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史(彩色图解版)_【英】萨拉—杰妮·布莱克莫尔 等主编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英】萨拉—杰妮·布莱克莫尔 等主编
内容节选
第七章格式塔心理学 人不会把事物看作不相关的独立物…… ——弗里茨·珀尔斯 格式塔心理学反对早期试图分离心智功能的心理学方法。德语单词“格式塔”(gestalt)的意思是“形式”或“整体”。格式塔心理学家将心智视为一个整体,认为人们通常感知的是统一体而非单个元素,如感知一首音乐的旋律而非一连串音符。20世纪50年代,弗里茨·珀尔斯采用格式塔的观点创造了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格式塔心理学始于1910年的德国。出生于捷克的心理学家马克斯·韦特海默在乘坐火车旅行时,在一个铁路交叉口看到了闪烁的灯光,这些灯光就像环绕着剧院的字幕,他因此产生了一个想法。他在法兰克福下车,买了一个叫做“西洋镜”(Zoetrope)的动态影像玩具。在酒店房间里,韦特海默找了一些纸条,并在上面绘上图案,这些纸条上的画不是由可识别的物体组成,而是由抽象的、从垂直到水平的线条组成的。通过改变这些元素,他能够研究造成动态图像错觉的条件,在这种错觉中,快速且连续显示的静止物体似乎在移动,因为大脑无法将其作为单独的元素感知,所以将其视为一个移动的图像。这种效果被称为“视移”,韦特海默称其为“似动现象”。根据韦特海默的说法,似动现象推翻了先前关于单个刺激如何被感知的理论。他提出,大脑将刺激视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而非一组独立数据的组合。 这个西洋镜制作于1886年,图中的塑像是一连串显示鸟类飞行的照片。旋转这个西洋镜,并通过西洋镜边缘的缝隙观看时,这些连续的塑像似乎成了一个单一的、移动的图像。 格式塔理论的创始人 韦特海默与他的两位助手沃尔夫冈·科勒和库尔特·科夫卡一起研究了似动现象,并于1912年在一篇题为《似动现象的实验研究》的论文中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这三位心理学家坚信,被结构主义者和其他心理学家采纳的分段方法不足以研究人类行为,他们三人因此成为德国格式塔学派的核心人物。他们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分别,当科勒被任命为柏林大学心理研究所主任时,他们又得以重聚,当时韦特海默已是该校的教员。该研究所的学生不需要参加讲座,而是利用其他学生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并准备发表文章。 1920年,韦特海默和科勒创办了《心理学研究》杂志,用于发表格式塔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1929年,韦特海默成为法兰克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在那里,他批评传统的逻辑形式忽视了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对他们所感知的事物进行分组和重组的方式。 马克斯·韦特海默于1880年出生于布拉格,他在转向心理学之前学习法理学(法律哲学)。他访问了布拉格、法兰克福和维也纳的精神病院,然后在法兰克福与沃尔夫冈·科勒和库尔特·科夫卡一起开始研究格式塔理论。 最少的努力 根据当时的感知理论,我们的感官获取的关于物理世界的信息是简单的,通常是无法察觉的感觉。例如,背景对话被认为是可以听(察觉)到的,但无法被感知(聆听),因为它是在人的注意力之外经历的。早期的心理学家,特别是那些结构主义学派的心理学家,把这些现象分解为单独的组成部分,如感觉、图像和知觉。这种观点没有考虑到当我们把这些现象作为一个整体感知时,它们所具有的额外意义。 韦特海默称,观察者的神经系统将所经历的刺激组织成一个整体(或称为格式塔),而非许多单独的印象。大脑寻找到一条捷径,把刺激物组织成信息组,就像我们把同一主题的所有文件放在一个档案里,或者把一个假期的所有照片放进一个相册里。韦特海默和后来的科勒认为,大脑将感知的事物组织成“整体”,神经系统的构成也反映了这一点。 在某些情况下,整体上发生的事情无法从单独片段的特征中推断出来。 ——马克斯·韦特海默 现代神经心理学对格式塔心理学关于大脑组织方式的大部分观点提出疑问。虽然我们现在知道神经纤维是按照限制其功能的模式排列的,但没有证据表明韦特海默和他的同事所相信的整体图像模型存在。另一方面,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的许多关于我们如何感知现象的问题是我们理解现代感知和心智理论的核心。 韦特海默的组织概念被称为“简洁原则”(Prägnanz)。他指出,当事物被视为一个整体时,思考所花费的能量就会最小化。我们可以将他的理论扩展到对人的思考。例如,我们更容易将一群足球运动员看作是一个团队,而非单个球员。如果我们试图同时思考一个以上的运动队,就能最清楚地理解这个概念:将球员视为两个或三个整体(团队)比视为许多个体成员要容易得多。 关键日期 ·1912年 韦特海默发表了第一篇关于感知的研究报告。 ·1927年 鲁道夫·阿恩海姆访问包豪斯。 ·1933年—1935年 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人物离开德国前往美国。 ·1947年—1969年 弗里茨·珀尔斯和劳拉·珀尔斯于美国发展了格式塔疗法。 格式塔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 格式塔理论的另一个核心思想是“背景下的图形”。例如,在一幅画中,格式塔理论认为整个画面都很重要,包括风景和人物,而非仅仅是其中一个元素(如人物......
- 信息
- 内容提要
- 第一章 何为心理学
- 第二章 古希腊思想
- 第三章 早期心理学
- 第四章 先天与后天
- 第五章 科学心理学的开端
- 第六章 机能主义
- 第七章 格式塔心理学
- 第八章 精神分析
- 第九章 现象学与人本主义
- 第十章 行为主义
- 第十一章 神经心理学
- 第十二章 脑成像技术
- 第十三章 认知心理学
- 第十四章 心理语言学
- 第十五章 计算机模拟
- 第十六章 进化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