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学会生活_蔡颖卿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蔡颖卿

内容节选

第4章付出 女性之所以能够生活得很有韧性,是因为价值观点支持了生活事实:先接受“当自己”,而后才思考到女性生活在集体意识中所呈现的面貌。 说起来相当矛盾,女人直觉上想要不断地付出,但是又厌恶能量一点一滴地流逝。这种现象究竟是冲突,或只是一个复杂问题的两个面向?我认为与其说女人厌恶将自己一点一滴地付出,倒不如说不愿让自己毫无目的地付出。我们并不怕用尽心力,但是却害怕白白消磨身心。女性在操持家务上,并不像男人在事业上能够清楚地看见成果。她们没有上司的加薪,也鲜少获得赞美。除了生儿育女之外,女人的贡献并不容易被看到,特别在今天的社会尤其如此。(《来自大海的礼物》第3章《玉螺》) 我小的时候对于女性生活的认识完全根基于奶奶与母亲的忙碌作息,因此当学校第一次要我们在调查表上填写家长的工作状况时,我不知道该把母亲写在“职业妇女”还是“家庭主妇”的字段上,我感到非常疑惑,只因两件事母亲都做得非常专业。在我的了解里,有一种女性的生活与工作范围远远超越了这两种分类的单一意义,她们既是一手操持林白夫人所说的“不能被清楚看见的家务”,也同时要面对外部世界“完全被看见”的种种责任,而无论在哪一个范围中,又都不能只顾及一个面向,因此,什么时间该微妙转身进入另一个世界、完成另一份工作,这些女性都平稳地掌握自己。有一天,当我很自然地也走入了奶奶与母亲的生活模式,我才终于了解,女性之所以能够生活得很有韧性,是因为价值观点支持了生活事实:奶奶与母亲都是先接受“当自己”,而后才思考到女性生活在集体意识中所呈现的面貌。 我很同意林白夫人说女性“不愿让自己毫无目的地付出”,但思考这句话的时候得十分小心,因为它并不是让我们拿来当作不采取行动的借口,主要是提醒自己应该尽早培养出看见“目的”的能力。生活里可以被发现的“目的”有太多、太多了,我常把发现目的的能力说成“抓紧生活”,因为它是真正能解决属于情绪的、轻飘飘的问题,帮助我们把悬在思考里、想要发展的自我透过生活达到真实;这种转化就是林白夫人所说的“付出”——有目标的付出比较不会耗尽一个人的才智,付出的本质应是如此:在消耗的同时便获得了更新。(《来自大海的礼物》第3章《玉螺》) 在我所体会的女性生活里,“付出”的报偿通常超过金钱的价值,只是我们很少彼此交换自己寻找“目的”的心得,如果我们越早进行“体会价值”与“懂得付出”的学习,“更新”的作用就会越早出现在生活的循环当中。 我从孩提就了解付出的意义,因为父母总是透过带领来帮助我们体认价值,无论是一餐饭、一场打扫、节省的习惯、努力用功或行为上的自律,我们享受着家人同心付出的结果,这种经验帮助我掌握“价值”的意义。等我成为妻子与母亲之后,我发现一个人的付出可以有更多样的意义:透过对夫家长辈的尊敬与喜悦的生活服务,我更广意地表达了对伴侣的爱意;透过对孩子的细腻照顾我可以满足自己情感的需要,并建立亲子之间细密的沟通管道,虽然每一天的付出都呈现出表面的辛劳,但生活的内里却开始累积惊人的力量——我自信拥有越来越强大的能力可以改变现况,改变一个原本不够美好或不够愉快的环境与气氛。这种力量有时就被外在的眼光称为“创造”,而这应该是女性的权利与期望。 然而,这些研究结果毕竟只是复杂问题的单一面向而已。光是从对女性生理反应的统计学中,并不能真正协助我们了解女性的内在世界,或是女性与她们自己根本的关系,也不能帮助我们了解女性长久被忽略的期望和权利,或是她们作为一个人对创造活动的需要。(《来自大海的礼物》第6章《葵螺》) 梁实秋曾经提到过一个观念:“真实的自我不在感觉的境界里面,而在理性的生活里。”我非常喜欢这个说法,如果女性天生就有付出的直觉,那我们应该帮助自己了解这项活动从目的的始立、采取方法到坚持的续力就是完成感觉探讨的过程。一般人喜欢用“热情”两个字来形容有付出能力的人,好像热情是电源,付出必须仰赖热情作为动力,但热情又要去哪里取得呢?它难道是一种天分或礼物吗? 我们无法直接去学习一个人的“热情”,因为热情是经验,是透过付出而得来的一种喜悦情绪,如果有人要学习他人的热情,学到的只不过是“热情的外表”,我们应该学习的是一个热情的人他具体的行动,也就是他在付出时所采取的有效方法,在那些方法当中,我们才能了解热情的理由。我喜欢这样联结“付出”与“热情”的关系:想想老式脚踏车的照路灯,我们的付出是摩擦力,引发的热情照亮了自己与他人的生活。 我们的社会如今把金钱所能换取的价值不断提升,女性因为接受这种说法而变得格外辛苦,有更多的人想努力挣得看得见的数字,以证明自己的能力与影响,今天女性共同的生命功课也许是再一次了解付出的“目的”。生活随着时代改变之后,无论男女精神上最大的包袱都是他人的眼光、物质的意义与人际的复杂;传统与现代是否必须是一种取舍,也唯有诚实看见生活的人,才能透过检视来帮助自己。 我还......

  1. 信息
  2. 缘起 从这张图谈这本书
  3. 前言 值得修改的人生
  4. 第1章 珍惜
  5. 第2章 变动
  6. 第3章 恩典
  7. 第4章 付出
  8. 第5章 牢笼
  9. 第6章 平衡
  10. 第7章 创作
  11. 第8章 复杂
  12. 第9章 沟通
  13. 第10章 舍弃
  14. 第11章 错觉
  15. 第12章 快乐
  16. 跋 林白夫人给我的礼物
  17. 蔡颖卿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