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自愈术:做自己的心理医生_【法】库埃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法】库埃

内容节选

5.认知行为疗法是最有效的方法 据近几年的临床统计数据来看,行为疗法在治疗各种恐惧症的时候,其治愈率大都在90%以上。但是在使用认知行为疗法之前,一定要弄清楚自身产生恐惧的病因,尤其是发病时的情景,详细分析自身的个性特点和精神刺激因素是首要的。下一步才是使用适当的治疗方法,如系统脱敏疗法。此外,抗焦虑药物与抗抑郁药物能消除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也有利于行为矫正。 接下来以社交恐惧症为例,看一下医生是怎样通过行为认知疗法来治愈恐惧症患者的。 社交恐惧症的特点是患者通常会想象出一些恐惧对象来吓唬自己。社交恐惧症是因后天条件反射才建立起来的,通常有两种情况。 一是直接经验。如果青少年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屡屡受挫或失败,就会形成一种心理上的打击或威胁,这会使他们的情绪产生种种不愉快甚至痛苦的体验,久而久之,就会不自觉地形成一种紧张、不安、焦虑、恐惧的情绪状态。这种状态一旦在潜意识或意识之中定下型来,就会形成不良的自我意象。每当他们参加人际交往活动时,就会在内心的“屏幕”上反映出自己社交时出现的种种不愉快和痛苦的心象来,而即刻心生恐惧感。 二是间接经验即社会学习。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看到或听到别人交往时出现的种种挫折如陷入困境,或遭受到难堪的讥笑、拒绝等。他们害怕类似的情景会在自己身上上演,并对此感到痛苦、羞耻、害怕。有些时候,他们甚至看电视、电影、书报也可以产生出恐惧感来。这些间接的情景和经验,会使青少年不自觉地预测自己在社交场合也会遭受令人难堪的对待,于是会感到紧张不安,焦虑恐惧。这种情绪状态的泛化最终会导致社交恐惧症。 认知行为疗法能很有效地治愈这一心理障碍,认知行为疗法是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从而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 医生在对患者进行认知行为治疗时,必须首先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分析恐惧对象。指出患者恐惧的原因是因为缺乏认知的反映,要想克服恐惧,就必须要先知己。医生要帮助其挖掘出“怕”的根源,认识“怕”的内容,计算“怕”的程度,衡量“怕”的概率。只有这样才能让患者正确评价自身在环境中的位置,这种方法也可以称作“个人定位法”。 在认知行为治疗中,可采用许多认知干预技术和行为矫正技术,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认知技术。 一、认识自动思维 在激发事件与消极情感反应之间存在着一些思想活动,它们可以是消极的自我陈述或心理想象。例如,患者在看到狗的时候就会产生恐惧,这是因为在他看到狗与恐惧反应之间会有一个想法,就是“狗会咬人”,还可能会产生狗咬人的恐惧想象。患者通常没有意识到这部分习惯的思维活动,它就是我们的“自动思维”。治疗时可以采用ABC理论说明激发事件A与反应C之间是有信念或思维活动B的影响作用,进而帮助患者认识自动思维的存在和影响。 二、列举认知歪曲 患者之所以会产生心理或行为障碍,与认知歪曲或错误有着密切的关系。此时,医生可以向患者列举出认知歪曲的表现,进而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认知水平并矫正错误思想。下面是几种常见的认知歪曲。 (1)主观臆想:缺乏根据,主观武断推测。比如,患者一件工作没有做好,便会因此推想所有的同事会因此而看不起自己。 (2)—叶障目:不顾及总体前后关系和背景,只看细节或一时的现象而得出结论。比如,学生在考试中有一题答不出,在考试结束后仍然一心只想着未答的那道题,并感觉这场考试完全失败了。 (3)乱贴标签:消极片面地把自己或别人公式化。比如,有的孩子不喜欢学习,于是孩子的母亲就会将孩子学习不好的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并认为自己没有尽到做母亲的职责。 (4)非此即彼的绝对思想:认为不是白的就是黑的,不是好的就是坏的,无法容忍错误,对待任何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比如,员工在一项较为重要的工作中没能到达自己预期的目标,他便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一切都完了。 三、改变极端的信念或原则 用现实的或理性的信念或原则替代极端或错误的信念原则。例如,一名患者的极端信念是“我必须且应该得到我想要的东西,因为这是我的权利”,而相应的更为现实的替代自我陈述是“尽管我十分想得到某件东西,而且我有权利去争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一定要得到它或别人一定要给我才行”;另一种极端的信念是“如果我为某件事而努力工作,那么我就应该获得成功”,相应的现实的信念可以是“任谁都无法保证事事成功,努力也不等于成功,它只是成功的一个条件而已”。 四、检验假设 认识并矫正认识歪曲、错误思想的一个方法是检验支持和不支持某种错误假设的证据。比如,一个人在受到挫折后,就消极地认为自己“一事无成”、“任何人都看不起自己”,甚至会因此变得非常抑郁,可实际上,他成功地做过很多事,大学毕业、顺利进入一家企业并成为了经理。检验假设的过程不仅能帮助患者认清事实,还能让患者发现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歪曲和消极片面的态度。 五、积极的自我对话 这个技术的实施方法有两种......

