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创_巩强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巩强

内容节选

第九章全球表达:跨越不同文化之间的鸿沟 “Hello,Daoist”,在阅文的海外门户起点国际(Webnovel)上,海外网文爱好者自创的“Daoist”(道友)一词曾被用作网页欢迎词。这一颇具“中国风”的英文单词现已成为海外网文粉丝的代名词,这正是网文出海的直接缩影。 有人把中国网络文学、美国好莱坞大片、日本动漫以及韩国电视剧并称为当下的“世界四大文化奇观”。中国的网文写手们似乎写着写着,就从小众、边缘写成了主流和历史,写出了中国,走向了世界。如果从海外读者通过海外出版授权,接触到中国网络小说开始算起,距离中国网文首次出海已有十几年的时间。据艾瑞咨询《中国网络文学出海白皮书》,2004年,起点中文网开始向全世界出售网络小说版权,海外读者通过海外出版授权接触到了中国网络文学。不少海外读者出于喜爱,开始自发翻译中国网文,继而传播到更多受众群体当中,逐渐开启了网文出海的早期时代。 2014年,一家名为Wuxiaworld(武侠世界)的平台最早将网文翻译给海外读者。创立仅2年后,Wuxiaworld的网站流量便有着不俗的表现:日均访问者为76万人,日均页面访问量达到1449.22万次,位居Alexa全球网站排名第954位。2016年年底,中国网文巨头阅文集团同Wuxiaworld签署了十年期翻译和电子出版合作协议,初步达成了20部作品的合作协议。也是在那个时候,作为中国网文巨头的阅文集团,看到了网文出海的机遇。2017年5月,阅文集团推出了面向海外的门户网站起点国际,正式开启了中国网文的输出之路。此外,Gravity Tales、XianXiaDream、WuXiaLeagu等中国网文英翻网站也都纷纷上线。各个平台开始规模化提供翻译作品,海外读者有了更加便捷的阅读渠道。截至目前,阅文集团旗下的起点中文网等多家网站的原创小说已向日本、韩国、泰国、越南、美国、英国、法国、土耳其等多国授权数字出版和实体图书出版,涉及7个语种,20余家合作方,授权作品达300余部,网文出海成绩斐然。 艾瑞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网络文学海外网文用户总数超过700万,读者人数排名前五位的国家分别为美国(20.9%)、巴西(7.4%)、印度(6.7%)、加拿大(5.5%)和印度尼西亚(5.4%)。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东南亚地区用户将超过1.5亿人,欧洲地区用户将超过3亿人,而美洲地区的潜在用户将达4亿人以上。 事实上,网文能够风靡海外,是许多人意料之外的。因为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固执地认为网络文学是“粗鄙的、没有内涵的”,但它在海外的受欢迎程度,却让这些人都大吃一惊。那么,为什么众多精心创作的文学作品在海外反响寥寥,而这些网文却能够风靡呢? 首先,人们对娱乐文化有着天然的接受度。网文能带给人一种欲罢不能的“爽感”,里面“废柴逆袭”“剧情反转”等套路屡试不爽。这些套路是众多作者与数千万名读者“协同创作”出来的,是能够直击人性的。除了网文本身的套路激发了读者阅读“爽感”,里面神秘的东方文化也是让网文在海外备受追捧的重要原因。几乎所有玄幻仙侠网文的背景、世界观、招式和境界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依托下设定的。即便是像《斗破苍穹》这种完全异界架空类的网文,其境界等级中的斗气、斗灵、斗圣等概念也是具有强烈的东方色彩的。所以对海外读者来说,网文中的血统、家族政治、修真、炼体等内容,都属于闻所未闻的“异域猎奇风物”。 Youtube的一位“up主”总结中国网文的套路: (1)主角和天才女孩订婚,然后被悔婚; (2)主角能在树林里遇到一个身怀绝技的女孩; (3)主角掉下悬崖,大难不死,练就一门绝技; (4)主角的形象总是故意被削弱,以方便他在后期慢慢成长; (5)主角从现代穿越过去,所以有很多别人没有的知识,能力很强; ………… 对于外国人来说,优秀的中国网文就像一部快节奏的动作片。这部动作片里有逻辑缜密的古代背景和人物丰富的武侠世界。玄幻一脉衍生出的各种门类,构成了一个比漫威世界更宏伟的架空世界,让无数读者沉醉其中。 在日本这样的动漫大国,改编自《从前有座灵剑山》《全职高手》等网络小说的动漫和图书也得到了日本动漫迷的喜爱和认可,并拥有了相当规模的粉丝。《鬼吹灯》的英文版图书已由美国兰登书屋出版,一时间成为海外年轻读者中抢手的探险小说。在泰国的街头书店,我们也能看见《将夜》《凤囚凰》《鬼吹灯》《扶摇皇后》等中国网文实体书的火爆身影。 仅仅停留在将中国网文翻译阶段,并不能体现网文出海的生命力。到了网文出海后期,网文平台开始尝试本土化运营,培养海外原创作者,用当地语言进行创作,生产更符合当地受众阅读习惯的作品。一时间,网文平台上增加了很多海外原创作品,也吸引了更多本地读者。24岁的西班牙软件工程师阿莱米亚,在起点国际开放原创功能之后,尝试性地发布了第一部作品《最终愿望系统》。该作品长期......

  1. 信息
  2. 推荐序一 跨越新文创时代的“专业鸿沟”,构建数字文化生态圈
  3. 推荐序二 新文创经济的时代特征与发展趋势
  4. 绪论 新文创:“解码”数字化时代的文化资本进化论
  5. PART I 新文创浪潮
  6. 第一章 1950年以来的文化产业浪潮
  7. 第二章 21世纪的全球文化生产与消费
  8. 第三章 数字化时代的新文创
  9. PART II 理解新文创
  10. 第四章 重构新文创认知边际
  11. 第五章 新文创造物逻辑
  12. 第六章 新文创价值链
  13. PART III 探索中国新文创
  14. 第七章 中国符号:时代流变中的持续进化
  15. 第八章 时代故事:人非由故事不能抵达纵深
  16. 第九章 全球表达:跨越不同文化之间的鸿沟
  17. 第十章 弥合共生:新文创系统化运营范式
  18. 第十一章 ESG:数字化时代的社会责任
  19. PART IV 新文创跨界生存指南
  20. 第十二章 颜值正义:从感官体验到意义设计
  21. 第十三章 内容连接:文化代码的情感共鸣
  22. 第十四章 社交分享:通过用户连接更多用户
  23. 第十五章 互动共创:寻找数字化时代的供养人
  24. 第十六章 场景探索:用沉浸式体验为用户造梦
  25. 第十七章 超级生态:跨越IP的生命周期
  26. PART V 新文创商业观察
  27. 第十八章 数字化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8. 第十九章 变局之年的电子竞技
  29. 第二十章 未来游戏产业竞争的三大核心战场
  30. 第二十一章 跨次元生意如何使商业价值最大化?
  31. 第二十二章 后疫情时代的数字阅读
  32. 第二十三章 进击的数字音娱全声态
  33. 后记 新文创的变与不变
  34.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