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创伤的预防与疗愈_【美】彼得·A.莱文;玛吉·克莱恩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美】彼得·A.莱文;玛吉·克莱恩

内容节选

第6章意外和摔倒的情绪急救 意外和摔倒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事故,是最常见的创伤来源。事实上,当婴儿开始蹒跚学步时,他们只有经历多次摔倒才能学会走路。正是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回到平衡的感觉促进了婴儿的成长。尽管摔倒和意外频繁发生,但是我们只要稍作努力就能帮助儿童避免摔倒和意外之后的创伤感。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对成人来说微不足道的事情发生在儿童身上,即使没有导致儿童受伤,也有可能使他们受到惊吓。另外,如果儿童有“自己不会受伤”或“好孩子不哭”等迎合父母期望的想法,往往会掩盖创伤的负面影响。 并不是所有的摔倒都会让儿童无法应对、内心崩溃。因为即使是轻微的摔倒,个体也会在“无可避免地倒地”之前激发额外能量,试图在千钧一发之际纠正自己的动作。当身体第一时间感到失去平衡时,往往会做出各种动作来防止自己摔倒在地。特别是在没有受伤或受到惊吓的情况下,小事故是一种机遇,会为儿童提供增强感官意识和练习“急救”的机会,因为他们可以借此建立心理弹性,作为生活中各种事件的“应急准备”。 下文讲述的“意外和摔倒的情绪急救”指南看起来有些熟悉,因为这部分内容与第4章的知识点有重叠。第4章将作为复习内容,引导大家回顾如何预防创伤的“具体症状”;而本章主要围绕意外和摔倒展开。无论事故是否严重,都可以使用本章指南,因为预防胜于治疗。 意外和摔倒的情绪急救:基本指南 1.成人调整自己的反应(如第4章所述,需格外注意这一点) 请关注自己的恐惧或担忧程度。接下来,深吸一口气,慢慢呼出,慢慢地感受身体内部的感觉,直到你充分放松下来,能平静地做出反应。一个过于情绪化或过度压抑情绪的成人可能会和摔倒或意外一样让儿童感觉害怕,甚至让儿童更加恐惧。此处可借用一个提醒:当成人陪同儿童乘坐飞机时,遇到意外情况,应该“成人先戴上氧气面罩”。 2.让儿童保持安静 如果出于安全考虑或伤害场景的具体特点,需要抱起或挪动儿童时,请确保他们得到充分的支撑。哪怕儿童有自己行动的能力,也要保证儿童在成人的帮助下挪动,不能让他们自己挪动。因为儿童受到惊吓后身体会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不能准确觉察自己的受伤程度。成人需要用满怀爱意的行动,或是用坚定、自信、威严的声音,向儿童传达会保护他们,知道如何保护他们的信息。如给孩子披上一件衣服或盖上被子,让他们的身体保持舒适的温暖。如果儿童头部在事故中受伤,可以让他们休息,但绝不能让他们睡着,直到医生检查确认安全后,才能同意他们入睡。 3.让儿童多休息,注意安全 如果儿童出现惊吓症状(如眼神呆滞、面色苍白、呼吸急促或呼吸较浅、方向感丧失、过度情绪化或过度平静,以及若无其事等),更要让儿童多休息,注意安全,不能起来继续玩耍。成人可以示范一些放松、安静、沉稳的行为,告诉儿童该怎么做。比如,孩子摔倒后,妈妈可以用平静自信的语调跟他们说“摔倒之后,你得静静地坐会儿或躺会儿,直到没事了再起来。妈妈会一直陪着你,哪儿都不去”。 4.抱住儿童 如果是婴儿或者新生儿,你应该抱着他。注意一定要用温柔的、非限制性的方式抱着他,绝不能抱得太紧,也不能过度拍打或摇晃,因为这样会干扰身体的自然反应,中断他的恢复过程。如果既想向大龄儿童传达支持和安慰,又不想干扰恢复过程,建议你把手放在儿童后背中间部位或心脏后方,或者放在上臂靠近肩膀的部位。成人的冷静沉着会通过触觉直接传递给儿童,让儿童感觉踏实、放心。 5.惊吓感逐渐消失后,引导儿童关注自己的身体感觉 (第5步和第6步是第4章内容的回顾,也是预防和治愈创伤的核心内容) 帮助儿童恢复正常话语涉及爬行脑的功能,是关于身体感觉、时间和耐心的语言。成人可以温柔地问孩子“身体内部”有什么感觉,再以疑问句重复他的回答:“你的身体感觉还好吗?”等对方点头或有其他回答后,再提出更具体的问题:“你的肚子(头、胳膊、腿等)感觉如何?”如果孩子说某个部位有明显的不适感,就温柔地询问它的位置、大小、形状、颜色或者重量。用诸如“现在这些石块(尖锐物、硬块、刺痛)感觉如何”的话语,继续引导孩子停留在当下。如果孩子年龄太小或过于惊吓无法说话,就让他们指出疼痛部位。 6.问题之间保持一两分钟的沉默 适当的沉默对儿童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成人操作起来难度较大。沉默期间,任何循环都可能通过释放多余的能量而走向结束。成人要密切关注那些代表一个循环已经结束的信号,这些信号包括轻松自然的深呼吸、停止哭泣或颤抖、伸展身体、打哈欠、微笑、进行或中断眼神交流。沉默期间,注意观察是否会出现新的循环,或者当下出现的新感觉是否已足够强烈。 7.急救开始后,不再谈论意外或摔倒 急救开始后,成人不能再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需要知道”的想法或者为了减轻自己焦虑而询问任何问题。因为“故事讲述”会干扰孩子通过无意识感觉释放多余能量的过程。稍后,孩子可能会围绕意外事故讲述一个故事,画一幅画,或演示事情经过。这......

  1. 信息
  2. 推荐序
  3. 序言
  4. 本书概览
  5. 第一部分 理解心理创伤
  6. 第1章 什么是心理创伤心理创伤的工作性定义
  7. 第2章 心理创伤事件的来源从普通事件到特殊事件
  8. 第3章 儿童心理创伤的体征和症状
  9. 第二部分 儿童心理创伤预防的指导原则
  10. 第4章 情绪急救或如何成为优质“创可贴”
  11. 第5章 感觉、想象和体验使用动物意象和儿童诗歌改善心理创伤症状
  12. 第三部分 常见情况指导
  13. 第6章 意外和摔倒的情绪急救
  14. 第7章 父母和医护人员的预防措施
  15. 第8章 父母离婚、死亡和分离帮助儿童走出心理丧失
  16. 第9章 预防和治疗性骚扰导致的严重心理创伤
  17. 第四部分 通过预防和社会变革展望美好未来
  18. 第10章 呱呱坠地分娩和婴儿
  19. 第11章 幸福课堂帮学生改善学习障碍和自我调节障碍
  20. 第12章 应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学校内外的危机干预
  21. 第13章 面向未来的医疗服务改革儿科创伤最小化方案
  22. 附录A 意外和摔倒的情绪急救
  23. 附录B 症状清单
  24. 致谢
  25. 注释
  26.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