  1. 信息
  2. 前言 不要再躲在心理阴影的背后
  3. 第一章 通过自信塑造法则,消除自卑心理
  4. 1. 你是自卑的人吗?自卑的判断标准
  5. 2. 自卑通常都伴随着虚荣
  6. 3. 自卑心理在生活中的折射
  7. 4. 我们为什么会自卑
  8. 5. 催眠治疗带你走出自卑的泥淖
  9. 6. 自信塑造法则帮你消除自卑
  10. 第二章 放弃、自主与自我接纳,有效规避自恋心理
  11. 1. 为什么女性多自恋
  12. 2. 男性自恋和女性自恋
  13. 3. 我们早期接触的事物以后都有可能成为问题
  14. 4. 自恋心理在生活中的折射
  15. 5. 学会放弃是治愈自恋心理的第一步
  16. 6. 自主与自我接纳帮助你自我痊愈
  17. 第三章 放松与冥想,有效缓解抑郁心理
  18. 1. 谁都会难免抑郁
  19. 2. 抑郁心理的诱发机制
  20. 3. 抑郁心理在生活中的折射
  21. 4. 与糟糕的回忆和平共处
  22. 5. 通过冥想获得宁静并接受自我
  23. 6. 找出抑郁症复发的原因
  24. 第四章 认知行为疗法帮你战胜恐惧心理
  25. 1. 你在恐惧什么
  26. 2. 诱发恐惧的心理机制
  27. 3. 恐惧心理在生活中的折射
  28. 4. 治疗恐惧症必需的药物手段
  29. 5. 认知行为疗法是最有效的方法
  30. 6. 恐惧症与强迫症的区别
  31. 第五章 让焦虑症状在“顺其自然”中得到缓解
  32. 1. 区分正常焦虑和异常焦虑
  33. 2. 什么是焦虑症
  34. 3. 与焦虑障碍有关的人格障碍
  35. 4. 焦虑障碍的治疗方法
  36. 5. 顺其自然是缓解焦虑的最好方法
  37. 6. 自我催眠和冥想也能缓解焦虑
  38. 第六章 运用潜意识的力量抚平报复心理
  39. 1. 你的报复心理严重吗
  40. 2. 挫折容易产生报复心理,你是挫折易感人群吗
  41. 3. 正确对待挫折的两面性,避免滋生报复心理
  42. 4. 生活中常见的报复心理的表现形式
  43. 5. 合理运用心理防御机制,建立自我保护
  44. 6. 当报复心理已经产生,学会运用暗示的力量将其抚平
  45. 第七章 支持疗法帮你驱走强迫的魔鬼
  46. 1. 强迫症是一种恶魔般的障碍
  47. 2. 强迫障碍的诱发机制有哪些
  48. 3. 强迫障碍的主要表现
  49. 4. 强迫障碍的易感人群有哪些
  50. 5. 自我心理疗法是强迫症的“天敌”
  51. 6. 克服心理障碍的经验
  52. 第八章 个人精神疗法让你彻底摆脱神经性摄食障碍
  53. 1. 什么是神经性摄食障碍
  54. 2. 造成摄食障碍的原因不仅仅是减肥
  55. 3. 为什么摄食障碍患者中男性低于女性
  56. 4. 通过个人精神疗法治愈摄食障碍
  57. 5. 减轻日常生活中的精神压力,防止摄食障碍复发
  58. 6. 摄食障碍是可以预防的
  59.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