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点亮新时代(修订版)_洪向华 主编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洪向华 主编
内容节选
1.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2013年3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指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听党指挥是灵魂,决定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能打胜仗是核心,反映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向;作风优良是保证,关系军队的性质、宗旨、本色。”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总纲,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军队建设、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了基本遵循。《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47页。《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2页。 重视和加强军队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人民军队的实践相结合,立足基本国情,形成了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理论成果,为全面推进军队和国防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毛泽东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唯一宗旨,提出党指挥枪而不是枪指挥党的原则等一系列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和方法。邓小平为人民军队确立了“三化”建设的总目标: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化是根本,是现代化、正规化的灵魂;现代化是中心,是我军建设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必由之路,是革命化、正规化的基础;正规化是保证,是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三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江泽民在总结人民军队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一个军队要有军魂。我看,我们军队的军魂就是党的绝对领导。” 他还多次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 ,指出了党的领导对军队建设的重要性。胡锦涛指出,要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军,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立足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紧紧围绕“新时代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强大人民军队、怎样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主题,创立了习近平强军思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当代中国军事实践的新境界。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核心要义可以概括为“十一个明确”:明确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建军之本、强军之魂,必须全面加强军队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贯彻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明确强国必须强军,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人民军队必须有效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到2027年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明确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必须聚焦能打仗、打胜仗,扭住强敌对手,创新军事战略指导,发展人民战争战略战术,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坚定灵活开展军事斗争,有效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明确推进强军事业必须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坚持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更加注重聚焦实战、创新驱动、体系建设、集约高效、军民融合,加强军事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水平;明确改革是强军的必由之路,必须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明确科技是核心战斗力,必须坚持自主创新战略基点,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统筹推进军事理论、技术、组织、管理、文化等各方面创新,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明确强军之道要在得人,必须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推动军事人员能力素质、结构布局、开发管理全面转型升级,锻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明确依法治军是我们党建军治军基本方式,必须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推动治军方式根本性转变,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明确军民融合发展是兴国之举、强军之策,必须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明确作风优良是人民军队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必须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军,全面锻造过硬基层,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大力弘扬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 第一,听党指挥是人民军队的根本和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军队建设首先要从政治上看,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二字。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特色军队建设的首要原则,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
- 信息
- 绪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何以有如此魅力
- 1. 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风格与特色
- 2. 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风格与特色是如何形成的
- 3.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风格与特色
- 一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 2. 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
- 3. 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
- 4.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 5. 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
- 6.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 7. 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
- 二 心中有信仰,行动有力量
- 1. 理想信念不是拿来说、拿来唱的,更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只有见诸行动才有说服力
- 2. 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道路,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最有发言权
- 3. 心中有信仰,行动有力量
- 4.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
- 5.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 6.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 三 党要管党
- 1.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 2. 新的赶考之路
- 3. “党大还是法大”是一个政治陷阱,是一个伪命题
- 4.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 5. 公权力姓公,也必须为公
- 6. 要带上“望远镜”、“显微镜”,对干部近距离接触、多角度考察
- 7. 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
- 8. 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
- 9. 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 四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1. 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 2.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 3.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 4. 没有可以奉为金科玉律的教科书,也没有可以对中国人民颐指气使的教师爷
- 5. 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
- 6. 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
- 7. 为改革者负责、为担当者担当
- 8.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 五 一个也不能落下,一个也不能少
- 1. 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
- 2. 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 3.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 4. 加快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孕育更多吃得少、产蛋多、飞得远的好“鸟”,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 5.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 6. 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要让各族人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 7. 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中国共产党说话算数
- 8.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 六 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 1. 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
- 2.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 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 4.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 5. 坚持加强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
- 6. “改革与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要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
- 7.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 七 落实新发展理念
- 1.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
- 2.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 3. 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 4. 正确把握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的关系,坚定不移将一张蓝图干到底
- 5. 抓创新不问“出身”,只要能为国家作出贡献,国家都会全力支持
- 八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
- 1. 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
- 2. 人权事业全面发展
- 3. 我们把老百姓放在心中,老百姓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中
- 4. 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
- 5. 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 九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 1.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 2.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
- 3.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
- 4. 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 5. 文化文艺工作者要跳出“身边的小小的悲欢”,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
- 6. 不能被轻歌曼舞所误,不能“隔江犹唱后庭花”
- 十 以人民为中心
- 1.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 2.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 3. 努力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
- 4. 每一个共产党员,不论职位多高,都是人民的勤务员
- 5. 做好区域协调发展“一盘棋”这篇大文章
- 6.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 7. 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一世穷
- 8. 要运用大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
- 9.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 10.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
- 十一 建设美丽中国
- 1.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 2.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 3.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 4.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 5.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 6.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7. 令在必信,法在必行
- 8. 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 9. 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 十二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
- 1. 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 2. 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
- 3. 军政军民团结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 4. 军事科学是指导军事实践、引领军事变革的重要力量
- 5.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
- 十三 血浓于水一家亲
- 1. 我们伟大祖国的每一寸领土都绝对不能也绝对不可能从中国分割出去
- 2. 推进“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实践行稳致远
- 3. “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
- 4. 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 5. “两岸一家亲”
- 6. 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坚决反对
- 7. 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
- 十四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 1.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 2. 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
- 3.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源于中国,属于世界
- 4. 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 5. 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 6.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 7. 无论前途是晴是雨,携手合作、互利共赢是唯一正确选择
- 8. 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 9.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10.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
-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