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婚姻家庭卷_江必新;何东宁;肖芳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江必新;何东宁;肖芳
内容节选
【规则理解】马原主编:《新婚姻法案例评析》,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382页。 夫妻共同债务,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或一方为维持共同生活的需要,或出于为共同生活的目的从事经营活动所引起的债务 。《民法典》第1089条规定:“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根据该条规定,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民法典》第1064条进一步对夫妻共同债务规定:“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一、关于夫妻债务制度的演进 1950年 《婚姻法》第24条对夫妻债务制度进行了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担的债务,以共同生活时所得财产偿还;如无共同生活时所得财产或共同生活时所得财产不足清偿时,由男方清偿。男女一方单独所负债务,由本人偿还。”该条明确夫妻共同债务的标准是 “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担的债务”,并明确夫妻共同债务 “以共同生活时所得财产偿还”为原则,并基于当时女性经济能力较弱的实际情况,规定若无共同生活所得财产或共同生活时所得财产不足清偿时,由 “男方清偿”。1980年 《婚姻法》第32条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以共同财产偿还。如该项财产不足清偿时,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男女一方单独所负债务,由本人偿还。”该规定与之前婚姻法在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上保持一致,仍将 “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作为认定夫妻共同债务的标准。但将夫妻共同财产不足清偿共同债务时, “由男方清偿”改为 “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夫妻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之后 《民法通则意见》第43条规定:“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从事个体经营或者承包经营的,其收入为夫妻共有财产,债务亦应以夫妻共有财产清偿”,即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经营所负债务问题进行专门规定。从该条条文表述看,一方从事个人经营或者承包经营的,产生的债务并没有明确为夫妻共同债务,但明确了夫妻共同财产为该债务的责任财产。2001年 《婚姻法》修改时对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与之前婚姻法保持一致,对夫妻共同债务的偿还规则略有变动。其中第41条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即将原来的 “以共同财产偿还”改为 “应当共同偿还”。根据该规定,在对外关系上,夫妻双方均有以自己全部财产承担清偿义务的责任,即 “共同偿还”。《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5条又规定:“当事人的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已经对夫妻财产分割问题作出处理的,债权人仍有权就夫妻共同债务向男女双方主张权利。一方就共同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后,基于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的法律文书向另一方主张追偿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根据该规定,在夫妻双方的内部关系中,可以划分各自应承担的份额。 由于原 《婚姻法》第41条并未明确如何认定 “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司法实践中存在模糊认识,各地做法不一,还出现部分夫妻串通逃避债务,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情形。为此,原 《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4条规定:“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属于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情形的除外。”根据该条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应当按照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第三人知道夫妻双方属于约定分别财产制的除外。该条在当时背景下有利于遏制夫妻恶意逃债损害债权人利益的现象。但是审判实践中,又发现夫妻一方伪造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债务,侵害配偶一方权益的情形。为平衡债权人与未举债一方的利益,最高人民法院2017年又发布了 《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的补充规定》,明确 “夫妻一方与第三人串通,虚构债务,第三人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一方在从事赌博、吸毒等违法犯罪活动中所负债务,第三人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2018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又在总结审判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发布了 《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了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标准。......
- 信息
- 作者介绍
- 出版修订说明
- 序
- 凡例
- 第一章 婚约聘礼
- 【裁判规则】
- 【规则理解】
- 【拓展适用】
- 【典型案例】
- 第二章 监护
- 【裁判规则】
- 【规则理解】
- 【拓展适用】
- 【典型案例】
- 第三章 抚养
- 【裁判规则】
- 【规则理解】
- 【拓展适用】
- 【典型案例】
- 【裁判规则】
- 【规则理解】
- 【拓展适用】
- 【典型案例】
- 第四章 夫妻共同财产的特殊情形
- 【裁判规则】
- 【规则理解】
- 【拓展适用】
- 【典型案例】
- 【裁判规则】
- 【规则理解】
- 【拓展适用】
- 【典型案例】
- 【裁判规则】
- 【规则理解】
- 【拓展适用】
- 【典型案例】
- 第五章 夫妻婚内财产分割协议
- 【裁判规则】
- 【规则理解】
- 【拓展适用】
- 【典型案例】
- 第六章 离婚财产分割
- 【裁判规则】
- 【规则理解】
- 【拓展适用】
- 【典型案例】
- 第七章 夫妻共同债务
- 【裁判规则】
- 【规则理解】
- 【拓展适用】
- 【典型案例】
- 【裁判规则】
- 【规则理解】
- 【拓展适用】
- 【典型案例】
- 第八章 赡养
- 【裁判规则】
- 【规则理解】
- 【拓展适用】
- 【典型案例】
- 第九章 被抚养人
- 【裁判规则】
- 【规则理解】
- 【拓展适用】
- 【典型案例】
- 第十章 事实婚姻关系配偶的继承权
- 【裁判规则】
- 【规则理解】
- 【拓展适用】
- 【典型案例】
- 第十一章 人工授精所生子女的继承权
- 【裁判规则】
- 【规则理解】
- 【拓展适用】
- 【典型案例一】
- 【典型案例二】
- 第十二章 继子女的继承权
- 【裁判规则】
- 【规则理解】
- 【拓展适用】
- 【典型案例】
- 第十三章 遗产的处理
- 【裁判规则】
- 【规则理解】
- 【拓展适用】
- 【典型案例】
- 【裁判规则】
- 【规则理解】
- 【拓展适用】
- 【典型案例】
- 第十四章 遗嘱执行人
- 【裁判规则】
- 【规则理解】
- 【拓展适用】
- 【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