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压力社交_李奕【美】唐文理;格雷戈里·M.福斯特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李奕【美】唐文理;格雷戈里·M.福斯特
内容节选
第五章创造仪式 “我们重复做的事情成就了我们。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亚里士多德 比赛到了决胜的一刻。 摩根弯下腰,深呼吸。汗水打湿了她额头上的一缕金发。她放下球拍,把头发撩到耳后,然后站直身子,准备发球。 球击中墙壁,发出沉闷的声响。对手迅速冲过去试图接住。两人在球场上打得有来有回,球在空中飞舞。摩根一个低截球,对方轻轻一挑。摩根将球从右墙猛击向左墙,对手横扫全场回球。然后,摩根看准时机,用力将球打向角落,对手只能全力狂奔去接那个球。 这是决定胜负的一分。 她的对手全力一跃,拼命挥拍。然后,他全速撞上了摩根。 球掉落地面,没有得分。 摩根摔倒在地,失去了意识。 接下来5分钟,摩根的意识一片模糊。她模糊地记得自己试图站起来,头疼得要命。那缕头发又挡在眼前,她只能看到一堵闪着光的白墙。 慢慢地,她的听力开始恢复。 世界变得喧哗起来。她隐约听到教练在喊她:“摩根……摩根……你没事吧?” 摩根摆了摆手,示意教练不用担心。她还撑得住。裁判说,得再打一球。 摩根又一次发球——一个完美的发球得分。比赛结束了。她与对手握手,回到看台上,拿起手机打了个电话。 “妈,我得去看医生。” 医生的诊断并不出乎意料——脑震荡。她得在家里卧床休息几天,一周内应该就能好转。 摩根回到家,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她以前也有过脑震荡,但从没像今天这样过。但她觉得应该听从医嘱,于是决定上床睡觉。 接下来的几天里,摩根几乎不能正常活动。她说话断断续续的,吃东西也只能慢慢来。周围的噪声让她难以承受,亮光刺得她睁不开眼。 几天后,她又去看了医生,医生还是那套说辞:回家休息,很快就好。 但她并没有好转。摩根第二天试着回学校,坐了20分钟的公交车,结果痛得哭了出来。她决定第三次去看医生。 这一次,医生建议摩根做个脑部磁共振成像扫描。看着扫描结果,医生的脸色变得很严肃。原来摩根并不是脑震荡,而是前后经历了三次中风。 从那以后,摩根的人生轨迹就彻底改变了。医生告诉她,她可能永远无法恢复到过去的状态。壁球生涯肯定是结束了,她的阅读、写作和思考能力可能也无法完全恢复。她得回家休息,只能看看随着时间的推移,能不能有所好转。 然而,五年后的今天,如果你看到摩根·布莱迈尔,你完全看不出她就是那个曾受重伤的高中生。确诊之后,她不仅被斯坦福大学壁球队录取,还成了高中所在班里的副班长。最后,她决定去哈佛大学学数学。 她是怎么做到的?原因之一在于她自己创造了一些小仪式。实际上,摩根的能量不仅源自她的壁球技术、数学成绩和班级职位,还源自她懂得如何培养习惯,并坚持下去。 要想了解摩根是如何恢复健康并且不断成长的,我们得先了解一些事情——习惯是怎么形成的、社交中的“曝光效应”有何力量以及为什么去一家新餐馆吃饭可能不是个好主意。 如何养成可以长期坚持的习惯? 仅凭动机和意志力,一个人并不一定能长期坚持某个习惯。斯坦福大学说服性技术实验室的创始人说,动机可以促成短期内的行为改变,却无法将这种改变长期维持下去。因此,依赖强大的动机来维持习惯并不是个好策略。培养习惯的方法比个人决心更重要。 图6 那么,我们该怎样培养新习惯呢?《习惯的力量》的作者查尔斯·都希格告诉我们,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什么是习惯。习惯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不自觉发生的行为模式。每个习惯都有三个部分: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暗示是触发习惯的信号,比如下班回到家可能就会想吃点零食。惯常行为就是习惯本身,比如吃零食。而奖赏就是习惯带来的那种良好感受——或许是味蕾上的满足感,或许只是下班后的精神放松。 想象一下:你想要养成每周和朋友一起吃下午茶的习惯。你们两个人以前试过养成这个习惯,但一直没有成功。要么你们俩都太忙,要么就是找不到合适的时间去餐厅。那么,你该怎么做呢? 第一步是设置可持续性暗示。你肯定有很多自己的日常小习惯,比如早晚刷牙、按时吃晚饭或者拖拖拉拉地工作。这些习惯都是从某个小暗示——那个在你脑海里轻轻叮嘱你该开始做什么的声音——开始的。这种暗示可能和时间、地点或者某种情境挂钩。 你意识到暗示的力量,决定每周三下午4点跟朋友一起吃下午茶。周中的无聊和对小点心的渴望就成了你的暗示。 一旦你留意到暗示,惯常行为就开始了。很简单:你大口享受美食,朋友则向你吐露生活琐事。 最后,你得为达成“每周下午茶日”的成就奖励一下自己。奖赏很关键,它可以帮你不断巩固习惯。虽然我们通常认为奖赏足够丰厚才有效,但实际上它只要能标志着完成成就即可。 以刷牙为例,刷完牙后那股清新的薄荷味就是个小奖赏,提示你刷牙任务完成。有意思的是,牙膏里的清洁成分并不会给你带来这种感觉,是牙膏制造商故意添加柠檬酸或薄荷油来给你这种清爽感。慢慢地,你的大脑就会开始渴望这种感觉,从而激励你每天刷牙。你吃下午茶的奖赏可能就是糖分带来的快感。如果那还不够,可以吃完后来颗薄荷糖,享受那种沁......
- 信息
- 推荐序 哈佛大学院长的幸福感之源
- 作者序1 人际关系是我人生最好的投资
- 作者序2 我身边的“人际关系大师”
- 引言 做人际关系的优等生
- PART 1 建立人际关系的五项万能绝技
- 第一章 灰姑娘的百宝箱
- 第二章 主动出击
- 第三章 认真倾听
- 第四章 拥抱脆弱
- 第五章 创造仪式
- 第六章 经常给予
- PART 2 进阶:灰姑娘五项技能的补充和灵活应用
- 第七章 优先级排序
- 第八章 寻找导师
- 第九章 约会和爱情
- 第十章 过去的人际关系
- 结章 卡米尔的逆袭人生
- 后记 一个坚守五年的承诺
- 译后记 种下一颗好种子,用真诚和主动让它发芽
- 致谢1
- 致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