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抑郁: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成功自救_王宇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王宇
内容节选
第二节认识抑郁 说清楚什么是抑郁,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每个陷入抑郁的人有着不同的症状表现,当然也对抑郁有着个人化的体会和理解。一般而言,抑郁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对未来的希望、对自己及他人的看法,同时也会很大程度影响人的食欲和睡眠等生理情况。患者越希望自己能够快乐积极一点儿,越是难以做到,好像整个人已经不受自己的控制,经常和自己唱反调。看到他人可以轻易获得我们期待已久的快乐,会更加刺痛我们的心。在患抑郁症之前,我们对生活和未来也许抱有很多希望和理想,但在陷入抑郁后,一切都变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只有:“我什么时候才能好起来。”周围的人也试图理解和关心我们,却无法真正理解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切。毕竟抑郁是一种无形的伤。别人也许会认为我们在无病呻吟,或小题大做。而且,就算别人可以体会到我们的痛苦,也爱莫能助。 抑郁者往往会体验到严重的束缚感,无法挣脱。下面是一位抑郁者的随笔。 我感觉自己就像是被锁在笼子里,随着时间的流逝,虽然我还在挣扎,但这些都无济于事,我越想着冲出来,就会变得越疲惫,现在的我已经被撞得头破血流,却还是不愿放弃地挣扎着,希望奇迹会出现,笼子会突然打开。我也知道把笼子锁起来的人正是我自己,但我怎样才能找回自己?谁能给我这个答案。 在这不停挣扎又不停挫败的循环中,毅力被不断地消磨,生存的意志受到严酷的考验,一些人放弃了,一些人坚持了过来,重新找回了自己,找回了久违的快乐。所以,战胜抑郁除了正确的方法,还要有坚韧的精神——请记住:有时成功的关键在于,不放弃努力! 抑郁者的核心问题是缺乏快乐,更确切地说是丧失了体验快乐的能力。过去可以让我们开心的事情,现在却无法激发我们的兴趣,越想摆脱这种状态就陷得越深,无力自拔。当一次次的抗争换来的是失败与绝望,改变的动力就会进一步被削弱,进而选择逃避。起初,逃避可能会让我们感觉好些,但最终,逃避也会成为我们问题的一部分。越逃避,就越恐惧;越逃避,就越自我疏离;越逃避,就越被失败及不快乐的感觉所淹没。 在绝望与无助中,我们总是期待奇迹的发生,并幻想这一切痛苦只是一场梦,但这些痛苦却又真实地摆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无法逃避,无力摆脱。 下面是一位抑郁者写的随笔。 我没有外界的压力,却饱受折磨。 我担忧,我恐惧,我孤单,我哭泣,我自责……如此循环着。 我企盼有意义、丰富多彩的生活,越这样,越认为自己的处境无奈、灰暗。 我需要独立自主,他们(父母)不应该管我、关心我,只需为我提供食宿即可。他们也确实如此做了,我却又不满了:我还没有能力去独立,我什么都不会,我什么也没学。 我空出的时间很多,就那样循环、循环、循环,我不断地恐慌,那是他们造成的。 我不断地希望可以有个新的开始。 可我又不想了。时间还有很多,可以再等等,再等等。现在似乎还欠缺些什么,等一切准备好,会更完美。 我的心理素质很好,我一直在自我安慰,一直。 最后,我崩溃了。我号啕大哭,瞬间,我得到了解放。 现在,我又在回想,寂静、沉默、虚伪、冷清。没有繁华,没有诱惑,没有陷阱。 我不再需要自我安慰了,或许我麻木了。 我在逃避着那些我无法逃避的。 抑郁不仅影响我们的情绪,而且还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思维、想象、生理等方方面面。 情绪 处于抑郁中,我们的情绪会变得低落,缺乏体验快乐的能力,即使过去能够让我们开心的事情,现在也不会引发我们快乐的感觉。我们越希望自己能够快乐起来,就会越关注情绪,就越难以快乐起来。所以,对情绪过于关注反而不利于情绪的平复,我们不要逼着自己快乐起来,而要试着问问自己:我为什么不开心?一开始我们可能找不到任何原因,这其实提示着我们缺乏对自己的了解。当我们开始了解自己,倾听情绪在告诉我们什么时,不快乐就不是那么难以理解了,反而是一种“情理之中”的事情。比如,如果你把别人的肯定当成自我肯定的条件,那么当你得不到他人的认同与肯定时就会不快乐,因为你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从中我们会得知:情绪仅仅是“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晴雨表”,通过对情绪的分析,可以发现我们内心深处的“需要”,通过发现“需要”我们可以慢慢发现内心深处的自己。 思维 情绪的变化会影响一个人看待事物的方式和角度。同理,某种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情绪。例如,一个人情绪不佳,就比较容易把他人没有恶意的玩笑解读为对自己的否定,而不会理智地思考是否还有其他可能性;而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是不可爱的或失败者,受这种自我否定的思维影响,想必他也不会有什么好心情。 人在抑郁的状态下,思维会陷入某种非理性中,这种思维倾向又会让他的情绪变得更加抑郁。例如,一个失恋的人如果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所以才会恋爱失败,那么他很可能会想到过去被拒绝和被否定的经历而更加确定自己是不可爱的、不讨人喜欢的,从而进一步陷入情绪低谷。 所以,通过改变思考问题的角度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来改善情绪状态,只有我......
- 信息
- 赞誉
- 推荐序一 小鸟为什么要唱歌
- 推荐序二 成为美丽的蝴蝶
- 推荐序三 找回属于你自己的“春天”
- 作者序
- 第一章 抑郁人生
- 第一节 内心的挣扎
- 第二节 滑落的青春
- 第三节 为什么会是我
- 第四节 我在干什么
- 第五节 困兽之斗
- 第六节 “最后的晚餐”
- 第七节 牵挂的力量
- 第八节 因为有爱
- 第九节 渐见光明
- 第十节 新的生活
- 第十一节 勇往直前
- 第十二节 真实的生活
- 第十三节 尾声:蜕变
- 第二章 抑郁的初步治疗
- 第一节 了解抑郁
- 第二节 认识抑郁
- 第三节 抑郁产生的原因
- 第四节 抑郁的心理治疗
- 第五节 初步治疗
- 第六节 思维与情绪
- 第七节 我们的思维容易犯哪些错误
- 第八节 如何找到负性思维
- 第九节 如何挑战负性思维
- 第十节 挑战负性思维的其他方法
- 第三章 抑郁的深入分析
- 第一节 抑郁与病态完美主义
- 第二节 病态完美主义的表现
- 第三节 如何摆脱病态完美主义
- 第四章 抑郁与人际关系和工作
- 第一节 抑郁与人际关系
- 第二节 抑郁与工作
- 第五章 与抑郁有关的具体问题
- 第一节 伪抑郁患者
- 第二节 亲人可以做点什么
- 第三节 关于心理治疗
- 附录一 抑郁随笔:我确实不接纳自己
- 附录二 抑郁日记
- 寄语 医治童年的伤痕——爱你自己
- 后记 找回自我的旅程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