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简史100年_朱广思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朱广思
内容节选
弗洛伊德——改变世界的犹太人 心理学两个最早的门派的斗争,似乎和大众关系不大,还仅仅是学术圈的内部纷争。而有位大师却用“恋母情结”“精神分析”“自我、本我、超我”等名词吸引了大众的注意力,他就是弗洛伊德,是每个心理学工作者超越不了也避不开的一座高峰,也是自身争议最大的心理学家。 比起心理学,先当上语言天才 如果单说心理学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弗洛伊德排第二,第一肯定空着(虽然有人敢坐第一位,咱们后文再说)。20世纪有三个改变世界的犹太人:卡尔·马克思、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而我们的主角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至今仍然是很多人最早甚至此生唯一能叫上名字的心理学家。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出生于1856年5月6日,非常好记,也有小道消息说其实是3月6日,为了掩盖母亲未婚先孕而改的。据说他出生的时候胎衣包住了头面部,母亲对此很高兴,认为这个孩子不寻常。同年出生的还有同治皇帝和尼古拉·特斯拉。在中国,这一年是大清咸丰六年,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重庆发生有史以来最强地震,山西出现历史上首次蝗灾,第二次鸦片战争打响。而地球另一端的欧洲,弗洛伊德的出生也将撼动世界。他出生在奥匈帝国的一个犹太人家庭,这个地方如今已经划入捷克境内。捷克是欧洲国家中“不守传统”的典范,现在世界上无神论者最多的白人国家。 弗洛伊德的父亲雅各布是一个老实的羊毛商人,母亲阿玛莉亚·那萨森是父亲的第三任妻子,出身当地望族,脾气火暴。之前雅各布已经有了俩儿子,都已经20多岁,而21岁的阿玛莉亚生的第一个孩子就是弗洛伊德,出生的时候起名叫西格斯蒙德(Sigismund)。他3岁时,全家搬到了德国的莱比锡,虽然只待了一年,但是莱比锡这个地方似乎冥冥中给弗洛伊德埋下了心理学的种子。4岁时,全家又搬到维也纳,这也是弗洛伊德生活最久的城市。弗洛伊德比自己大哥的儿子还小了一岁,他成年后曾爆料,由于年少无知,加上自己小时候并不理解辈分到底是什么,所以童年时代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以为长兄伊曼努尔是自己的父亲。他还有一个“黑历史”,就是尿床。一次他尿床后对母亲说:我将来一定给你买一张漂亮的大床。他在七八岁的时候,还曾跑到父母的卧室,在地板上解了个小手,他的父亲当然很冒火,对他母亲说:“这小子不会有什么出息。”小弗洛伊德听后大哭了一场。几十年后他回忆说:“这对我的野心肯定是个可怕的打击,暗示这个场景的梦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我以后的生活里,与我以后的成就与成功如影相随,就像我要对父亲说:你瞧,我终究出息了。”这一事件或许是个希腊悲剧式伏笔。 雅各布虽然在商人中算家底微薄,他自己的文化程度也不高,但是他非常重视子女教育。弗洛伊德从小就智力超群,8岁能读莎士比亚戏剧,9岁上名校史伯尔中学,而欧洲人一般10岁上中学。入学后,弗洛伊德继续展示“主角光环”,第一次考试就傲视群生。从第三年起,他就是全学校过得最舒服的学生了。由于太优秀,平时他被特许免考,每年只需参加一次年终考。在这样的大考里,他连续6年名列第一。不过,不用备考的时候他也没有瞎玩,不仅学习了拉丁语、希腊语、法语和英语,还自学了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加上本来就懂得的奥地利官方语言德语和犹太人的希伯来语,也就是说,他会至少8种语言。老师们也夸他“具备了与年纪不符的相当渊博的知识”。不过在弗洛伊德看来,自己的父亲有点让他失望,他十来岁的时候父子俩外出,父亲的帽子被一个不友好的基督徒打掉了,父亲捡起帽子一声没吭,弗洛伊德觉得这“太伤自尊了”。 1873年,17岁的弗洛伊德大学预科(欧洲大学的基础课程)以最优学业成绩毕业,到了选专业的时候。他当时既想当政治家,又对达尔文进化论比较感兴趣,可由于犹太人在欧洲一直不受待见,从政的希望渺茫。如果不继续上学,只能回家继承父亲的生意,弗洛伊德在听了自然课之后,决定进入维也纳大学学医。 “我们至今仍未知道鳗鱼是如何生产的” 弗洛伊德上大学之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把自己的名字改成西格蒙德,这样就让本来很绕口的德语名字变得好念了一些。在大学里,他一口气选修了一大堆课程,大部分都是自然科学类的,每周要听30节课。他不仅定期听著名动物学家卡尔·弗里德里希·威廉·克劳斯教授的“动物学与达尔文主义”系列讲座,还上了布伦塔诺的课程。当时德国还有个更爱怼基督教的哲学家,叫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Ludwig Andreas von Feuerbach,1804-1872),是黑格尔的徒弟,唯物主义代言人,也是德国哲学史上第一个自觉地、公开地同基督教决裂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他认为基督教的上帝是个幻象。弗洛伊德认真看了费尔巴哈的作品,这为他后来离经叛道的理论埋下了伏笔。费尔巴哈还启迪了卡尔·马克思。由于反对宗教,费尔巴哈还提出了人本主义,将来这会成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的口号。 大学......
- 信息
- 序章 心理学萌芽
- “心理”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 迷信与心理暗示
- 麦斯麦——催眠祖师
- 酷刑和心疗
- 今日心理学界的古人
- 第一卷 第一次心理学战争:意识是组合的还是连续的?
- 费希纳——用物理法研究心理
- 布伦塔诺——让心理远离宗教
- 冯特——科学心理学之父
- 铁钦纳——二代掌门人
- 威廉·詹姆斯——美国心理学之父
- 杜威——让心理学更实用
- 安吉尔和卡尔——略显低调的两位大师
- 卡特尔——数次争先的开创者
- 桑代克——箱子旁的“驯兽师”
- 伍德沃斯——两大门派的启发者
- 第二卷 第二次心理学战争:先天与后天哪个更重要?
- 弗洛伊德——改变世界的犹太人
- 阿德勒——让先天不足的生命焕发光彩
- 荣格——虽然问题多,但依旧成为大师
- “后精神分析群侠传”——人生可以有多个角度
- “新弗洛伊德”——法兰西的异军突起
- 巴甫洛夫——生理心理学的启发者
- 约翰·华生——绝对理性地看待人心
- 斯金纳——将反射用到极致
- 班杜拉——模仿学习创始人
- 格式塔“三剑客”——心理是完整的
- 托尔曼——目标行为主义的集大成者
- 第三卷 第三次心理学战争:人类是一种计算机吗?
- 哈洛——最狠心的心理学家
- 马斯洛——自我实现的高级需求
- 罗杰斯——气氛在咨询中最重要
- 司马贺——无所不能的心理学大师
- 皮亚杰——最伟大的儿童心理学家
- 维果茨基——历史文化与人心
- 郝德元——京剧大师也可以研究心理
- 参考文献
- 后记 心理到底是什么?