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成了老板:关于创业的真相与启示_达另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达另

内容节选

王正波:心被撑大了,就停不下来 “矿山搬石头,攒了7万元,18岁买了一辆土方车” 我小时候,爸妈去苏州打工了,我跟外婆住一起,上面还有个太爷爷,他对我最好。那时他已经80岁了,跟我差了70岁。一个老人家,能有什么钱,都是平时儿女们孝敬他的一点零花钱,他很舍得给我花钱。那时家里穷,但我还是能感到幸福,因为有人疼。 我读书读不进,留过一级,15岁读到小学六年级,后来就不读了。爸爸说:你不读书能干什么?我说我跟你去搬石头。他那时在苏州矿山里面搬石头,他以为我搬几次石头,尝到苦头就不搬了,会回去读书。 我搬了两年多。 早上4点起来,天还没亮,一直干到晚上七八点。晚上睡在民工房,一个房间睡很多人。累不累?就那样吧,反正总比上学好。炸药一炸,山上石头滚下来,有大有小,徒手搬到手扶拖拉机上,搬满一车再运到厂子里,按车算钱。一个月能挣个三四千吧。挣了钱交给爸爸。 干完活,蒙头睡觉。我没有什么爱好,游戏从来没打过,也不会打。除了搬石头就是睡觉,睡醒了再去搬石头。干到18岁,攒了7万元,买了一辆土方车,继续搬石头。 后来矿山塌方,砸死了人。矿山关掉了,我没事情做了,就去饭店里面当服务员,做了几天,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得想点法子。我和厨师长都住在老板租的房子里,我每天主动给厨师长洗衣服,他教我烧菜。学了一年多,我在马路边摆大排档,攒了点钱后,在苏州相城区租下了200平方米的门面开饭店。开了一年,亏了不少,把米钱、油钱结完之后就没剩下多少钱了。后来姨父介绍我到昆山利星行上班,我只上了10个月班,就不上了。 “做金融中介挣了100万,投资木材厂,赔光归零” 有一次去厦门,感觉那个城市很好,就在小商品市场里面租了一个差不多桌子这么大的档口,卖老北京布鞋。去厦门旅游的人,很多都穿高跟鞋过去,游鼓浪屿、逛中山步行街,走不了多久脚就受不了。老北京布鞋我进货便宜,卖得也便宜,十几元进货,二十多元卖出去。很多上海过去的游客,一买就是5双、10双。我在厦门干了一年半,挣了点钱。 到了2012年,我要成家了,就回到苏州昆山,转行做金融。怎么做?银行那边,我认识了一些办信用卡的客户经理,我就研究各种银行理财和信贷政策;客户那边,我在电线杆子上贴贴小广告,从其他渠道再拿到一些电话号码,每天打,一天打个一两百通,总有概率撞上嘛。然后就了解客户资质和资金需求,适合去哪家银行贷款——我做资金匹配,收佣金。做了两年,差不多挣了100万,然后买了房子、车子。 2015年,银行信贷收缩,客户数量也减少了,继续做下去不是长久之计。我有一个亲戚在昆山做托盘、砧板的生意,厂子开得很大,我就去苏北开了个木材厂,给他供应半成品原材料。但我没把控好收购的木材品质,开出来的杨树木料,板子上面有洞,就报废了。 我在老家跟人合伙买了一片树林,这片树林是当时盱眙县最大的拆迁树林,买下来总共花费249万,4个人合伙,两个人出技术,我跟另外一个人出钱,但只有我一个人在收购合同上签了字。那时候我最小,跟他们沾点亲,按辈分该叫他们叔叔,很信任他们。结果整个项目做下来亏了60万,如果按股份平摊亏损,应该是一人亏15万。但因为只有我一个人签了字,亏掉的钱全部算在我头上。我带回去的100万在这上面亏了大头,但没办法:自己做的事情就得承担后果。既成事实,后悔也没有用。 “跑了3天滴滴,发现大商机,半年净赚300万” 2016年,我的现金亏完了,还剩一套房子和一辆车。我又在苏州木渎镇开了家龙虾店,夏天是旺季,也能挣到些钱。过了旺季,没事情做,我就开着我的车跑滴滴,打算等来年旺季继续做龙虾店的生意。 歪打正着,那时候滴滴的平台补贴还挺多,我3天跑下来赚了2000元,但我不打算接着跑了——我看到这里面有个巨大的商机:当时苏州一张正规出租车的营运牌照值120万,但是开网约车只需要花费千把块钱,就能手续齐全,上路拉活。未来网约车肯定要大量取代出租车——那我做网约车的司机生意好了:我从4S店批发汽车,办好车辆营运证件,卖给司机开滴滴。司机从4S店买车和从我这里买车,零售价格是一样的,但我这边车辆的营运证照包括保险都是现成的,那他肯定愿意从我这里买。 最开始,我觉得自己没做过,里面具体的门道我不懂,就跟一个已经入行的合作伙伴一起做,他当时在苏州做得还可以:我从他那里批发汽车,他承诺搞定网约车资质,我把车挂在他的平台上,一起运营。但没过多久,苏州出台新规:网约车的裸车价和发票价不得低于12万元。他批发给我的车,发票价格都不到12万。这导致那些车刚运营三五个月就被迫全部下线,否则被抓到的话就要罚款。当时我从他那里买了10多辆车,只能折价卖掉,一辆车就亏损至少两三万。他承诺搞定网约车资质,但他搞不定,天天不见人影,四处躲避追债。我被摆了一道,但也没法追究,只能怪我自己不够谨慎。这个坑,让我亏了四五十万元。 2016年新规出台,苏州网约车正式......

  1. 信息
  2. 自序 那些创业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3. 第一章 开始的信号
  4. 恰恰:很多事情,等你研究透了,就没胆做了
  5. 祝荣庆:在什么时代做什么事情
  6. 董冬冬:当命运对你关上了门,你要上去推一推
  7. Maria:创业是一场无限游戏
  8. 第二章 成为老板
  9. 李云桥:生意上的顿悟,就是一层窗户纸
  10. 唐龙:理想是骨感的,用现实丰满它
  11. Anna:这些道理,当了老板,才懂
  12. 李天琦:创业路上,我从不相信中庸之道
  13. 第三章 创业的“道”与“术”
  14. 王正波:心被撑大了,就停不下来
  15. 王中江:人生就像滚雪球……
  16. 曾进:创业,是我对生活下的赌注
  17. 徐建杰:创业就是你比别人坚持久一点
  18. 第四章 “不归路”上的燃料
  19. 要华:创业不是一个人的事儿,是一群人的事儿
  20. 殷皓:创业路上,我打的是持久战
  21. 李晴:诚信和善意是我的护身符
  22. 朱寅:再大的难题,保质期只有一天
  23. 第五章 创业辩证法
  24. Nick:有些道理,撞到南墙才会领悟
  25. 张忠华:创业让我实现人生三级跳
  26. 虞德庆:我相信人生模式大于商业模式
  27. 夏立城:创业是我近20年来的朝思暮想
  28. 后记 在别人的故事里读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