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行为心理学_萧一兵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萧一兵
内容节选
有多少种物体,就会有多少种特殊情结——恋物癖 但凡媒体出现“偷窃内衣者”的报道,人们往往称他们为“流氓”、“变态”、“神经病”等,憎恶程度可见一斑。诚然,“偷窃内衣者”的行为让人不安,甚至恐慌,但并非所有的“偷窃内衣者”都应遭受人们的唾弃。在这个群体中,绝大多数人是因为患上了“恋物癖”这种疾病才会有如此行为。 在A君还读本科的时候,宿舍楼二楼住着学校体育系的女生。面对这群女生,A君那帮哥们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辣,实在是辣,尤其是学健美的。当然,这种“辣”还体现在胸罩、内裤的款式上。为什么这么说呢?女生宿舍的窗口就是最好的证明,都明晃晃地在那儿晾着呢,透明的、蕾丝的、波点的…… 但是不知从哪一天开始,大家议论纷纷,体育系的女生最近很火大啊,挂出去的内衣一会儿工夫就不见了。学校管理员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就派了几名男生在附近蹲点守候,本以为是外来人员作案,没想到最后落网的竟然是自己身边的同学——一个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男生。管理员当即搜查他的寝室,发现了一堆证物,那时大家才明白了,原来他有强烈的恋物癖! 又是恋物癖,没错,就算你早已略有所闻,这里还是要啰唆几句。恋物癖是怎么回事?有这种嗜好的人又有着怎样的疯狂行为?他们常常是一类对收集异性物品表现出极大兴趣的人,甚至不惜丟尽脸面,用小偷小摸的手段得到想要的东西。千万别咋舌,这只是小高潮,一旦这类人拿到异性的用品,什么抚摸、嗅闻、舔舐的方式,统统都会用上,然而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帮助自己达到性高潮,而物品的主人在他们眼里反倒失去了价值。若是得不到手,他们就会显得焦虑不安。比如下面这个故事。 一对新婚燕尔的夫妇,一连三天,丈夫深情地迷恋于妻子的头发,他夜夜都是深情地抚摸着她的头发……抚着抚着,就睡着了。直到第四天,丈夫兴冲冲地带回来一个巨大的发套,上面有很浓密的厚厚的假发:“亲爱的,你给我戴上它!” 一时间,妻子就血浦上头,气得破口大骂。“好个变态狂,敢情你是来和我的头发结婚的。”兴头上的丈夫哪会理会这些,强行将妻子压在身下……之后,他又开始深情款款地抚摸刚给妻子买回来的假发。以后的曰子里,只要妻子一摘去假发,她在丈夫眼里的吸引力就立刻变为零。 由于妻子深爱着丈夫,所以只好选择了屈服,整晚戴着发套,并且还要时刻关注流行趋势,重要的是头发必须又密又长。在此后的5年时间里,这段婚姻的结果是他们有了两个孩子和72套假发。 下面再讲一个恋物癖手的经历。 某男,33岁,因有自杀倾向被家人送入医院接受治疗。当医生问其为什么要自杀时,他说道:“不知从哪天开始,我整个人就不对了。刚开始,在咖啡店或者饭店看到有女性用餐后留下的杯子,我就按捺不住自己,赶在被收拾之前,上去用嘴舔一舔它。后来,我会在街上尾随正在吃东西的女性,守望她们吃剩或扔到地上的食物,捡起来就吃。只有这样做,我才能达到快感和性满足。” 医生不解,追问:“就因为这个?” 某男:“能只因为这个吗?” “你们不知道,后来上面说的那些都填不满我。我开始到女澡堂门口花钱找人帮我置货也许你要纳闷了,究竟是什么货?其实就是女性洗澡时的浴水! 恋物癖就是这样,形形色色,可以这么说,有多少种物体,几平就会有多少种恋物癖。要说恋物癖的成因目前尚不清楚,有的学者认为,这种性心理障碍和下丘脑中枢神经介质分泌失调有关;也有的学者认为,是因为对异性肉体的原始欲望所致。 不过,较多肯定的观点却是,患者受童年环境与性意识混乱的影响,导致其人格发展受阻,对异性的性冲动受到了抑制,于是,一且患者的性兴奋与异性的物品,或与异性相关的某一情境形成了某种条件反射式的联系,就会形成恋物癖。曾经有一位男青年躺在地上,一位风姿绰约的女性将脚放在他身上,这一动作立马引发了他的性欲,从此以后,这位男子就成为一个恋足癖。 如上面所述,大多数恋物癖患者在偷窃之前,内心都会有点儿小纠结,然而一旦侥幸得手,又会因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责、悔恨,陷入痛苦之中。但是当他们下次见到异性物品时,还是会不知悔改。因此有人认为,与其说恋物癖患者在忍受痛苦的心理冲突,不如说他们在享受偷窃带来的紧张和刺激。可喜的是,这些人一般没有反社会、攻击、不合作或偏执等人格障碍,如果身边人能帮助其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对治疗会起到重要作用,恋物癖行为也会渐渐消失。 下面这几则在网上有代表性的恋物癖事例,看后更会让人感叹,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一名韩国男人和一个贴有动漫人物照片的大枕头相爱并结婚。在这名男子的箱子里装有许多关于动漫人物的抱枕,他最终和一个抱枕在当地的牧师面前结婚,并为抱枕穿上婚纱。 一名印度女子爱上了一条眼镜蛇,并和它结婚。在婚礼上,这名女子说:“尽管蛇不能说话也无法明白,但是我们有特殊的交流方式。每次当我把牛奶放到它住的洞旁,它都会跑出来喝。” 如此怪诞不羁的爆炸性新闻简直太多了,不过,内心脆弱的人可要谨记一点:千万......
