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民事诉讼卷(上册)_江必新;何东宁 等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江必新;何东宁 等
内容节选
【拓展适用】 一、我国民事诉讼级别管辖制度的立法情况及问题 (一)级别管辖的划分 《民事诉讼法》第二章第一节“级别管辖”针对四级法院的管辖案件范围分别作了如下规定: 1.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民事诉讼法》第18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即除法律规定由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外,其余的第一审民事案件都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另外,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等审理的非讼案件,一律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2.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民事诉讼法》第19条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一)重大涉外案件;(二)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三)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3.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民事诉讼法》第20条规定:“高级人民法院管辖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4.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民事诉讼法》第21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一)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二)认为应当由本院审理的案件。” (二)级别管辖存在的问题刘学文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级别管辖异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解读》,载《法律适用》2010年第1期。 级别管辖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划分级别管辖的标准所采用的“三结合”方法,即结合案件性质、繁简程度、影响范围确定级别管辖,理论上讲是周密的,但可操作性还有待加强,尤其是一般案件与特殊类型案件的界定标准不够清晰,相关司法解释及司法文件相对分散,容易造成实践中掌握尺度不一的情形。二是诉讼标的额较大的案件和当事人跨地区案件产生问题较多。例如,中、基层人民法院违反级别管辖标准,越级受理本应由上级法院管辖的案件。 三是长期以来,级别管辖视为法院内部分工问题,对当事人级别管辖异议不作书面裁定,对当事人程序权利的保障力度不够。 二、我国民事诉讼级别管辖制度的完善 为进一步明晰级别管辖标准,考虑到诉讼标的数额大小基本能反映出案件的影响大小及难易程度,也可以避免各级法院在确定级别管辖时带有过浓的主观因素,司法实践中逐步确立了以争议标的数额作为划分级别管辖主要标准的原则。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结合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司法审判实践经验,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调整高级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商事案件标准的通知》,对中、高级法院的受案范围作了明确划分。该通知第5条规定,对重大疑难、新类型和在适用法律上有普遍意义的案件,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39条的规定,由上级人民法院自行决定由其审理,或者根据下级人民法院报请决定由其审理,为特定案件的管辖权“上调性转移”提供了依据。 司法实践中,还逐步形成了一类特殊的级别管辖,即以案件的性质和类型确定管辖。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商事案件诉讼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对建立涉外民商事案件集中管辖制度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即第一审涉外民商事案件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省会、自治区首府、直辖市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经济特区、计划单列市中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其他中级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管辖。上述中级人民法院的区域管辖范围由所在地的高级人民法院确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法释〔2022〕2号)第3条第1款规定:“证券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案件,由发行人住所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在的市、计划单列市和经济特区中级人民法院或者专门人民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若干问题的规定》等对管辖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此外,知识产权案件、金融案件、仲裁司法审查案件、破产案件等也均有其相应的管辖规定。 2009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民事级别管辖异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通过保障级别管辖异议权的程序权利,规范上下级法院之间管辖权的转移入手,将民事案件级别管辖异议的行政化处理模式改革为诉讼化模式,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民事诉讼级别管辖的制度体系。该司法解释规定,人民法院对被告在法定期间提出的管辖权异议以裁定方式进行处理;对人民法院就级别管辖异议作出的裁定,当事人享有上诉权;受诉法院发现其没有级别管辖权应当依职权移送等,对于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合理分配司法资源、促进司法公正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三、级别管辖异议案件审查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在管辖权异议裁定作出之前,原告申请撤回起诉的处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级别管辖异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条规定,在管辖权异议裁定作出前,原告申请撤回起诉,受诉人民法院作出准予撤回起诉裁定的,对管辖权异议不再审查,并在裁定书中一并写明。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受诉法院无管辖权的,原则上应裁定将案件移......
- 信息
- 作者介绍
- 出版修订说明
- 序
- 凡例
- 第一章 民事纠纷的可诉性
- 【裁判规则】
- 【规则理解】
- 【拓展适用】
- 【典型案例】
- 第二章 形成之诉
- 【裁判规则】
- 【规则理解】
- 【拓展适用】
- 【典型案例一】
- 【典型案例二】
- 【典型案例三】
- 【典型案例四】
- 【典型案例五】
- 【典型案例六】
- 【裁判规则】
- 【规则理解】
- 【拓展适用】
- 【典型案例】
- 第三章 诉讼标的
- 【裁判规则】
- 【规则理解】
- 【拓展适用】
- 【典型案例】
- 第四章 诉的合并
- 【裁判规则】
- 【规则理解】
- 【拓展适用】
- 【典型案例】
- 【裁判规则】
- 【规则理解】
- 【拓展适用】
- 【典型案例】
- 第五章 诉讼请求
- 【裁判规则】
- 【规则理解】
- 【拓展适用】
- 【典型案例】
- 【裁判规则】
- 【规则理解】
- 【拓展适用】
- 【典型案例】
- 第六章 案由
- 【裁判规则】
- 【规则理解】
- 【拓展适用】
- 【典型案例】
- 第七章 级别管辖
- 【裁判规则】
- 【规则理解】
- 【拓展适用】
- 【典型案例】
- 第八章 地域管辖
- 【裁判规则】
- 【规则理解】
- 【拓展适用】
- 【典型案例】
- 第九章 协议管辖
- 【裁判规则】
- 【规则理解】
- 【拓展适用】
- 【典型案例】
- 【裁判规则】
- 【规则理解】
- 【拓展适用】
- 【典型案例】
- 【规则理解】
- 【拓展适用】
- 【典型案例】
- 第十章 管辖权异议
- 【裁判规则】
- 【规则理解】
- 【拓展适用】
- 【典型案例】
- 【裁判规则】
- 【规则理解】
- 【拓展适用】
- 【典型案例】
- 【裁判规则】
- 【规则理解】
- 【拓展适用】
- 【典型案例】
- 第十一章 涉外民事诉讼管辖
- 【裁判规则】
- 【规则理解】
- 【拓展适用】
- 【典型案例一】
- 【典型案例二】
- 第十二章 适格当事人
- 【裁判规则】
- 【规则理解】
- 【拓展适用】
- 【典型案例】
- 【裁判规则】
- 【规则理解】
- 【拓展适用】
- 【典型案例】
- 第十三章 公益诉讼
- 【裁判规则】
- 【规则理解】
- 【拓展适用】
- 【典型案例】
- 第十四章 公司代表诉讼
- 【裁判规则】
- 【规则理解】
- 【拓展适用】
- 【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