢,慢反而是快
  85. 77 预算与结算,全球化思考,本地化操作
  86. 78 标准成本背后的互联网思维
  87. 79 有趣有料的学习型组织
  88. 80 财务如何挖掘数据智慧
  89. 81 培养数字直觉思维
  90. 82 如何弥补季度滚动预算中的利润缺口
  91. 83 风云突变
  92. 84 智斗
  93. 85 何去何从
  94. 附录 APPENDIX
  95. 部分英语词条注释
  96. 财务与管理模型
  97.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