- 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看不懂的身边人——那些困在躯体里的人格障碍
- 无法自控的身体——强迫型人格
- 令人头疼的神经过敏——偏执型人格
- 你有什么放不下的?——自卑型人格
- 肉体能装下几个“灵魂”?——多重人格
- 天生杀人狂——反社会型人格
- 人人都是“人来疯”——表演型人格
- 危险的凌晨4:48——人格障碍与自杀
- 第二章 你的人生是否过得胆战心惊——所有的“魔”都是“心魔”
- 你为什么害怕成为焦点?——社交恐惧
- 人前狂妄,人后哭泣——微笑型抑郁症
- 夹在天堂与地狱之间——躁郁双相
- 请淡定些,鸡血君——躁狂来袭
- 鬼神附体真的存在吗?——癔症
- 噩梦一再重演——PTSD综合征
- 是什么让你头皮发麻?——密集恐惧症
- 狭小空间的生死搏斗——幽闭恐惧症
- 女人开车更容易超速?——“人车合一”的错觉
- 为什么女生害怕时爰尖叫?——令人纠结的恐惧
- 第三章 谁来拯救你,我的睡眠——揭开睡眠中的那些怪癖和秘密
- 梦游中也能发短信?——睡眠短信症
- 世纪难题梦中解——睡前记忆
- 要不要唤醒梦游的人?——梦游症
- 睡觉时突然抽动一下是怎么回事?——入睡抽动
- 黑夜里的舞者——不眠人
- 你是否容易招惹“鬼压床”?——睡眠瘫痪症
- 真的存在现实版睡美人吗?——睡美人综合征
- 是享受,还是痛苦?——睡眠性爰症
- 肚子里住着一只贪吃鬼——梦游嗜食症
- 一笑就瘫倒——猝倒症
- 第二天有大事晚上就睡不好?——自我焦虑
- 第四章 是什么让我们欲罢不能——发现潜藏在身上的怪诞行为
- 欺侮别人会得到快感?——快感的诱惑
- 家庭暴力也会让人上瘾?——对于罪恶快感的依赖
- 为什么孩子会有如此怪异的行为?——破坏性行为
- 有多少种物体,就会有多少种特殊情结——恋物癖
- 你会不会热衷于畸形展览?——艺术的快感
- 为何我们会为虚构的故事如痴如狂?——想象的快感
- 什么吸引我们赌下去?——“差点就赢”的心理陷阱
- 为什么那么多人容易被动漫吸引?——二次元宅
- 恐怖片,为何我们越怕越爱看?—— 怕,并快乐着
- 刷微博为什么会成瘾?——微博控
- 她们为什么喜欢自拍?——曝光效应
- 穿过的用过的也有人喜欢?——占有的快感
- 第五章 嗜药者和瘾君子——解密人类的依赖行为
- 来自新石器时代的作物——大麻
- 罂粟花的致命诱惑——鸦片成瘾
- 让人欲罢不能的兴奋剂——安非他命
- 美酒虽好,不宜贪杯——酒精依赖症
- 最熟悉的药物伤你最深?——药物滥用
- 迷恋那一抹淡淡烟草味——烟草依赖
- 停停吧,贪吃的嘴——神经性贪食
- 要么瘦,要么死——神经性厌食
- 第六章 你是在恋爱,还是在发疯——那些鲜为人知的性心理障碍
- 美女与野兽的情结——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 “恋老癖”是真爰吗?——俄狄浦斯情结
- 灵魂进错了身体性别认定障碍
- 为什么有人爰野外滚床单?——追求刺激的快感
- 为什么身体疲惫不堪也无法停止?——性成瘾
- 谁会伸出咸猪手?——性骚扰
- 总想“露”给别人瞧一瞧——露阴癖
- 为什么网络偷情总是让人意乱情迷?——虚拟性爰
- 同性性行为就是同性恋吗?——同性性行为
- 为什么乖乖女喜欢男同性恋?——腐女
- 热衷角色扮演,是心理变态吗?——角色扮演
- 为什么有些男人钟爰穿女装?——异装癖
-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